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飞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通研究综述
韩 飞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王通作为隋朝大儒,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上承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下启隋唐的新儒学,甚至对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对王通的研究相对薄弱,与其学术贡献形成明显差距,研究著作寥寥无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空前活跃,王通研究出现一股热潮,取得颇丰的研究成果。对这一阶段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准确把握研究动向,推动王通研究进一步深入。
王通; 生平及思想; 著作; 综述
王通(584—617),字仲淹,河东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其“王氏家族世业儒术,家学渊源深厚,有“以儒辅仁”之称。”[1]在这种家族背景下,王通从小受到儒学的熏染,长大后成为隋朝名重一时的大儒,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王孔子”的美称,死后其弟子私谥为“文中子”,后世更有“河汾道统”之誉。由于王通的学说具有开创性意义,被我国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称为:“孟子以后最大的一位儒者”[2]。王通隐居于河汾故里,专心著书讲学,著作有《续六经》,但多以失传,今仅存《中说》十篇,是研究其思想的重要资料。
史学界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通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在书籍方面出现了大量片断式研究著作,如熊明安《中国教学思想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唐凯麟、邓名瑛《中国伦理学名著提要》(湖南师范出版社,2001年)、万江红《中国历代社会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樊文礼《儒家民族思想研究:先秦至隋唐》(齐鲁书社,2011年)等著作都涉及到王通。而专著式研究较少,有尹协理、魏明《王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骆建人《文中子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年)、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李小成《文中子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等。其中《文中子考论》侧重王通生平事迹和著作考证,《王通论》则侧重王通思想方面的研究,两本书都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王通的最经典著作。目前,学术界关于王通的研究综述只有李小成《文中子研究述论》[3]一文,但此文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文中子研究著述,对近代迄今的研究论述较少,尤其关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王通研究著述更少,只提到著作和论文共7部,可谓对此阶段研究成果泛泛而谈。而80年代至今,关于王通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约有100余篇,本文主要就这一阶段史学界对王通研究做一综述。
王通在中国思想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由于其事迹历来记载较少,如《隋书》中没有王通传记,新旧《唐书》在他人传记中也只是略有提及,不得其详。因而,宋代以后王通生平事迹备受世人的质疑,引起不断的争议,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经过学界多年的研究,王通生平事迹及其著作的考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较大成果。
(一)王通生平事迹的考证
关于王通生平事迹的考证主要涉及生卒时间、门人问题和故里所在等方面。张新民在《辨王通为隋代学者》[4]中针对前人对王通的质疑,通过考证其亲朋门人以及一些史书记载,证实了历史上确有王通且为隋代学者,并且阐述了当时史书对王通记载较少的原因。刘宽亮在《王通生年考》[5]中针对学界关于王通生于公元580年或公元584年两种具有分歧的观点,通过详解《文中子世家》得出其生于公元584年的论断。徐朔方在《王通门人辨疑》[6]中重点对王通门人作了考辨,认为其门人可分为三类:“一是正式入门弟子,如薛收、温彦博;二是受教王通但未正式入门者,如魏徵、王珪;三是偶尔受教王通者,如房玄龄、杜如晦”。 王向明在《王通讲学地之沁县考》[7]中针对“万荣说、河津说、稷山说、沁县说” 这四种关于王通讲学之地的争论,通过研究县志、墓志等资料,论证了王通讲学之地为沁县。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关于王通故里的争辩格外激烈,至今众说纷纭。如赵维勇、刘益令《王通故里考》(《山西地方志》,1990年第4期)认为王通故里在河津,而吉炳南、苏振宏《王通故里考辨析》(《运城高专学报》,1991年第3期)认为其故里在通化。关于王通生平事迹研究还有张新民的《文中子事迹考辨》(《文献》,1995年第2期)、罗维明的《王通及其<文中子>辨析》(《台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郭丽的《王通生平事迹辨疑》(《名家欣赏》,2014年第26期)。
(二)王通著作的考证
