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梅
论慈善信任的国际视野与制度构筑
○钱海梅
中国社会慈善信任问题由于2011-2012年多起慈善信任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历史上也曾有过慈善信任危机,尽管国情不同,慈善信任危机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结果却是共同的,即被曝光的慈善丑闻对于慈善公信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国社会慈善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国外慈善信任的相关问题,解读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如何走出慈善信任危机,探索各国在如何构筑慈善信任方面基于自身特色所发展出的一些共性,并通过文化、规制、惩戒构筑慈善信任。
慈善信任;公益慈善;制度资本
信任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一场信任研究热潮。关于慈善信任的研究,国外有学者通过列举的方式总结了非营利组织的一系列失信行为,包括挂羊头卖狗肉式的组织、不诚信的欺骗社会公众行为、滥用挪用善款、非营利组织经济行为所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可能、结成利益共同体等;也有学者提出缺乏信誉的非营利性组织可能存在将公共资源给私人利用,不注重组织效率的特征等等。高迪亚尼则用“道德环”的理论对美国社会源源不断的慈善动力进行解释,并讨论了捐赠者与受助者的慈善行为、美国公民的慈善旨趣及美国世俗慈善文化。*Gaudiani,Claire.Generosity Unbound:How American Philanthropy Can Strenthen the Economy and Expand the Middie Class.New York:Broadway Publications,2010.
慈善信任是慈善组织特有的一种稀有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无形资产,是嵌入在慈善组织结构之中有助于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种社会资本。中国社会慈善信任问题由于2011—2012年多起慈善信任事件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公众对慈善公信力的关注主要聚焦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背景较强的慈善组织。这类官办慈善组织与多起慈善信任关联起来,如“郭美美网络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信誉受损,中华慈善总会“捐款门”与尚德“发票门”等等。相关事件伴随着社会公众近年来对于慈善及慈善组织关注度的提高以及中国公民意识群体性觉醒,中国公民已经逐步地自觉介入慈善公益问责这类原来并不会非常关注的公共事物。而2016年11月所发生的“罗一笑事件”,这一以微信朋友圈为平台的慈善募集方式创新又将慈善信任推上了舆论风口。当慈善信任危机被公众和媒体广泛关注之时,当法定慈善组织的善款去向和慈善透明等问题饱受争议之时,微信赞赏功能和朋友圈点赞赏钱这个做法突破了传统的慈善募集方法,利用朋友圈的黏合度进行广泛传播。然而,由于微信打赏这一新兴特殊捐款模式仍属于慈善信任监管范畴之外的新生事物,捐款也不是直接进入受捐人的账号,因此这一块领域目前属于慈善监管的灰色地带。于是,新媒体社交的转发和关注所获得意想不到的大量慈善资金、募集效果、相关资金的使用、去向及如何监管等问题再一次挑战慈善信任。
就慈善信任危机而言,美国历史上也曾有过相应的慈善信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少数慈善机构其侵吞善款,将捐给难民的慈善捐款挪作他用,这种行为对于慈善事业和捐赠者信心的打击很大,一些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学者、律师、会计师联合发起成立了之后在美国拥有广泛影响力的独立评估机构——全国慈善信息局。即便如此,慈善信任危机也时有发生。美国联合劝募协会是美国慈善组织中很有影响力的一家组织机构,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千家以上地方性联合慈善协会为其会员单位。然而近几年来联合劝募慈善信任危机由于高层“财政门”而爆发。事发于1992年,时任“联合劝募”主席阿拉莫尼爆发丑闻,主要被指控的问题是阿拉莫尼随意挥霍善款、账目混乱、盗用善款捐款等等,而其自身的生活状况也是腐败不堪。丑闻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整个美国社会舆论哗然,对于慈善事业的打击从“联合劝募”的募捐资金大幅度下滑中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尽管地方性的联合劝募协会在财务上都是各自独立的实体,但是美国“联合劝募”各地方性分会机构由于信任危机的爆发也受到相应牵连,于是出现了很多下属各分会要求脱离总会的尴尬局面。这一信任危机事件不仅基金会信誉遭受滑铁卢之变,民众的慈善热情也因此大受伤害。前任主席阿拉莫尼也因为慈善丑闻的爆发被判刑入狱。然而祸不单行,十年之后,联合劝募于2003年再次曝出财政门丑闻,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次丑闻涉及协会高层领导人达6名,涉案金额达150多万美元。同一个机构,在十年后再次爆发慈善信任危机事件,这对于美国慈善事业的打击相当大,慈善组织的信誉再次蒙上阴影,美国民众对联合劝募会的信用也再次产生质疑。
