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注释商榷

2017-02-24 20:07王景东
关键词:通假王力古代汉语

王景东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王力《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注释商榷

王景东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很多人对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中一些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有异议,有人认为他把有的古今字注成了通假字,通假字注成了古今字。在此拟通过广泛的资料查询古今字和通假字的来源、定义,找出王力和其他学者对一些通假字古今字在注释上的分歧,并加以商榷。

《古代汉语》;通假字;古今字;注释分歧

一、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涵义分析

通假字,是在学习古汉语文选时经常能遇到的现象,在阅读和学习古汉语文选时会观察到有用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来替代本字的现象,这就是通假。通假字的产生是因为语言的发展速度快,而文字的发展速度较慢,或者古人在书写时为了简便使用了书写方便的声音相同或者相似的字,或者说是古人写了错别字。说到通假字不得不谈假借字,因为二者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许慎对假借字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后简称《古代汉语》)第二册中这样写道:假借字的产生的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本来有这个字,但是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而另外一种是事实上没有这个字,在文章里需要使用时便借用一个在读音上与其近似的来表示。第一种假借字并不能直接造出新字,但有时很多新字是由这种形式间接造出来的。第二种假借字不会造出新字,它仅仅是在句子里用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来替代另外一个字。王力在《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中说:“本字和假借字必须是音同或音近,才能产生通假;即使两个字音同或者音近,如果没有例子,也不一定就能通假。”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称之为“通用字”,他认为通假指的是不同的字在某种或某些用法上可以相替代的现象。可以通用的字就是通用字。在《象形会意书同文——汉字略说》中这样提到:我们在阅读古籍时经常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有时候在古籍文献中会用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我们就称之为通假。在意义上来说,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在学习古代汉语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很难分辨,比如说通假字、古今字、假借字、异体字这些字很容易混淆,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能准确地对其区分呢?首先假借字是没有造今字的一种字,前面讲到假借字有两种,通假字就属于事实上没有这个字,在文章里需要时便借用一个在读音上与其近似的来表示。因此通假字是假借字的一种;古今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造出今字的一种字,这是它与假借字和通假字的主要区别;异体字是字的读音和意义都相同,只是字形不同的一种字,它与古今字的不同在于它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完全相同的字可以相互替代;通假字与古今字的不同之处在于通假字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是共时基础上建立的关系,与通假字对应的必有本字,而古今字则是历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系。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可以准确作出判断了,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有帮助的,能够让他们更多地掌握古汉语基本知识并在自主学习中能够有效区别这些字,避免混为一谈。

古今字,即分化字,顾名思义有古字和今字,古字是一字写多词分化前的字,一个古字可能承担着多个义项,后来由于古字所承担的义项过多,便造出今字去分担古字的义项负担,因此产生了今字。也就是说,古今字就是在同一意义上有很多不同字形的字。就这个意义来说,异体字也适用。那么如何将古今字与异体字二者区分开来呢?古今字着重于意义的分担,在读音上相似,在形体上也有关联。而异体字只是读音完全相同,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形体不同的字。我国清代学者段玉裁、戴震、王筠、章太炎等都对古今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古今字研究方面都颇有建树。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谈到:“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根据段玉裁的叙述,古今字在最早时只有一个古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要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每个字所承担的义项都增加了,许多古字承担了许多义项,为了分担古字承担多个义项的压力,人们就造出了今字,今字的出现并不代表古字的消失或者废弃,而是古字和今字都在为人们所使用。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事物增多,人们需要使用语言文字来指称这些事物,因此需要造出更多的汉字。汉字数量逐渐增多,很多现代学者基于古代学者的研究,对古今字提出了许多新的定义,王力先生《古代汉语》对古今字的解释是:在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很少,只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事物需要字词来指代,才有了越来越多的汉字。汉字增多的原因有很多,王力认为上古汉字存在很多“兼职”现象,往往一个字承担了几个不同的义项。而古今字中的今字就是随着古汉字的分化而产生的。在《象形会意书同文——汉字略说》中这样写道: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这些分化出来的字同本字并非同时出现,今字出现一定在古字之后,这种现象即所谓古今字。古今字的出现使一个汉字有多个义项的现象有所减少,大大分担了古字义项过多的负担,并产生了大量新的汉字,帮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表达思想、交流经验。为什么古今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复存在了呢?首先,汉语和汉字的发展已经很成熟,现在汉字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古代汉字的数量,在表达事物上能够充分得到使用,基本上不再需要造出新字。其次,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构词的形式对比古汉语有很大变化,在需要指称新事物时可以通过合成词汇来指称,因此只会有非常多的双音节词汇产生,而不用再造出新字,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少汉字使用者的压力,也便于人们使用和记忆。