王通著作考证研究较多,李小成先生是研究此问题的典型代表学者之一。其先后发表了《王通的<续诗>与<诗经>》(《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文中子的<乐论>与<乐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文中子续<诗>考论》(《诗经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文中子<礼论>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5期)、《文中子<易赞>考论》(《唐都学刊》,2011年第3期)、《文中子<续六经>之<易赞>考论》(《朱子学刊》,2014年第1期)等以“王氏六经”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考证。关于此问题的相关研究还有陈启智《王通生平著述考》(《东岳论丛》,1996年第6期)、黄清发《王通生平著述新证——以新出<王勱墓志>为中心》(《晋阳学刊》,2012年第3期)、祝总斌《关于王通的<续六经>与<中说>》(《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2期)、邓小军《元好问诗述沁州出土隋薛收撰<文中子墓志>》(《学术交流》,2016年第1期)。
王通身处巨变的时代,其思想博大精深、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厚。如刘宽亮、卢庆芬在《论王通的思想特质》[8]中指出王通的思想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鲜明的经世倾向;二是浓烈的批判色彩;三是丰富的创新内容。”因而,王通作为一代圣贤,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王通思想的研究颇受学界重视,掀起了一股其思想研究热潮。对王通思想的研究多从政治、教育、文学、哲学和伦理等思想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思想
王通的政治思想作为时代的产物,其核心是“明王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一系列关于仁政的思想主张。王通的政治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的反映,符合历史的发展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首先,提出“王道”主张。王道就是实现所谓的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刑政宽仁、官吏勤恳和爱惜民力的社会。身处一个社会急骤变化而又充满矛盾的转变时期,王通渴望尧舜之类的圣人出现,能够施行王道。他把王道政治作为己任,贯穿到了他的著作和教学实践中。冀英俊在《试论王通的君臣民观》[9]中从君、臣、民三者的素质修养和相互关系上,论述了王通的君道观、臣道观和民道观,指出三者以礼和道的完美结合为前提。刘璞宁在《王通的政治道统论》[10]中通过研究王通关于三代两汉和南北朝的正统争议,阐明了王通认为王道是政治道统的核心。此外,刘宽亮《从<中说>看王通的思想体系》(《运城高专学报》,1997年第1期)、李小成《论王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以文中子为例》(《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1期)、黄宏韬《王霸之间:论王通的功业史观》(《学术界》,2015年第8期)也都论述到了王通的“王道”主张。其次,提出“仁政”主张。为了实现“王道”,王通提出了一系列仁政主张,包括少敛息役、官以授德以及推诚与赏罚相结合等措施,为后世盛唐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刘宽亮在《王通政治思想简论》(《运城高专学报》,1993年第2期)和高鑫硕士论文《文中子政治法律思想探析》(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都涉及到了王通的仁政主张。最后,关于“三教可一”研究。王通针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教的激烈斗争,“他既认识到三教不可废,儒、佛、道对统治者来说,都是有用的,都有可以辅政的内容,而又认识到三教各有缺陷。”[11]主张佛道融合于儒,成为第一个明确站在儒学立场上提出“三教可一”思想的人,为儒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杨云硕士论文《抉择与会通——王通“三教可一”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李晓洁、李婧涵《浅析王通的“三教可一”思想》(《商业文化》,2012年第1期)、王彬、王美力《王通“三教可一”思想简论》(《学理论》,2013年第9期)、李海燕《王通与“三教可一”论》(《运城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都对王通的“三教可一”思想进行了论述。
此外,王通的思想还包括了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思想。王通在民族关系方面主张民族平等,将各个民族视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了他的这种民族平等思想并不彻底,具有有限性,但也不能忽略他这种民族思想的进步性。尹协理《王通的民族平等观》(《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和朱卫《论王通的儒家民族思想》(《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都对王通的民族思想进行了研究。
(二)教育思想