英国是欧洲慈善事业最为发达的一个国家,但同样也难免慈善信任之灾。英国广播公司发生了多起公司内部员工扣留、挪用慈善捐款事件。2008年5月初,当媒体将此件事情曝光后,英国广播公司(BBC)对此事进行了全面调查,经过调查相关审计记录和内部相关人员后,英国广播公司承认有10多万英镑善款被员工私下扣留和挪用,英国广播公司被要求就这一事件在节目中做出公开道歉。而经调查发现这种财务监管的漏洞不是偶然的,英国广播公司之前就已经多次发生过类似善款被截的丑闻事件,英国广播公司公开承认了在一系列热播儿童节目和慈善节目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运作和存在造假现象,将观众捐出的善款截留而没有按照通行的规则及时将善款交予有关的慈善机构。为了挽回声誉,英国广播公司将多个节目多收的款项以及因为拖欠善款而赚取的利息等等全部交到相应的慈善组织,并且主动提出将本来按相应规则应该由英国广播公司合法扣除的行政费用等也都不留分文悉数一并交给慈善组织,以此弥补公司信誉受损。
从德国来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委员会也曾一度陷于信誉危机之中。由于捐款使用不规范,财务运作不透明、收取高额咨询费用以及组织机构运作混乱等问题,该组织机构的公信力受到公众质疑,该组织机构遭到众多的批评和指控。在这场信誉危机中,受到最多批评的是1989年以来一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委员会负责人的迪特里希·加里希思。事情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相悖,一方面在迪特里希·加里希思的领导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委员会获得了很大发展,据统计基金会收到的捐款数较之前有了成倍增长;另一方面铸成这一成就的过程却不是光明磊落的,其中不少商业运作的做法存在沽名钓誉、利益输送,这些做法不能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德国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简称DZI)在年度审查中发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委员会隐瞒了给广告商回扣、给介绍人回扣这一不规范的做法。*《国外四大慈善组织毁誉事件》,《公益时报》,http://gy.youth.cn/lyb/201110/t20111028_1752870.htm,2011.10.28.而这种缺乏透明度的做法受到众多指控,对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委员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尽管国情不同,慈善信任危机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结果却是共同的,即被曝光的慈善丑闻对于慈善公信力的影响是巨大的。“郭美美”事件后,在《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中披露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郭美美事件之后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些具体影响,诸如捐款捐物数量上的大幅度变化等等。这份数据报告是由中国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的核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总额约845亿元,捐赠总量较上一年下降了18.1%。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由于处于“郭美美”事件的漩涡中心,2011年各级红十字会所接收的捐款捐物更是受到了显著影响,相比2010年减少了38.62亿元,下降幅度达到57.39%。美国联合劝募协会丑闻爆发后,其捐款增长遭遇40年以来最大下跌,陷入了公众募捐低潮,制造了美国慈善界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而声名在外的英国广播公司虽然与一些大的慈善信任危机相比其涉及到的善款数量并不大,但是它对一家顶级的传媒机构而言,这种影响不会因为所涉及善款数量不大而减少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力,相反,正因为是一家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广播公司,所以当危机发生时,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一家广播公司,更是影响到社会公众对于英国慈善事业的一份信念和信心。