在了解了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来源以及定义以后,我们应该掌握区分通假字和古今字的方法,这样才能在众说纷纭中确定某些有争议的字到底是古今字,还是通假字。具体的判断方法:第一,看有无新字出现,这是最主要的判断条件。古今字一定会造出一个新字来分担古字的义项,所以说二者意义上一定有关系。而通假字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有时候会间接产生新字,但是二者之间只是读音相同,意义上并无关联。古今字是有古字和今字之分的,今字的产生分担了古字的义项,所以今字在古字之后产生,在发展时间上讲属于纵向关系;而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与古今字不同,它们出现在相同的时期,是在文章写作中用同音或者近音的字去代替本字的一种现象,二者之间属于横向关系。第二,要看它们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今字在古字之后产生,这并没有什么可质疑的,今字产生的原因在前面也有过论述,即是为了分担古字的义项,那么在今字产生以前,今字的义项由古字承担,所以在古籍文献中使用这个意思时出现的一定是古字,后来在今字出现的文献中,并没有出现二者意义混合的现象,古字有古字的义项,今字也有其自己的义项。而通假字具体出现在文献中时,通假字和本字二者是可以同时出现的,而且二者在某一个具体语境中意义可能有相同的地方。第三,看他们的意义体系。对于难以分辨的通假字古今字,可以先查其本义,在这个基础上来对比这两个字的意义上是否有联系,以及它的意义是否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变化。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分担古字的多个义项,随着大量今字的出现,古字的义项会随之减少,这也是古今字的意义所在。在文献中可以看到,通假字是在文章的语境中临时借用来的同音或者近音的字,这是它与古今字的不同之处,通假字是增加了义项,而不像古今字的作用使义项减少。在了解了判断古今字通假字的方法以后,再回过头来去探究一些学者对《古代汉语》一些通假字及古今字注释中出现的偏颇现象,即有的学者认为王力先生把有的古今字注成了通假字,通假字注成了古今字,根据上面所述的源头和区分方法再去分析,就可以区别争议,找出正确的说法。

二、《古代汉语》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字注释偏颇及分析

1.把古今字误注为通假字的字

偪和逼。《古代汉语》文选《宫之奇谏假道》:“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教材对“偪”的注释是:“偪,通逼,逼近,有威胁的意思。”在查找《说文解字》时,其中并没有这个字。再查《汉语大字典》,它的第一个义项是“同‘逼’”,即是异体关系。又查《汉语异文字典》,第17页对“偪”的解释是“逼”的异体字。那么“偪”和“逼”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说文解字》:“畐,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读若伏。”在《方言》中写道:“偪,满也。”也就是说“腹满”,在这里“偪”与“畐”应该是异体字。“逼”是《说文解字》中的新附字:“近也。”左民安《细说汉字》提到:“逼”字的本义为“迫近”,后来引申有“逼迫”等义。可以了解到在“逼”字产生以前,“偪”表示“迫近”“逼迫”等义,这是六书中假借的用法。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偪”和“逼”是在假借义基础上产生的古今字。

奉和俸。《古代汉语》文选《触龙说赵太后》:“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注释写的是:“奉,通俸,指俸禄。”王力先生在这里认为二者是通假关系,在《汉语异文字典》中第126页的观点与王力先生的观点一样,对“奉”的解释是又通“俸”,俸禄。但实际上它是古今字。“奉”的本义可以引申为“进献”,由这个意义又可以引申为“供养、侍奉”,作名词指“俸禄”,这样引申的轨迹都是可以清晰分辨出来的,把“俸禄”这个义项看作是“奉”的引申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这个意义在先秦时期用“奉”字来表示,《说文解字》查不到“俸”,因此可以证明当时还没有造出这个字,也就可以说《触龙说赵太后》中“奉”的注释“俸禄”是通假“俸”不恰当,“俸”的后出现是分担了“奉”的义项,“奉”和“捧、俸”这几个字构成的是古今字的关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107页在“奉”的第六个解释中写道:“俸禄,俸薪。”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俸”。综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对古今字,而不是通假字。

共和供。《古代汉语》第一册330页常用词“共”字第二条义项解释为“通‘供’。供给,供应。”《汉语异文字典》也把二者看为通假关系。在这里把二者看为通假关系显然是不对的,《说文解字》:“共,同也。”许慎认为“共”字的本义是“同”,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从“共”字的古文形体来看,是双手“供奉”,所以其本义应为“供”,供给。由“供给”可以引申为“恭敬”。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共”字表示“供奉”的意思,后来另造了“供”字来分担这个义项。因此“共”与“供”在读音上相似,在意义上又有关联,从这里可以断定两者是古今字的关系,而不是通假字关系。

