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经济作物处(410005)立 群 碧 波 刘 煦
棉花集中成铃两段采收技术要点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经济作物处(410005)立 群 碧 波 刘 煦
(续第10期第41页)
当前不少棉农仍然采用“稀植大棵,大肥大水”的生产模式,每667平方米仅植棉1000株,单株果枝20~22盘、成铃50~60个。大棵稀植,追求单株多结铃,必然要用大水大肥来延长开花结铃期,实现伏桃、秋桃、晚秋桃“三桃”齐结,导致结铃、吐絮较分散,从8月中旬开始采摘下部烂桃,捡花一直捡到年底前后,不但人工捡花工效低,而且原棉的质量差。为了提高捡花工效和原棉质量,实现棉花生产提质增效,必须转变生产方式,重点推广棉花集中成铃、两段采收技术。
要实现集中成铃,必须在选用早熟、优质、宜机品种的基础上,改大棵稀植为合理密植,改充分挖掘单株成铃潜力为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放弃伏前桃,控制晚秋桃,减少单株成铃数,通过合理密植,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有效成铃数,确保棉花稳产优质。5月初直播棉花的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000株,成铃控制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单株成铃30个左右,每667平方米成铃6万个;5月中、下旬油菜(麦)后直播棉花的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500~3000株,单株成铃20~25个,成铃集中在8月初至9月初,每667平方米成铃5.5万个以上。
传统多次施肥、大肥大水容易引起前期棉苗疯长,后期贪青晚熟。改为专用缓释肥在播种前后作基肥一次性深施,一般每667平方米一次性施40~60公斤,全生育期一般不再追肥。如遇特殊情况(如现蕾、开花期棉田厢面因雨曾短期上过水,或遇干旱)则酌情补施肥1次,既可保证棉苗生长稳健,又可省肥、省工,实现平衡增产,节本增收,提质增效。
棉花属无限花序,要做到相对集中成铃,必须做好全程调控。关键措施有以下3条。
1.“脱裤腿”、整枝叶 在6月底7月初,对长势好且早发的棉苗整除基部1~2盘早果枝和主茎叶;长势中等的棉苗整除基部2~3盘果枝和主茎叶;长势较弱的只留顶部3~4叶。这样做有四大好处:一是控制基部坐桃,减少烂铃,利用棉花的补偿性,促进中上部多坐桃;二是促快速生长和平衡生长;三是亮秆后便于化学除草;四是棉苗负担轻,生长加快,有利于集中成铃、吐絮。
2.早打顶,打大顶 根据棉田长势留13~16盘果枝打大顶,打掉顶部2~3盘果枝。长势好的少打,长势相对较弱的适当多打,确保顶部3~4盘果枝粗壮和撑得开,多结早秋桃。
3.抓化控、促稳健 苗期、蕾期、花铃期看苗看天气用缩节胺适度化控,打顶后7天左右每667平方米用2~4克缩节胺化控,主要喷施生长点,控制生长量,防治“天盖地”或荫蔽。
通过采取集中成铃技术措施,棉花结铃集中在1个月左右,吐絮也必然集中,实现集中采收。此时的关键技术是适时喷施脱叶剂。在吐絮达到70%时,喷施专用脱叶剂,促进顶部棉铃快速成熟吐絮。喷施脱叶剂要均匀,全部叶片都要喷到。不能使用百草枯脱叶,喷施百草枯后叶片将死而不易脱落。在使用脱叶剂前人工采收1~2次,使用脱叶剂后再一次集中采收,这样能确保次次“捡满花”,日均人平捡花量可达60~80公斤,工效较常规栽培提高1倍以上。基本上没有基部僵瓣花和顶部烂尾花,籽棉的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