莱斯特萨拉蒙教授“志愿失灵(voluntaryfailure)”理论总结了慈善组织固有缺陷的四个方面,即慈善的供给不足、慈善的特殊主义、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慈善的业余主义。*Salamon, Laster M.Anheier, Helmut K.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U.S.A.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1999.尽管慈善组织具有四个方面固有缺陷,慈善信任危机也时有发生,然而,全球慈善事业仍在持续发展之中。并且更多的案例显示了慈善组织通过一系列举措将慈善信任危机演化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转机。全国慈善信息局作为一家美国独立评估机构就是一战后慈善信任危机爆发后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慈善组织“联合慈善基金”信任危机后,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慈善机构管理,要求慈善机构每年填报报表,规定每个公民都有权查阅报表,确保捐款安全。此外,一批评估机构的相继成立对于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有较好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捐赠者基于相应评估而做出合理的捐赠决策。中国社会近几年慈善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2015年中国慈善捐赠量已达到近千亿元,全国基金会数量也大幅增加到4800家左右。与此同时,社会志愿者人数与社会捐赠率总体上也呈现了逐步发展的趋势。在中国社会慈善事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国外慈善信任的相关问题,解读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是如何走出慈善信任危机,如何构筑预防慈善信任危机的相应机制以促进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探索各国如何在构筑慈善信任方面基于自身特色所发展出的一些共性。
(一)慈善文化:慈善组织使命与责任体现
欧美国家的慈善文化在世俗化之前主要源于宗教文化,慈善人士、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都是体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强烈关怀,由此而形成一种社会慈善文化的起点。高迪亚尼将慈善文化与美国21世纪文化构成性特征关联在一起,他运用“道德环”理论解读了人们如何理解慈善文化、如何产生现有的慈善行为及其与社会繁荣的相关性。早期慈善家在慈善文化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一大批慈善前辈“投资性慈善”的实践成为后一代美国人成功的典范,也成为美国慈善文化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这种示范效应鼓励并促使美国社会有识之士也前仆后继地投身于慈善事业,在这过程中也逐渐达成慈善事业是为人类造福的美好事业的社会共识。在美国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历史过程中,存在许多这样的状况,很多美国公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其更多获得个体发展的机会来源于慈善组织或慈善家的投资性捐赠。美国文化中这种通过慈善赋予受助者“机会”的方式给社会和个体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予受助者的发展赋予无限的可能,这种“机会”和希望是一个社会繁荣发展的生命力的象征。正是这种“机会”和发展空间的普遍赋予给美国社会带来了繁荣发展。同时,美国社会的繁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愿意追寻着慈善前辈的足迹,去不断发扬光大这种文化精神。*朱力、葛亮:《“道德环”对构建中国慈善事业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而对于一个处境较差的下层美国人而言,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往往受益于慈善捐赠,因此,当个体和社会获得发展之后,对社会的“感激”之情往往会进一步激发公众慷慨捐赠以回报社会并进一步感染社会形成积极的正能量效应。在高迪亚尼的道德环中,公众慷慨被解读为慈善活动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它会进一步地在美国社会中激发社会公众的慈善热情、增进慈善信任和激励慈善行为。当然,捐赠财产也并不是美国慈善事业的唯一途径,众多志愿者群体也是美国慈善事业的重要贡献者。如1998年的一个数据统计显示,美国56%的成年人参加了志愿者工作,从事199亿小时工作,他们的贡献相当于900万全职雇员,创造价值达2250亿美元。*张丹:《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美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促进了慈善文化内涵的深化及整个社会公众对于慈善事业的认知,而社会财富的积累也促使一大批美国大资本家开始反思财富的意义及其财富二次分配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美国税法20世纪初就确立了慈善组织捐款可以免税的规定,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经过修改后对于慈善组织的运行方面在更多的细节上给出了明确的实施准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美国税法已发展成为美国慈善捐赠的一种另类激励机制。慈善组织免交所得税,对慈善组织所捐赠的款项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如果是企业捐赠给慈善机构,企业也就可获得减税待遇,并且,政府通过立法和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办慈善,实施慈善组织房地产税可以免征等规则。