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孤僻幼儿的融合教育

2017-02-24 18:21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刘红琴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1期
关键词:熊熊积木祖母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刘红琴

案例:孤僻幼儿的融合教育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刘红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事实上,我们确实经常会在幼儿园里发现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那么,导致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针对班里的一个孤僻孩子,我展开了跟踪调查。

一、基本情况

㈠幼儿基本情况

熊熊,女,5岁,身体状况良好,各项机能正常。

㈡家庭基本情况

家庭成员:太祖母、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熊熊。

熊熊从出生起到上幼儿园以前均由祖母独自照料,上幼儿园以后,父亲、母亲、祖母和她一起居住,但还是由祖母负责照料。

二、孤僻幼儿的诊断及原因分析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的稳定性与环境的影响有关。熊熊的表现值得关注:个性孤僻、散漫自由、反应迟钝、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他人的同时又害怕与人交往。她在园时总是紧绷着脸,既不肯和老师打招呼,也不与其他幼儿交往。

镜头1:早上来园时,母亲一直叮咛熊熊跟老师问好,老师们也主动跟她打招呼,其他幼儿也在旁提醒,直到母亲转身离去,她始终不吭声。

镜头2:晚上离园时,父亲站在教室门口喊熊熊:“熊熊,出来!”父亲接了熊熊就走,从不和站在门口的老师交流幼儿在园的情况。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熊熊的爸爸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的人。

镜头3:吃饭时,当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吃完饭去散步了,熊熊这才一个人坐在桌前开始吃。吃完一碗饭后,她走到老师面前盯着汤一言不发,我猜测她的意思,试着问她是不是要添汤,她以点头作答。

镜头4:区域活动时,积木区里的小朋友都玩得不亦乐乎,而熊熊看着积木一动不动,当她发现老师在关注她的时候,立刻把头偏向一边。

我认为,熊熊表现出的这种社交障碍,对老师和同伴的抵触情绪,其主要原因的应该来自于家庭:

㈠父母个性差异及教育观念的影响

熊熊的父亲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出差,而母亲平时的应酬也非常多,所以,父母在家里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经过与母亲的沟通,发现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只要孩子智商发展正常就好,没有关注过孩子的情商发展。

㈡祖辈过分包办的影响

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交给祖母抚养。祖母很少跟熊熊交流,久而久之,养成了孤僻、胆小的性格。

㈢家庭结构变化的影响

当前家庭结构还是以独生子女为主,城镇居民又大多身居高楼,邻里间的互相来往几乎为零。熊熊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应酬较多,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无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熊熊因长时间缺少玩伴,从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三、教育策略

不健全的性格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针对熊熊目前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教育措施来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

㈠用轻松的环境缩短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为了让孤僻的熊熊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首先从环境入手,给她营造了一个安全、温馨的氛围,用亲切和蔼的笑脸迎接她、和她同唱同跳、做她的知心朋友,同时积极地为她“找朋友”,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小同伴的温暖,从而喜爱幼儿园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走出孤僻的“小世界”。

案例描述:早上入园时,熊熊执拗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老师们都知道简单地说教对她起不到任何效果,于是都围着逗她:“你的这身黄裙子是新买的吗?真漂亮啊!上面还有小熊,就像你一样,是个小熊宝宝啊。”熊熊脸上慢慢露出了微笑,美滋滋地说:“看,我的鞋也是新买的……还有我里面穿的短与孩子的距离,让她产生亲切感,这样,她才可能与你产生互动。同时,还要根据她的个性需求,创设一定的平台,为她树立自信。

㈢家长理解支持,家园携手共育

为了帮助熊熊走出自我禁锢,我与她的父母就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多次推心置腹的探讨,让他们认识到孩子孤僻、不合群的现状,以及长此以往对孩子人格发育的影响,并与他们一起进一步共探育儿经,帮助他们改变不科学的育儿方式。