2.把同源字误注为通假字的字

同源字是意义上相通并且在读音上相近的字。它与通假字的区别并不在读音上,而是在意义上。同源字在意义上相通,而通假字在意义上并无关联,可以说毫不相干。在王力《古代汉语》中也出现了把同源字误注为通假字的字,在这里加以商榷。

帅和率。《古代汉语》文选《郑伯克段于鄢》中:“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教材中对“帅”的注解是:“帅,通‘率’,率领。”《说文解字》:“帅,佩巾也。”后来假借“军中主帅”之意。这里的“帅”就是军队里的主帅的意思。后来由“主帅”引申出“地方主管”和“起到主要作用的人”的意思。主帅就是带领战士打仗的,因此后来引申出“率领”之义。《说文解字》:“率,捕鸟毕也,象丝罔,上下其竿柄也。”从这里可以了解到许慎对“率”的定义是“用网去捕捉”,后来引申出“沿着、顺着”“遵顺、遵服”,最后引申为“统领、带领”。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帅”和“率”都通过意义的发展和引申而有了共同的意思,即“带领、率领”;从读音上来看,两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符合同源字的条件,因此二者并不是通假关系,不能说“帅”通“率”,实际上二者是读音和意义都相同的同源字。

视和示。《古代汉语》文选《艺文志·诸子略》:“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教材给出的注释是:“视,通示。”《说文解字》:“视,瞻也。”也就是说“视”的本义是“看”,如《荀子·劝学》中写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由“看”可以引申为“看待”。“示”本义是“灵石”,因为在灵石上放置祭品,示于光天化日之下,给鬼神看并享用,所以后来引申为动词,是“给人看”的意思,后来引申为“表示”“显示”等义。“视”应意为自己看,而“示”则意为让别人看,从读音上看,二者的读音完全相同,因此“视”与“示”二字应该是同源字,二者之间并无通假关系。

亡和無。《古代汉语》文选《论语·颜渊》中:“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教材中给出的注释都是:“亡,通‘無’。”《说文解字》:“亡,逃也。”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得知,“亡”的本义是“逃跑”,由本义引申而来“逃跑的人”和“逃到别国”之义,进而引申出“失掉”“灭亡”等意义,对于人来说,如果丢了什么东西,对于这个东西的所有者来说,就是“没有”了,所以引申出“没有”这个义项。《说文解字》:“無,亡也。”“無”的古字形体看起来很像跳舞,只是后来借作有無之“無”,表达“没有”之义。两个字都有“没有”的意思,“亡”的这个意思是引申过来的,“無”的这个意思是通过假借而来的,同时二者读音上相近,有共同的声母,因此,这两个字是音同义通的同源字,而不是通假字。

3.其他不是通假字而误注为通假字的字

絜和潔。《古代汉语》文选《宫之奇谏假道》:“吾享祀豐絜,神必據我。”教材中的注释是:“絜,通潔。”《说文解字》:“絜,麻一耑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人部係下云:絜束也。是知絜为束也。束之必围之,故引申之围度曰絜。束之则不散曼,故又引申为洁净。俗作潔。经典作絜。”由此可知,“洁净”和“围度”是“絜”的引申义,后来“洁净”这个义项又产生了一个字形,即“潔”。“潔”在《说文》新附字中可以查到,解释为:“瀞也。”“瀞”就是“净”的异体字。在《汉语异文字典》第222页对“絜”的解释是“潔”的异体字。因此可见,“潔”是在“絜”引申义的基础上造出来的今字,两个字并非通假关系。

阙和缺。《古代汉语》文选《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教材中的注释是:“阙,通缺。”《说文解字》:“阙,门观也。”可见,阙指的是建筑物。根据这个本义引申来“使亏损,损害”“空缺”“缺失,过失”等义。《说文解字》:“缺,器破也。”由此本义可以引申为“缺口”“破损”“缺陷”的义项。因此,“缺”和“阙”在本义上虽然不同,但是词义间有联系,存在着共性,实际上是同源的。“缺”是器皿等物被碰破了缺口;而“阙”是指皇宫楼中间的缺口。两个字在表示“缺损”“空缺”“缺失”等引申义时是同义词。上述所举的两个例子用的是“阙”的引申义,实际上是本字本用,并不存在着通假的问题。