这些规则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美国公众、企业和慈善组织对于慈善事业的热情,开启了现代慈善的新篇章。此外,美国开征的遗产税和继承税等,这些税种的设计本身就是为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发挥作用。一些美国富豪对于其生前资产的处置是通过慈善基金会、慈善捐赠等方式来实施,此类经常被人解读为合法避税的做法客观上成为一种慈善事业捐赠的主要来源。而美国国会屡次提出取消遗产税议案未获通过,这类议案屡次被否的本身也彰显了美国社会公众对于慈善文化的解读。20世纪90年代后期,小布什上任后再次提出逐步取消遗产税方案以通过减税刺激美国经济发展,然而这样一个对美国富豪财富聚集极其有利的议案在当时却遭到了强烈反对,而反对声最大的就是美国百名顶级富翁,他们认为取消遗产税的方案将有损于美国社会公平、有损于慈善事业发展以及损害美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美国富豪近年来的一系列慈善行为也进一步诠释了美国慈善文化的积淀和社会财富积累对于慈善文化的影响。2006年6月,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宣布将其名下的所有资产的85%捐给五个基金会,捐出的总价值相当于370亿美元。其中向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的数量最大,它是以捐赠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进行相应慈善捐赠的,通过盖茨梅琳达基金会投入到各种慈善投资或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它的捐赠约定也很有讲究,按约定巴菲特设立的股票捐赠时间是按年度注入的,2006年以后每年7月进行一次捐赠,这种捐赠行为一直持续到比尔盖茨及梅琳达妻子离世为止。著名的“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慈善拍卖活动也是巴菲特的善款来源之一,据“巴菲特午餐”统计数据显示,11次午餐活动拍得善款达到855.82万美元,这些善款全部捐献给美国的一家慈善机构。2010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再度掀起慈善风暴,共同倡议亿万富豪们能够捐出一半家产用作慈善以弘扬美国慈善文化,这也将成为美国慈善事业又一个里程碑。美国慈善文化的影响和深入是非常广泛而富有深度的,比尔盖茨1994年用其父亲的名义设立了慈善基金会,当时投入了9400万美元。三年以后比尔盖茨又创立了盖茨图书馆基金会。此后过了四年,比尔盖茨再次大手笔将这两个基金会合并,成立了后来社会公众耳熟能详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组织。2005年,盖茨在他50岁生日之际再次为美国的慈善事业奉上一份特殊的礼物,他宣布其数百亿美元巨额财富将悉数捐献给社会用作慈善事业发展。*《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倡议亿万富翁捐半数家产》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6/18/c_12231826.htm,2010.06.18正如之前分析的,“投资性慈善”的这种文化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美国人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之中。2015年12月,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再次引起媒体关注的也是因为慈善举动。扎克伯格与妻子以其非常特殊的方式庆祝女儿降生,他们决定将所持有Facebook股份的99%捐献给美国慈善事业发展之用,这笔捐赠资产价值约450亿美元(以当时股价折算)。这位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将促进人类潜能发展和促进平等作为其奋斗理想,他希望所有孩子都可以在美好的世界里面成长。目前,超级富豪进行股权捐赠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它是慈善文化在一个社会获得认同的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他们基本上以向慈善基金会捐赠或者就自己建立相应基金会,基金会的方式也是多元的,既可以是一种投资性慈善,也可以像一家非盈利公司,可以通过运作使基金会资产不断成长,但最终收益都是一致为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比如盖茨基金会曾经发明了一种新型马桶来帮助缺水地区人民保证用厕卫生,这类开发项目、研发产品都属于投资性慈善。当然,把钱交给专门的慈善机构去进行专项救济也是这类慈善基金会的项目之一。
(二)法制规范:慈善公信力之基石
