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之辨:大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视角

2017-02-24 13:49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大学生

赵 勇

(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临沂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和同之辨:大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视角

赵 勇

(武汉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临沂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和同之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论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智慧。从“和”与“同”的辩证关系看待审美教育,会给当下的审美教育带来许多重要启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处在关键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要保证其主体的自由得到最大程度的伸展,还要形成对国家意志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大程度的认同。作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两个维度,“和”与“同”分别代表了这两种审美教育指向,二者形成特有的张力结构,辩证统一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为审美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青年;审美教育;主体自由; 审美认同

大学时期是人的身心发展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期,科学进行审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健全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有其自身独特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必须从他们群体的认知规律、情感需求和道德需求出发,精心设计审美教育体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讲,大学生审美教育工作不仅要实现大学生个体自由的最大伸展,更要注重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塑造,这两个方面同时构成了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两个重要维度。“和同之辩”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论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智慧。“同”即同一,就是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追求共同的东西,使一致,使统一,使相同;“和”即和谐,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尊重差异的东西,使包容,使协调,使和谐。从“和”与“同”的辩证关系入手来审视大学生审美教育,会给当下研究带来重要启示。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在身心发展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客观类属性格和主观特殊性格,“国家不仅应该尊重个体中客观和类属的性格,而且还应该尊重他们身上主观和特殊的性格;并且当国家在扩大不可见的道德领域的时候,国家也不应该使现象领域灭绝人迹。”*[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在大学生审美教育研究与实践中,要同时注重大学生作为青年人的客观类属性格和主观特殊性格的共同培养。特殊的年龄阶段和开放的外部环境,使大学生主张个性独立,追求主体自由性的最大伸展;同时,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又要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趋同、认同。因此,追求个性自由和审美认同是大学生审美教育研究的两个重要维度。通过“和”与“同”的辩证关系,分析大学生审美教育中主体自由发展与群体审美认同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特有的张力结构,是深化大学生审美教育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视角。

一、当前大学生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问题,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工作的文件,把审美教育直接纳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强调高等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大学生审美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仔细审视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审美教育中所作的工作,仍然会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美学知识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这是目前在高校审美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讲到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就想到开设美学课程。其实,审美教育与美学知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审美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学知识教育只是审美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严格说来,还属于智育的领地,是对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传授的教育。笔者曾对近20所地方高校的审美教育进行调研,他们对青年大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做法,基本上都是以开出美学基础知识类的课程作为达成手段的。

其次,以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毋庸置疑,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地,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艺术教育绝对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曾繁仁先生指出,“我们要将美育与专业的艺术教育区分开来,美育尽管要凭借艺术教育的途径,但是美育却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是以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为其目标的,而美育则是以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较高的审美能力为其目标的。”*岳友熙:《西方美学、审美教育与生态美学——曾繁仁教授学术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压缩了审美教育的现实路径,使审美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内、课内,忽视了与社会、与环境、与地域文化的灵性互动,削弱了各种审美教育力量的协同,使审美教育单一化、形式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美教育的效果。

再次,强调审美教育的德育功能,忽略了批判性审美观的培养。审美教育应当强调主流价值,传播正能量,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德育融于美育之中,这是审美教育的主体。在具体的美育实践中,存在只注重正面灌输、只选取没有任何争议的艺术作品进行施教的现象,将那些存在争议的艺术作品放置在一边,更缺乏对它们的深入解剖和批判性分析,结果是只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没有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不正确的、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致使学生未能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养成批判性的审美观,不利于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使审美教育平面化、同质化。

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现实,影响了青年群体类属性格的发展。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日益复杂。微博、微信、博客、贴吧、论坛、直播平台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快速传播,广大青年学生面对的文化现实愈益复杂,内里良莠俱在、好坏难分。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盛行,多元价值观念遍布,“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一个“统一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在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作出“是”或“非”的判断,致使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遭到颠覆,广大学生出现迷茫和困惑。这两个方面都决定了广大青年学生在价值观念的求同上遭到阻碍,影响了青年群体类属性格的发展,也很难形成广泛意义上的审美认同。

大学生审美教育不仅要注重主体自由的合理伸展,更要对其群体类属性格的形成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建构。从“和”与“同”的辩证关系出发来审视当下大学生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快捷高效地提高高校的审美教育工作质量。

二、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和”之维

中国古代哲学中“和”的思想对大学生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国语·郑语》中史伯说过这样一段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顾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春秋]左丘明:《国语·郑语》,载《二十五别史·国语卷十六》,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253页。史伯说的是,各种因素(比如阴和阳)和谐,则万物蓬生。如果只有某一种因素,比如只有阴或只有阳,万物就无法持续生长并繁衍发展。不同的物种聚集在一起,且不同的物种之间能够互溶、平衡、共生,这就是和谐,只有和谐了,万物才能丰茂,才能实现共同的成长。如果只追求单一、同一,只有阴或只有阳,则一切万物就都废弃了。这里体现了史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正如人类社会一样,他要求的是承认社会成员间的差异,承认所有成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尊重差异,包容不同,不追求整齐划一,这样才会有和谐之说,才能够产生合力,才能够实现不同人的共同发展。只有发扬民主,尊重人的个性,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在社会领域是这样,在高校育人领域也是这样。