1.坚持理性的要求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针对薄弱之处重点教育。对于孩子的要求要理性分析,而不能一味满足孩子,此外,应注意激发孩子的各方面兴趣,多给孩子鼓励以提高自信心。

2.满足孩子的心理要求

通过多次与熊熊父母的沟通,家长开始以孩子最需要的玩伴的身份融入孩子的活动中,并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主动帮孩子寻找年龄相仿的玩伴。这样,孩子不仅能满足情感诉求,也可以从与伙伴的交往中获得信心,增强交往能力。

3.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

在许多幼儿园的活动中,熊熊虽然想与同伴一起尝试操作,但总不敢放手去做。遇到这种情况,我采用“单独尝试法”,让她在家中在父母的鼓励下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随后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

案例描述:离园时间,我组织孩子们在积木区玩积木,熊熊站在一旁不愿参与到同伴的游戏中来。我递给她一块积木,示意她自己来玩,她不理不睬;我递给她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的铃鼓并手把手地教她,可她还是不感兴趣。这时,正好熊熊的母亲来了,我请她带着熊熊和小朋友一起玩,虽然熊熊和同伴之间还是没有语言交流,但在插接积木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

分析与反思: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熊熊除了性格孤僻外还存在明显的自信不足,所以,她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她不参加活动时,我不给她做任何思想工作,因为任何的说教对她来说都是徒劳的。究其原因,熊熊是害怕失败,对于这样自信不足的孩子,“单独尝试”是个很好的办法,家人的鼓励可以让她增长自信。

效果:通过家长的理解和家园的配合,采用个性化的单独尝试法,孩子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成功、体验了快乐、形成了积极的态度。经过这样多次的配合,孩子就能大胆的向集体活动迈出第一步。

四、启示

一年来,通过一系列有效地教育措施,熊熊愿意上幼儿园了。虽然还不愿意主动和同伴交往,也很少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但是偶尔会与老师交流,不再像以前那样胆怯。这一年的努力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要对这些孤僻幼儿加倍关心、积极对待、正确引导并及时做好家长工作,从而使孤僻幼儿通过自我调整、自我激励获得个性的健康发展。衣服上面也有熊呢!”不知不觉间她开始和老师聊起天来,随后就自然而然地去参加集体活动了。

分析与反思:熊熊可能是第一次在幼儿园里被人这么重视,她的表情变化说明了她从被尊重、被关心的感觉中得到了满足。由此可见,因为她的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使她失去了融入集体的机会。

效果:从案例中可看出,营造宽松的环境能有效缩短师幼之间的距离。平时游戏时孩子们总会去拉她一把,自由活动时也总忘不了与她一起活动,在这样的关怀和问候下,熊熊慢慢地打开了心结。在老师和孩子们的爱心感染下,熊熊孤僻的个性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㈡提供展示的平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在活动中表现活跃的幼儿总是备受关注的,而孤僻的孩子则常常无人留意。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关注熊熊的发展,为她提供表现的机会,耐心诱导并鼓励她大胆表现,同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做到适时地在众人面前予以表扬。孩子的自信心逐渐增强,开始变得大方开朗、渴望交往。

案例描述:早晨点名叫到熊熊的时候,小朋友们齐齐地注视着她,有的小朋友还说:“熊宝宝来了。”不经意间,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熊熊这种从来不答到、不发言的态度。老师鼓励她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打招呼——微笑或者举手都可以,她依旧歪着头看着老师没有任何变化,旁边的小朋友忍不住拉她的胳膊尝试着举手,她勉强地被小伙伴抬起胳膊,算是举了一次手。

分析与反思:熊熊这种情形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想办法缩

猜你喜欢
熊熊积木祖母
熊熊叫你别怕它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熊熊藏进过冬房
星钻积木
祖母家的夏天
祖母
胖熊熊和瘦熊熊
祖母家的夏天
祖母尚能倚门望(节选)
有趣的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