基于历史渊源及不同国家传统因素影响,在立法模式、法律名称及其具体内容等不同国家都会有很大差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集中立法和分散立法两个大类。集中立法即出台慈善基本法,再辅之以相关配套法,如英国、俄罗斯、新加坡等都是如此;分散立法是将相关的对于慈善事业的规范没有纳入在一部法律中,而是分散在多部法律中,如美国、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不过各国慈善立法侧重点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以税法作为引导来规范相应慈善行为是美国和加拿大立法的侧重点,而以组织法来规范慈善组织活动则是德国、日本等国家相关立法的侧重点。从慈善立法源头来看,由国家力量介入慈善事业的记录源于英国16世纪末17世纪初。1601年,英国女王正式颁布了开启世界慈善事业发展大门的《慈善用途法》,此后,《慈善信托法》《慈善受托人社团法》以及《永久营业和慈善促进法》等慈善相关法律相继在英国制定。1960年英国诞生了《慈善法》,进入21世纪后英国还出台了《慈善和信托投资法(苏格兰)》《慈善法(北爱尔兰)》等等。英国2006年慈善法案明确规定了慈善组织不得从事任何与慈善无关的活动。许多国家的慈善法律理念和内容都受到英国慈善法律体系的影响。日本1896年在《民法》中确立了公益法人制度,将西方慈善制度引入日本法典。*谢琼:《国外慈善立法的规律、特点及启示》,《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11期。20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基于本国制定的一些基本法及相关法对慈善行为和慈善活动进行规范。美国1913年颁布的税法通过对于慈善组织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于捐款者捐赠税收减免等引导慈善行为。新加坡于1983年制定《慈善法》。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和完善了慈善有关法律。并且在慈善法律中强调慈善的公益性、志愿性以及慈善组织的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并以法律的形式为慈善事业保驾护航。
公开透明是法制规范的基本要求。全面、多层次的慈善信息披露是慈善社会资本积累的保障,它确保成为“玻璃口袋”里的公益事业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如果客户无法掌握充分信息,慈善组织将无法获得声誉相关的竞争优势。在英国,根据2006年《慈善法》规定,它根据年收入的不同,对其采取不同审查方式。一种是年收入在1~50万英镑之间的组织,一般情况下这类组织都必须接受独立财务检查员的检查;第二类是对于年收入超过50万英镑的慈善组织,这类组织法律明文规定必须接受专业的年度审计。慈善委员会每年都要接受审计人员对各类慈善组织账户的审查结果报告。严格透明的审计制度保护了捐赠人和公众的利益,使公众放心地把钱交给慈善组织,避免捐赠款被滥用。《慈善法》对于涉及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公开与财务规章制度的监管都是非常严格,其中有一条规定,对于所有慈善组织的财务账目都必须保存七年时间之久以备不时之需的检查监督。英国《慈善法》还明确规定,对于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都必须公开透明,任何公众成员都有权利查看监督;在美国“慈善导航”网站上可以很便利地了解到美国所有的慈善机构的一些必须公开的信息。比如机构过去一年的财务状况、组织机构的收支状况,组织机构的人事设置等等,透明公开的慈善信息给社会公众以充分的知情权的保障。美国相关法律还明文规定,多种渠道了解慈善组织的财务状况是社会公众的权利。在美国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负面排行榜在慈善公信力的维护上也起到威慑作用。在这个排行榜中会将一些机构筹款回扣率、财务危机、CEO薪水方面的情况公开,这也从一个方面迫使慈善机构提高透明度以及规范慈善组织的慈善行为。此外,有关慈善组织领导招聘、离任、换届等信息,组织的高管和领导的财务状况等都是需要向社会公众公开的。对于慈善组织资金运作,涉及大额资金的捐款都需要公开,小额捐赠(如低于100美元)的流向也要有记录在案,以便于社会公众和评估机构的查询和了解。美国免税组织每年还要填报990表和990-PF表呈报给国税局。这些表格中包含了组织资产、收支记录、员工报酬、前5名金额最高的合同名单以及与所有董事会成员相关的金融交易记录等详细信息。
另外,严厉的慈善失信惩罚制度也是法制规范的重要内容。在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由于社会公众都非常关注慈善组织公信力,因此,政府一方面重视完善慈善组织法律规范体系,另一方面还从法制层面构建了严厉的法律或法规惩治体系,通过慈善组织违规、违法成本的大幅提高来抑制腐败和信任危机的发生,并且一旦发生相应问题,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高成本的违法和失信的严厉惩戒。其中,以税收为核心的惩罚制度构成西方政府制约慈善失信行为最常用的工具。慈善机构财务活动细节一旦被发现有造假行为,相关董事就有可能会被收高额税收,甚至慈善机构失去免税资格。如美国《联邦税法典》规定,免税资格的组织不得从事商业性活动及与营利企业进行的不公平竞争。就此项法规的落实实施,2011年6月8日美国国税局取消了约27.5万个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并公布了相关名单。*陈瑜:《试论美国慈善组织监管机制》,《兰州学刊》,2012年第11期。此外,对于严重失信的慈善组织,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不少国家都明确了直接吊销组织法人资格的明文规定。除了以上这些,美国对于慈善从业者的惩罚也做了相应规定,其中有一条是专门针对慈善组织高层决策失误的,如发现较大投资失误,慈善组织董事要对自己工作失误承担相应责任,有义务从其私人资产中划拨足够的资金给慈善组织。*贝奇.布查特.阿德勒:《美国慈善法指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同时,政府对于信用产品的重视也是对慈善组织的一种鞭策,如美国政府鼓励并积极运用信用产品特别是评级结果。
(三)监管评估机制:慈善信任之保障
