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江东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
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美术作品只是一种有待挖掘的潜在的可能性文本,如果没有艺术接受者的观看,美术作品就极有可能失去存在的理由。”(钱初熹.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03.)美术作品是开放的文本,有许多“空缺”需要接受者去填补,可以说,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由艺术家和接受者共同完成的。审美活动的魅力也就在于不同的欣赏者会以不同的方式与情感补充创作者未竟之境。
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很多,各有各的切入角度,但笔者认为,美术鉴赏的思维方式,有时比具体的鉴赏方法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总结归纳了“四解”鉴赏教学方法:“自”解作品、“合”解作品、“直”解作品和“逆”解作品。本文着重介绍美术作品的“自”解与“合”解。无意构建体系,只为抛砖引玉。
“自”解作品是基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在这里,“自”既界定了鉴赏教学主体对象,也定义了鉴赏教学主体行为。在“自”解作品教学中,主体对象是学生个体,独立特征明显,而主体行为则以自主探究为主,具有自主学习特征。“自”解的内涵包括以下三方面含义:第一,主动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美术鉴赏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美术鉴赏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美术鉴赏的学习责任。第二,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美术鉴赏本质上是指向个体的活动,独立性是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学习应该具有的一种品质。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自控性。“自”解作品要求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美术鉴赏、能否鉴赏、鉴赏什么、如何鉴赏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对美术鉴赏过程有自我把控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美术学科视觉性、情感性和主观性特点,决定了美术作品鉴赏个体性特征。美术鉴赏本质上应该是个体行为。在美术鉴赏活动中,美术作品是客体,艺术接受者是主体,换言之,美术鉴赏是一种以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为客体,以艺术接受者为主体的美术活动。艺术接受者从自己的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出发,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和思考。
因此,美术鉴赏教学要有主体意识,积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过程中,主动感知艺术形象,体验艺术情感,发表艺术见解,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自”解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观点表达。
美术鉴赏是鉴赏者面对美术作品时的能动精神活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作品,不同人有不同的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说谁是谁非。对美术作品的真正理解只能由鉴赏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这暗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美术新课标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明确指出要“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兴趣激发是“自”解作品的教学起点。“自”解作品,首先要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活动中来,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营造一个平等、亲切、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感知艺术形象,体验艺术情感,表达艺术观点。美术鉴赏最终指向学生个体,对美术作品的真正理解,只能由学生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学生的“先在心理结构”差异性,直接导致审美感受的个体差异,这种审美感受的个体差异也正是审美活动的魅力所在。因此,“自”解作品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所,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早就为我们阐明了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自”解作品鉴赏教学,要有问题意识,鉴赏前带着问题,鉴赏中生发问题。从问题出发,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生发出新问题。随着问题的不断发现和解决,学习越来越走向深入。在学生“自”解作品前,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从各种问题渠道中筛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课堂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自”解过程中肯定会发现新问题,教师可以收集、筛选和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的问题,由此明确后续探究的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自”解作品的深度,取决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是认知在新情境下的再平衡,这个再平衡过程源于问题引发的认知冲突。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引发紧张感,为了消除这种紧张感,保持认知平衡,学习者会产生新的认知需要,寻找协调的途径。所以有人说,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和原动力。美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变量的复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鉴赏中教师侧重的是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去探幽析微。
“自”解除了要有兴趣,还要有方法。“自”解作品教学,要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美术鉴赏的思维方式,授之以“渔”。美术有自身的学科特点,鉴赏教学主要靠学生自己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考证、领悟、内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费德门四阶段分析模式不失为一种学生“自”解作品的好方法。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门(Edmund Burke Feldman)的四阶段分析模式分为四个步骤: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
叙述即用语言陈述被欣赏作品画面上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暂不顾其含义和价值判断。要求学生观察“有什么”,对具象作品,应指明作品表现了哪些东西,而对抽象作品,则应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和方向等。
形式分析是指探讨一件作品的造型关系,包括各种形状的相互依存及组织方式、色调处理、空间营造等。形式分析就是要求学生观察画面构成元素是“什么样子”。
解释就是推测美术作品的含义,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想表达的观念。解释其实是学生与隐藏在美术作品背后的作者的对话,通过对话,弄清楚艺术家为什么要画成这样,他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评价就是对作品优劣的评判。评判要有参照,要把作品放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比较,这个范围应尽可能宽广,不能局限于某一流派或某一时期。再就是要充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协调性。当学生了解了作品的形式和作者的意图,就不难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协调统一。
当然,鉴赏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多做相关介绍。
“自”解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排除教师的作用,“自主学习”不是学生“自己学习”,不能“唯自主化”。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导向和有效引领,“自”解作品教学就会蜕变为一种随意性学习、自由性学习,这是美术鉴赏自主学习的实践误区。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自”解作品鉴赏教学,教师要根据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培养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进程,补偏救弊。应该说,“自”解作品鉴赏教学,老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
