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
把握两个侧重点做好四篇大文章
——涿鹿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王永平
涿鹿县是河北省的一个丘陵山区县、辖内呈现出河川区、丘陵区、深山区地貌特征。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4.67万亩,其中粮播面积36.9万亩,经济作物7.77万亩。农作物以籽粒玉米种植为主,过去曾被国家列为“全国粮食大县”、“商品粮基地县”,是省市的农业大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们通过调研切实体会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牢牢把握结构调整优化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侧重点”,下大功夫、用大精力,做好“四篇文章”。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是主基调,是大局。做好“三农”工作,要稳字当先。因此,我们把指导农牧业改革的思路确定为“稳粮、优菜、壮特、强牧”。“稳粮”就要把供大于求的粮食品种下大力调减下来,而绝不是简单的压缩粮食生产总量,而是要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内部种植结构。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县、乡、村三级宣导,市场信息发布,引导农民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甘薯和谷子等杂粮杂豆种植。2016年,我县籽粒玉米由26.5万亩调减到22万亩,今年又调减7000亩。把调减出的耕地引导农民种植收益高、见效快的其它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等。在春播、夏管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我们都派出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深入到田间地头,引导农民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了粮食产能。去年全县粮食产量不降反增,达到1.58亿公斤,经济作物达到2.5亿公斤,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
把工作重点放在围绕“调优农产品结构,着力提质增效;调绿生产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新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整合”上。如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中,我们向各级和农民讲清不是简单的压缩粮食总产量,而是要向土地要效益、要收入、要绿色。鼓励农民种植收入大增的畅销农作物,如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马铃薯、谷子、紫皮大蒜、甘薯、中药材、蓝莓、蔬菜和绿豆、红豆等杂粮杂豆。在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中,引导农民积极探索“为养而种、以养带种、养种结合、良性互动、生态循环”的农牧有机融合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牛羊驴兔等食草畜牧业,适度发展生猪、肉鸡、蛋鸡等食粮型养殖业,支持奶牛养殖向规模高效方向发展,引导在适宜冷水鱼养殖的深山区养殖场扩大虹鳟、金鳟等冷水鱼养殖规模。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推行了秸秆综合利用、粪污治理,化肥农药零增长、农村能源替代“四大行动”,推动了全县农业的绿色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是难啃的“硬骨头”。我县从加强农村基础性制度建设,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入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农村电商交易中心建设。实现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林地承包权、荒山荒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业务平台交易办理。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撬动社会资本,激活资源要素,吸引市场主体到农村创新创业。推行“政银企户保”货款模式,实行贫困户信贷支持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扶贫产业融资难题。积极探索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主导产业、精准扶贫、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四个结合”发展思路;完善实施了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企业拉动、整村改造联动、科技推动“四种模式”,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8.5平方公里,覆盖矾山镇六个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300元增加到现在的1.4万元,同比增长164%,实现了农户积极入股,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农户收入翻番的良好局面。
在改革中,我们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科技创新驱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攻坚等方面补短板、破难题。年内完成80个贫困村25万平米道路建设;在50个村新打机井50眼;使92个贫困村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得到全面改善。实施总投资2.55亿元,生态绿化18.24万亩;投资8000万元,实施桑干河综合治理14.5公里;对桑干河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革命老区水土保持,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年度任务。6月底对去年55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将今年15个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在扶贫攻坚行动中,对通过股份合作、“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与贫困村、贫困户或普通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流转土地、订单劳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吸收贫困户、普通农户参与经营,发展设施果蔬种植、特色种植、林果栽培、特色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品牌建设等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2016年以来,我县整合各种培训资金和资源,培育县内外新型职业农民500名,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1537户,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培养乡村农技员和农业生产带头人2000多名,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覆盖全县自然村。
(作者单位:涿鹿县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