王通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备受关注。王通认为教育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手段,其不仅可以成就和培养人才,而且有利于社会和国家。他强调“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于人,得失在于教,人才和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12]因而,王通在教育思想中提出一系列具有价值的主张,值得世人研究。黎顺清在《文中子的教育方法》[13]中指出王通教育的成功在于教学方法得当,他总结了三点至今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学方法。卢开万在《文中子王通的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14]中从教育目标、培养人才、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了王通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高坤让在《王通“河汾设教”初探》[15]中从“河汾设教”的产生、目的、内容、形式及作用方面论述了王通做出的贡献。李海燕在《王通对现代高等教育的两点启示》[16]中通过研究王通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教师人格魅力和学生品性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对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还有王相民《王通教育教学的三个特点》(《陕西教育》,1996年第3期)、杨秋梅《王通教育思想探析》(《山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4期)、李海燕《王通教育实践对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8期)。
(三)文学思想
王通的文学思想产生于南北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时期。当时的学风为之一变,在这种背景下,王通文学思想呈现出反对浮艳之风,提倡社会功用的一面,对“隋代文风的转变和唐初贞观年间诗风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7]他提出“文以明道”思想,强调文学的价值。刘宽亮先生认为其主要表现在“诗赋以明道为宗、文章以达理为本、学问和诵云以贯通为要方面。”[18]因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王通文学思想,具有较高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意义。童岳敏在《河汾之学与初唐文学观的建构》[19]中通过研究王通的河汾讲学,揭示了其文学观被唐初史家和王氏文人所继承,对唐初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王文杰、焦体检《王通“河汾之学”及其在初唐的影响》(《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和郭丽《河汾之学几个问题新探》(《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也通过对“河汾之学”的研究,阐述其对初唐文学产生的影响。李伟在《王通文学思想中的“文儒”特征》[20]中通过分析王通文学思想里蕴含的“文儒”特征,得出其思想对唐朝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类似研究还有李伟硕士论文《初唐“文儒”与河东王氏文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阮忠在《王通的尊孔崇儒及其文学观念》[21]中指出王通的文学思想建立在孔孟思想之上,主张文学可以抒发情感、贯道济义和晓畅通达。张汉中硕士论文《王通与贞观诗风》[22]中通过对王通思想与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文学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展现了其思想对贞观诗风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尤炜、李蔚《略论王通的文学思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刘健《总六朝文化 探人文蕴奥——王通文学人品思想与中国古代文论》(《时代文学》,2009年第4期)、李海燕《论王通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求是学刊》,2014年第4期)也都论述了王通的文学思想。
(四)哲学思想
王通的哲学思想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明“天人之事”。包括了“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和历史观各方面的思想,表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和生变的思想。”[23]有关王通哲学思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李邦国《王通的“通变”哲学》[24]从天人观、辩证法、历史发展观和认识论方面研究了王通的“通变”哲学。黄玉桃、张培高《王通的知行观解析》[25]以《中说》为依据,从知行观的提出、认识能力、知行关系以及对宋明理学的影响上探讨了王通的知行思想。景云《“中道”——王通哲学的基石》(《船山学刊》,2000年第4期)以“中道”为切入点,对王通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另一篇文章《论王通哲学对宋明理学的开启》(《晋阳学刊》,2004年第2期)中,景云先生研究了王通哲学对宋明理学的开启产生了重大影响。张凯《王通心性论浅析》[26]指出人作为天人关系的核心,心性则是人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王通提出了“以性情制情说”。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还有范赟《论王通思想对儒家心性学说的推进》(《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张晓琼《文中子心性思想论》(《科学经济社会》,2014年第1期)。
(五)伦理思想
王通非常重视伦理的作用,在其《中说》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他认为伦理思想的建设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主张加强伦理道德修养,提出“穷理尽性”的理论。关于伦理思想的研究较多,如尹协理、魏明《论王通的伦理思想》[27]以《中说》为依据,对王通的理论思想进行了研究。李晓洁硕士论文《王通伦理思想研究》[28]从王通伦理思想的形成、主旨、致思路向和历史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段承校《论王通的道德修养观》[29]从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对王通的伦理道德修养进行了论述。
