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佳亮
(上海东外滩园林市政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3)
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施佳亮
(上海东外滩园林市政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3)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改观,对城市环境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对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以促进公园绿化养护的管理工作更趋完善,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生活质量。
公园绿化;养护管理;重要性;问题;对策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期,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民众不仅要求生活更加快速便捷,并且还要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为此,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不断满足其精神追求。因此,在关乎民生发展事业,关乎城市环境质量的公园绿化工程上,就必须格外重视养护和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设计,以此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均衡发展。
1.1 公园绿地的功能性分析
城市公园中的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充足的氧气,净化空气,还能调节周围空气温度。人们置身其中则身心适宜,大量的绿色植物还能够对尘埃起到阻隔作用。总体上来说,公园绿地主要承担着两项功能:①物理性功能。它能够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减缓噪音,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②社会功能。它能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化发展注入力量,还能够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享受到干净清新的空气,观赏到绿色带来的闲适,缓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紧张压力感,并为城市居民的日常娱乐休闲提供必要的场所。因此,公园绿地不仅仅是一项城市建筑,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是对整个城市品味的重要体现。
1.2 公园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公园绿化工程通过设计者最初的施工图纸制定,完成将蓝图转化为施工事实的建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达到图纸预设的效果,就必须对图纸内容进行严格施工,沿着设计者的思路意图一步一个脚印,把纸上文字转变为现实绿地。这些步骤仅仅是公园绿化工程的基础部分,在这之上,还必须对这些绿色植被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养护,做到对一草一木都能够如同养育儿女一般积极投入,用心培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物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为城市增加亮点,提升城市整体品味。同时,当今社会,公园绿化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注重生态与文化的相互融合,把绿化当成一种文化的体现,赋予每一种植物以独特的文化风格,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人文景观,成为满足城市居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助推器,因此,对公园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并且,绿化与养护工作要能够贯穿公园绿地工作的各个环节,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为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1 养护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在公园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中,由于工程建设之处,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大,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管理人员尚能够按照规定章程开展严谨的养护工作,但是,在工程实施完工之后,随着使用量的不断加大,公园绿地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而生态与环境效益需求却不断增多,管理人员看不到更多的经济效益,管理工作就会出现懈怠,疏于对绿地养护的日常规范。
2.2 养护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公园绿地养护工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出现问题后的责任追究难以厘清,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造成管理工作的严重滞后,再加上监管机制漏洞,对问题苗头的出现不能及时发现,最终贻误时机,使管理工作陷入僵局。因此,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避免问题解决机制的繁琐拖沓。
2.3 管理人员整体素养偏低
公园绿地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管理细节往往都是通过个人自我揣摩获得的,管理部门对这些管理人员疏于进行专业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致使在公园绿地养护工作中不能够对绿色植被进行专业化的养护与管理。在大学教育中的园林养护专业教学中,大多重理论、轻实践,这些专业人员毕业以后不能很快投入到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中,对于植被如何进行科学养护缺乏实践经验指引,而管理人员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园绿地管理质量水平的高低,这些人员素养薄弱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公园绿化问题层出不穷。
2.4 公园游客破坏问题
在公园游览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游客随手折断树枝、随意攀爬的现象严重,更有甚者,会对公园内的基础设施进行恶意破坏,影响公园内部设施维护工作,对绿化养护工作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因此,游客的行为习惯也是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应该考虑到的一个方面,对游客行为的规范性制止应该纳入到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体系当中。
3.1 健全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的制定对于实现有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园绿地养护管理工作中,要能够制定出责任明晰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区域内的管理职责,对不能够严格执行管理规范的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严肃追责,并加强部门监管,对违规养护行为能够及时发现,做到苗头治理。
3.2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水平
公园中的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植被类型,需要进行不同的养护及管理,才能达到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效果。在对养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中,要能够实施分层次的培训模式,不同的职位,不同的管理区域,要能够开展不同的内容培训,保证培训内容能够真正指导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践。对那些新聘入的管理人员,要对他们进行实践训练,让他们通过不断观察,了解各类型植被的生活习性,掌握日常管理须知事项,积累养护管理实践经验。
3.3 调整植被结构类型
适宜的环境造就适宜的植被生存,在公园绿地建设中,要有一套合理的植被调整方案,使得公园植被能够最大限度的符合城市气候环境因素,达到最佳的绿化美化效果。了解所处城市的气候变化,综合考虑调整后的立地条件光照环境,根据植物的喜阳喜阴特性合理进行植物搭配,形成层次错落,季相分明的效果。同时对于土壤板结处进行改良增加通透性,从而保证植物足够的成活率,以达到起码的绿化效果。
3.4 营造保护公园绿地社会氛围
要在城市整体范围内,进行保护环境、爱护绿地的大力宣传,发放宣传册,让人们了解公园绿地对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游客入园时,要有不能随意践踏、随手采摘的温馨提示,园内的指示牌要能够设置在醒目之处,帮助游客树立绿化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损毁现象。
综上所述,在公园绿地工程养护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做好绿地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公园绿地工程养护管理的整体工作中,必须要能够掌握专业的养护与管理技巧,保护好绿化成果,重视开发公园绿地的景观价值,解决好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进行养护与管理知识技能的开拓创新,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的全面价值,助力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1]贾 璐.城市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探究[J].科技风,2012(02).
[2]戴爱红.浅议公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J].赤子,2012(07).
[3]丘娟英.浅谈公园绿化的植物配置原则及策略[J].科学之友,2011(10).
TU986.3
A
1005-7897(2017)14-0067-02
20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