首先,尊重大学生的主体自由性是审美教育工作的前提。一方面,大学生都处于20岁左右的年纪,虽然在生理、心理成长上具有着某些一致性、共同性,甚至有着部分相同的诉求,但是,更多的还是他们的差异性,因为每个大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作为审美教育的施教者,必须承认这一现实,并正确对待这一现实。另一方面,作为审美教育的施教者,在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时,必须考虑到受教者的身心特点和个性特点,精心设计施教内容、施教方法和施教形式,尽量做到让具有各自不同性格特点、人生阅历和成长经历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共鸣、有所认同,也就是达到“和”的境界,最大程度地发挥施教效果,避免老师在那里滔滔不绝,学生在那里无动于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部分施教者忽略了大学生群体追求主体自由的身心特点,对大学生这一美育对象的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孔子讲人“成于乐”,就是指人在音乐中能够完成自身的建构。而“乐”的最高境界是“和”,不同的乐音高低配合才能创作美妙的乐曲,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相互尊重、相互接纳才能构建和谐的动力,才能在尊重大学生个体的主体自由性的前提下,达成审美教育的目标。

其次,有效整合各类审美教育资源是做好审美教育工作的基础。审美教育的施教者必须有效整合美学知识资源和艺术教育资源、新兴媒体资源和课堂教学资源的力量,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在审美教育中的角色作用。前面已经指出,在高校审美教育中,存在以美学知识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的现象,但并不是说,美学知识教育就是不需要的;相反,它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基础,试想,如果大学生连关于美的概念、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范畴,以及审美心理、美的发展历程等基本的常识性问题都不清楚,又怎么能事半功倍地接受美的事物的熏陶和浸润?同样,我们说存在以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的现象,也不是说在审美教育中主要以艺术教育为主就是不对的;相反,我们说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是高效地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托,是集中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抓手。我们说,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现实,影响了青年群体类属性格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样也借助这些媒介平台投放审美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审美教育,而在于我们如何借助“和”的思想,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因素都包容地接纳起来、有效地整合起来,使它们构成审美教育的合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

总之,“和”的思想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在高校的审美教育中,要学会接纳青年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更要尊重他们的不同个性;要学会整合各种审美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类审美教育资源的效能;要学会调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关系,帮助他们在事物的对立、矛盾中达致和谐、统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杨洪、王刚译注:《中庸》,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最普遍的规律。做到了“中”“和”,天地就能够各安其位,万物便能够生长、发育、繁衍。尊重青年人的个性发展,并不代表允许其恣意妄为,而是要深入了解他们的身心特征,进行积极合理的引导,让青年人通过对自我身心的调试,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同”之维

荀子《乐论》认为,“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吉联抗译注:《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第30页。意思是说,乐代表相同的方面,用来平衡和协调人的行为;礼用来辨别不同的方面,用于分别人们之间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礼乐之道,都是关乎人的内心的,关乎主体内在的各种冲突的。乐对社会很重要,它是从人的心灵深处来谋求与社会的一致、同一。礼对社会统治同样重要,但是,如果只用礼仪来规范社会成员的阶层划分和等级地位,就会造成整个社会心理的失衡和社会情感的偏颇。一个国家的稳定,既要能按照礼的要求,区分出等级层次,更要能按照乐的要求,将那些区分出等级层次的阶层再团结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这给我们启示,在大学生审美教育实践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自由固然重要,但同时更要加强大学生群体的类属性格的塑造,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广大青年学生必须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具有广泛意义的审美认同,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延续者。

首先,青年大学生具备形成广泛意义上的审美认同的身心基础。从身心发展来看,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其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都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他们有理想、有朝气、有激情,处处充满青春的活力;他们崇尚独立,关注自我,思维敏捷,呈现出向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特征。“就整体而言,青年是社会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发展前途,他们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人和再创者。尤其是青年中的高知识群体,对社会发展起着引领潮流的重要作用。”*李素菊:《青年信仰与宗教文化》,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能够接受新生事物,甚至创造新生事物。他们开始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有着独立的思考,由于生理发展、教育经历基本相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比较容易达成相对的一致性,比较容易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合理地调动起来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大学生群体类属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之中奠定了基础。

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之中,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必然要求。当下文化环境多样,良莠并存。单就文艺作品而言,就有不少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构建,也对高校美育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往往局限于思想道德教育层面。简单的说教和一味的灌输,使得大学生审美教育游走在美的边缘,无法深入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中去。审美认同的建构停留在过于笼统、难于操作的现实层面上。事实上,由于青年人身心发展日趋独立,说教与灌输的方式往往收效甚微。只有从青年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出发寻找认同,才能实现美育的根本目的。当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倾向于历史事件的说教。“单是同属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这种简单的关系还不够使它们属于我们的,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事物必须和我们现代的情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它们才算是属于我们的”*[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46页。。只有从当下的文化和青年人对这些文化的身心体验出发寻找审美认同,才能引导青年群体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才能形成巨大的民族向心力。