上和尚。在《古代汉语》文选《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以及在文选《许行》中:“白高乎不可上已。”教材的注解都是“上,通尚”。“崇尚”这个义项是“上”的引申义,而不是“尚”的通假字。“上”最原始的意思和今天一样,是与“下”相对的一个方位词,表示上面的意思,后来引申出地位比别人高的义项,因此才有了高尚、高贵的义项,将这个引申义用作意动用法,就自然有了尊崇、崇尚的义项,这都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思。《广韵》:“上,崇也,尊也。”说的就是引申义,同时,“尚”具有高尚、崇尚之义,因此在崇尚、高尚、尊崇等引申义上,“上”就与“尚”形成了同义词。因此,上和尚并不是通假字。

诉和愬。《古代汉语》文选《齐桓晋文之事》:“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注:“愬,通诉。”《说文解字》:“诉,告也。”“诉”的古义与今义有所不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写道:“现代告诉的意义在古代只是说告,不说诉,诉在古代主要是诉说之义。”“愬”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第一个解释就是同“诉”,也就是说它是异体字,而不是通假字。在王凤阳先生的《古辞辨》中也曾经提到:“诉”和“愬”是异体字。这两个字同音同义,都有告诉、诉说之义。对此,《汉语大词典》将“告愬”看作是异形词。综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字的关系是异体字关系,使用任何一个都是本字用法。

县和悬。《古代汉语》文选《伐植》:“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担兮?”书中的注释是:“县,通悬,挂。”《说文解字》:“县,系也。”“县”本义是悬挂,后来就有了州县的意思,人们就造出了“悬”来分担这个义项。由于先秦两汉文献还没有“悬”字,因此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表示悬挂的意思都是用“县”字来表示。左民安《细说汉字》中解释由“吊挂”之义又可引申为“牵挂”,因为牵挂在生活中一定是可以联系到“遥远”的,所以可以引申出“远隔”这个义项。因此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悬挂”的这个义项用“县”字是本字,并不是通假用法,所以二者之间并无通假关系。

澹和担。《古代汉语》文选《淮阴侯列传》:“守澹石之禄者,网卿相之位。”教材中的注释是:“澹,通担(檐)。”《说文解字》:“澹,何也。”“澹”的本义是担、挑在肩上,段注:“俗作檐。”段玉裁认为“檐”是“檐”的后起字。“澹”的本义是担何的动作,引申指所挑的物品和所担物品的单位。而且,“澹”字先产生,被认为是正字,因此“担(檐)”字产生以后,多数古籍中仍然较多使用“澹”字,造成了“澹”和“担(搪)”共用的情形,但是这两个字不是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

罔和網。《古代汉语》文选《报任安书》:“及罪至罔加。”教材中给出的注释是:“罔,通‘網’。”《说文解字》:“罔,网的或体。”后来“罔”被借为副词,它的本义被借义所夺,后来增加义符作“網”,现在简化成“网”,也就是说“網”和“网”是同一个字。因此说“罔”和“網”是通假字是不合适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着通假关系。

倍和背。古代汉语》文选《许行》:“师死而遂倍之。”教材注释:“倍,通‘背’,背叛。”这个注解不妥,“倍”在这里是本字,不是通假字。《说文解字》:“倍,反也。”“倍”的本义是“背对着”,后来引申出“背诵”“背叛”“加倍”等义项。“背”的本义是“脊背”,后引申出了“背叛、倍反”等引申义。所以“倍”和“背”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在这里“倍”是使用了它的本义“背对着”,二者并非通假关系。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虽然在一些通假字古今字注释方面存在些许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本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以上所列举的各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汉字形体歧异的现象错综复杂,必须从综合全面的视角出发,通过详细查找古书文献,具体地分析每一个字的来源和发展,尽可能地把它们区别开来,给学习者带来详尽的分析,进而给出准确的答案。希望通过这样的查找和论证,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认识古今字、通假字,尽量减少在学习和使用中犯下通假字和古今字混淆的错误。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曲径,周春华,孙远航.象形会意书同文—汉字略说[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

[4]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王筠.说文释例[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左民安.细说汉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Class No.:H121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d Ancient and Modern Word Notes In Wang Li’s Ancient Chinese

Wang Jingdo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1,China)

Ancient Chinese written by Wang Li is one of the best version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extbook, but 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d ancient and modern word notes should be discussed. Some argues that Mr Wang Li confuse some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d ancient and modern word. This paper intends to figure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ang Li and other scholars in the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d ancient and modern word notes.

Ancient Chinese;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cient and modern word; comment differences

王景东,在读硕士,辽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史、训诂学。

1672-6758(2017)02-0133-5

H121

A

猜你喜欢
通假王力古代汉语
保险理赔知多少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王力手迹
衛伯考(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艺术百家:王力
为王力先生一辩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洛神赋》“清阳”词义训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