“自”解作品教学,虽然侧重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但并不排除合作学习。
“合”解作品是与“自”解作品相对应的一种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它强调合作学习。在这里,“合”既是名词也是行为动词,既表明了鉴赏教学对象的复数性,也定义了鉴赏教学合作学习主体行为,具有合作探究的特征。“合”解作品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学生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鉴赏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将一个班级分为几个由若干学生组成的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鉴赏任务,每个成员的鉴赏活动成为整个小组鉴赏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将小组的鉴赏成果与其他小组进行比对交流,进一步优化鉴赏成果,达到更大范围的合作效益。
“合”解作品鉴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合”解包括以下两方面含义:第一是互动性。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美术鉴赏教学,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自”解作品,但课堂上同伴的相互作用也不能被忽视,事实上与同伴互动,学生能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进而完善作品的解读。第二是交往性。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美术鉴赏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同伴的交往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途径,人正是在交往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主动的生存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
“合”解作品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与任务,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有的放矢。“合”解作品鉴赏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即确定具体鉴赏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合作,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标。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适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使鉴赏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
“合”解作品鉴赏教学前,教师要根据鉴赏的要求和各小组学生的学习实际,科学地设计目标。既然是合作,目标就是共同的,大家要达成共识,然后围绕共同的目标努力。由于小组组员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有差异,目标的选定也可以由学生讨论决定,这样更符合学生实践,学生积极性会更高。目标可以分解,可把具体任务分解到各小组成员,如某某负责作品社会背景的探究,某某负责画面形式的解读等。
“合”解作品的实质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策略体系。“合”解作品的目的就是通过合作、互助,以集体智慧解决个体无法解决或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鉴赏问题。
合理的小组人员配置,有利于小组合作有效地进行,也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合”解作品鉴赏教学,应该遵循异质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即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外向的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分成一组,通过合作学习的过程达到互补和共进的目的。在实践中,最好让学生根据鉴赏主题内容自愿结组,当然,在学生结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各组的人员搭配情况,尽量让每组拥有各个层次的学生,如美术技能好的、表达能力强的,组与组之间不要出现太大差异,以使每组都能顺利开展活动。每个小组4~6人为宜,为了强化学生的小组意识,每个小组还可以自行确定一个名称,如“达·芬奇组”“米罗组”等。小组成员人人平等,小组长可以轮岗,在全班交流时,各组可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必须轮流担任,并且每个人的机会均等,这样既能消除合作学习中的权威,又能让每一个学生有均等的参与机会,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责任意识。
共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合作学习中交往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促使知识增值。学生通过交往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学习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第二,活跃学生思维。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合作学习倡导的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合”解作品鉴赏教学中,由于兴趣诱发和目标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到作品鉴赏中,分工合作,高密度的交往使“合”解作品的过程成为一个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相互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识,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公民品质。
合作学习是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开展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清闲了,而是担负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合”解作品, 教师要精心设计分组学习的各个环节,要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安排、组织形式、策略选择、过程展开、反馈评价等全程设计。还要加强实时监控和指导,注意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偏离正确的教学轨道。
“合”解作品鉴赏教学的效果,同教师的过程掌控是分不开的。鉴赏过程展开,一定要关注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既要防止个别优等生“唯我独尊”,不给其他同学发言的机会,也要防止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趁机偷懒,滥竽充数。教师要重视课题问题的生成,筛选和优化学生鉴赏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明确鉴赏的后续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深鉴赏。“合”解作品必须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在“合”解作品中的作用,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合”解作品中学生个体只能是旁观者,难以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合”解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教学评价是教师实施教学调控的主要手段,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合”解作品鉴赏教学的助推器。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合”解作品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能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有分有合。
在“合”解作品鉴赏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和绝对化。如果只重现象不重本质,空有形式而无实质,必然会导致浅层化、庸俗化。“合”解作品并非唯一的鉴赏教学方法,要根据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不能为热闹而合作。要让学生动起来,更要让学生静下来,这个动应该是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这个静是使心安静,沉下心来,静心思考。光有外在活动而无内在体验,鉴赏教学是空洞的。
教学方法关键是恰当两字。“自”解作品与“合”解作品,方法取向不同,教学指向却一致,可谓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