总之,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场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青年人对社会的共识,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审美教育之中,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各种艺术现象,并以其作为坚实的内核充盈到大学生整个审美实践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追求。尤其对“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10月15日。的艺术作品实现审美认同,是高等学校实现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实现审美共通感,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综合性创新人才。

四、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应然路径

“和”与“同”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两个重要维度,二者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大学生审美教育所特有的张力结构。审美教育不仅要尊重大学生个体自由的充分发展,更要兼顾青年群体审美认同的合理建构,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却各有所指。从青年的身心发展特征来看,主体自由性的最大伸展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绝对的自由不仅不能实现其健康发展,反而会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同样,审美认同的形成是社会秩序构建的重要保障,但整齐划一的审美标准同样会抹杀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且一味地说教也容易引起青年人的叛逆心理。相对来讲,审美认同相当于理性的法则,能够形成某种统一;主体自由相当于自然的法则,可以深入青年审美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理性的法则通过不受诱惑的意识而铭记在人心中,自然的法则通过不可泯灭的情感而铭记在人心中。因此,如果道德的性格只有牺牲自然的性格才能保证自身,那就永远证明教育还是不完美的;如果一部国家宪法只有取消了多样性才能促成统一状态,那么这样的宪法就是还是非常不完善的。”*[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必须是尊重大学生张扬的个性发展,同时以合理的价值观进行因势利导。作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两个维度,主体自由与审美认同之间必须保持各自的度,同时还要做到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保证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合理发展。

“和”与“同”的辩证关系,在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不同层面,其表现也不尽相同。大致来看,主体自由的发展可以深入大学生个体审美教育的实践,而相对来讲,审美认同则更倾向于理论导引。在审美教育实践中,“和”与“同”是一对矛盾体,有时具体延展为理论与实践两者走向各自的极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在高校里一些埋头于美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却不从事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实践;一些从事于审美教育的管理人员,却缺乏对系统的审美教育理论的深谙。实现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与“同”的辩证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要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在国家设定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德育、智育、体育均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规划和设计,如德育由学校宣传部牵头,智育由教务处牵头,体育由公共体育教学部牵头,唯独美育掉在了空档里,没有专职的部门进行管理。因此,高校要把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落在实处,做得扎扎实实,就必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同时成立美育工作委员会,对大学生四年的审美教育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审美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第二,要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实施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托和骨干力量,高等学校应当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实现专业师资与非专业师资、校内师资与校外师资的有机统一,他们各展其长、互补其短。特别是在电脑技术及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思想、新潮流蜂拥而至,人们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作为一名合格的美育教师,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态度立场、开阔的国际视野、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掌控全局的能力。在浩如烟海、俯拾皆是的审美教育素材中,能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真正把那些弘扬新风尚、传递正能量、带来好效果的美育素材汇聚起来,整合起来,投放到审美教育的实践中去,切实提升审美教育的效果。

第三,要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育人机制建设。毫无疑问,高校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主体,但作为大学生来讲,他是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他还要接受来自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学校应当建立一种统合机制,在充分分析学校、社会等角色作用的前提下,把学校各方面力量、社会各方面力量有机统合起来,系统发挥它们的合力;高校尤其应当利用地方美育资源,来充盈高校审美教育工作,以切实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实现个性自由的同时,形成巨大的审美合力,进而达成审美认同。

第四,要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校园文化直接浸润着学生的成才成长。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等馆舍建设上,要尽量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要精心设计名人塑像、文化长廊、景点景观等艺术作品和设施,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更要发挥特色鲜明的楼群设计、窗明几净的学习教室、干净卫生的实验室等场所的美育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获得美的浸润。

第五,要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考核评价建设。考核评价是监督认定审美教育效果的必然环节。应当说,这也是目前高校审美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当下高校的审美教育体系中,既没有负责考核评价的组织部门,也没有适用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更没有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发布或使用的制度规定。随着国家对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视和相关文件的颁布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种全新的针对高校的审美教育工作体系将会很快地付诸实践。

正像美学专家滕守尧所指出的,“世界各国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授知识的灌输式教育阶段;第二阶段是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开掘学生的智能的阶段;第三阶段即是当代的新阶段,是融合式教育阶段。融合包括各科的融合、本国语与外国语的融合、专业学习与真实生活内容的融合、美学与各科的融合,即把美学原则作为各科教育的基本原则,把传授知识转换成种种的形象和活动。将以上四种融合结合起来,就是普通教育转化为美的教育。”*滕守尧:《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当真正实现“普通教育转化为美的教育”的时候,也就是实现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与“同”辩证统一的时候。

(责任编辑:陆晓芳)

2016-10-23

赵 勇,男,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教授。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DIA120284)的阶段性成果。

G64

A

1003-4145[2017]04-0177-05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大学生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大学生之歌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