此外,王通对儒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弃天道,立人道;二是在政治问题上,抛霸道,行王道;三是在儒佛道三家关系问题上,倡导三教可一主张。”[30]一些学者对王通儒学进行了研究,发表大量文章。李小成《反思经学,另辟蹊径——论文中子新儒学的崛起》(《兰州学刊》,2010年第12期)研究了王通所倡导的新儒学在全国统一后能够崛起的原因。杨辉《王通儒学思想略论》(《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5年第8期)对王通在儒学的贡献和地位做了论述。相关论文还有陈启智《王通儒学体系发微》(《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二辑)、母琼英《继孔子之业的隋代大儒——王通思想探源》(《兰台世界》,2013年第24期)、王彬硕士论文《王通的“中道”思想及其对儒学的发展》(曲阜师范大学,2013)。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王通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弥补了此研究在学术界的不足。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一阶段关于王通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首先,史料不足。史料的缺乏既造成了一些争论问题的产生,也造成了对王通的研究相对集中,缺乏广泛性。例如,对于王通故里的论证距今仍有争论,急需新材料的发现加以考证。其次,缺乏对比性研究。王通的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目前学界缺乏把王通的思想与王通所处时代的前人、同时代之人以及后世之人的思想进行对比性研究,不能更好地论述王通思想的变迁,突出其思想的先进性与落后性。最后,综合性著作较少。关于王通的研究虽然成果较多,但多以期刊论文和片断式著作为主,而关于王通的综合性著作较少,可说是一种不足与遗憾。总之,王通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至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因而,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继续深化有关王通的研究,使其取得更大的突破。
[1] 樊文礼.儒家民族思想研究:先秦至隋唐[M].济南:齐鲁书社,2011.186.
[2] 邓小军.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2.
[3] 李小成.文中子研究述论[J].唐都学刊,2009,(1).
[4] 张新民.辨王通为隋代学者[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3).
[5] 刘宽亮.王通生年考[J].晋阳学刊,1987,(4).
[6] 徐朔方.王通门人辨疑[J].浙江大学学报,1999,(4).
[7] 王向明.王通讲学地之沁县考[J].文史月刊,2015,(9).
[8] 刘宽亮,卢庆芬.论王通的思想特质[J].晋阳学刊,1989,(4).
[9] 冀英俊.试论王通的君臣民观[J].山西档案,2013,(4).
[10] 刘璞宁.王通的政治道统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3).
[11]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73.
[12] 胡晓明,韩亚成,李瑞明.中国思想史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92.
[13] 黎顺清.文中子的教育方法[J].人民教育,1983,(10).
[14] 卢开万.文中子王通的私学教育思想及其源流[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4,(00).
[15] 高坤让.王通“河汾设教”初探[J].运城师专学报,1988,(3).
[16] 李海燕.王通对现代高等教育的两点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
[17] 乔增辉.王通文学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18] 刘宽亮.略论王通的“文以明道”思想[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19] 童岳敏.河汾之学与初唐文学观的建构[J].辽东学院学报,2007,(2).
[20] 李伟.王通文学思想中的“文儒”特征[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1] 阮忠.王通的尊孔崇儒及其文学观念[J].新东方,2013,(1).
[22] 张汉中.王通与贞观诗风[D].开封:河南大学,2005.
[23] 尹协理,魏明.王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50.
[24] 李邦国.王通的“通变”哲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3).
[25] 黄玉桃,张培高.王通的知行观解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5,(7).
[26] 张凯.王通心性论浅析[J].读天下,2016,(11).
[27] 尹协理,魏明.论王通的伦理思想[J].浙江学刊,1986,(3).
[28] 李晓洁.王通伦理思想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2.
[29] 段承校.论王通的道德修养观[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2).
[30] 李金河.王通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三个贡献[J].中华文化论坛,1998,(2).
责任编辑:余朝晖
2095-4654(2017)02-0096-04
2016-12-14
B24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