美国在慈善组织内部监管治理体系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三维监管体系,即政府监管、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管体系。(1)政府监管主要内容是税收控制和法律监督,由联邦和州两个层次构成。美国的《税务法》和《模范非营利组织法案》是对慈善组织相应行为进行规制约束的主要法律文件依据。国会2000年通过的税务法规定,每年填报990表和990-PF表(美国的免税组织每年向国税局呈交关于其财务和活动状况的申报表)是美国慈善组织的义务,它是政府监管的一种指标化评估或测量工具。(2)美国联合劝募会、美国全国非营利机构董事会中心、美国慈善信息局等一些机构都在美国社会中肩负起行业监管职能。增进组织的规范性慈善行为和组织机构运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是这些行业组织的主要功能。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联合劝募协会丑闻曝光后,美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受到很大影响。美国联合劝募协会管理层严以律己,通过对管理层的工资和福利消减一半以上以挽回民众对于美国联合劝募协会的印象。(3)第三方评估机构肩负了社会监管的主要职能。第三方评估机构是慈善事业发达国家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体系,第三方评估机构以其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为慈善组织公信力提供了社会共识基础。此外,大众传媒也是慈善信任监管的重要渠道。
独立的慈善第三方评估监管机构是西方慈善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慈善组织行为、提升其公信力的核心手段。第三方评估具有几个显著特征: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方式的多元性、评估结果的价值性、评估结果的可应用性。这四个特征彰显了独立的慈善第三方评估监管的价值。
一是评估机构的独立性。美国绝大多数的慈善评估机构由民间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为了保证评估的公正性,他们不接受被评估机构的经费或资助,他们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评估经费,其与被评估机构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的关联性,以确保其在公众中的权威性,并把结果公之于众。如美国慈善信息局、基金会中心等;在德国,相应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如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还有天主教联盟等也是这类机构。
二是评估方式的多元性。美国慈善评估机构通常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由专业机构通过指标体系测试的评估模式,另一种是由大众点评随机完成的评估模式。(1)专业机构评估模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专业机构评估是由专业人士依据指标系统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或排名后,将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但不出具相应资格认证。以美国近年来最权威的慈善机构评级网站之一“慈善导航”为例,成立时间(2001年)并不是很长的这个机构专门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评估的主要依据近年来主要参考慈善组织的纳税申报单、990表以及慈善组织机构网站上的相关信息。*潘旦、徐永祥:《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这类评估测试的指标体系也是在不断完善过程中的,如2011年慈善导航就对这个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原有通过财务信息对机构财务健康评价,经过调整后增加了问责与透明的评估这2个维度。第二类为认证类评估。认证机构组织专业人士对慈善机构进行评估,而这个认证不是强制性的,所出具的资格认证也是有一定时间效力的。美国马里兰州非营利组织联合会于1998年推出了一项针对非营利组织认证的项目。目前该机构已经为美国的230多家非营利机构提供了认证,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认证机构。马里兰州非营利联合会研究了一个通向卓越的标准评估指标体系。该标准包括八个维度、五十五条标准,如使命与项目、理事会治理、利益冲突、人力资源、财务与法律、公开透明、筹款、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等等。非营利机构通过认证过程和结果也能对自身的运作优势和改进空间有更好地了解,当然,对于通过认证的慈善组织来说也是增加了其公信力和筹款优势。但由于其认证过程和详细信息不对外界公开,在这方面也制约了认证机构其本身的公信力。(2)大众点评的模式是社会公众评价慈善组织机构的网络平台,它采用网络互动模式对各类慈善组织进行评价。以GN为例,它是美国慈善领域中信息量最大、包含领域广泛的一家机构,成立于2007年,所涉及的慈善组织领域较为广泛,包含教育、环境保护和卫生医疗等领域。这家机构每年按照社会公众评分结果对来自不同领域的机构进行分类排名。基于GN网站的各类评估数据及科学合理的分类,使得社会公众可以便捷地查询到各领域、各区域非营利组织的得分结果和排名。通过这种排名所形成的公众压力将推动慈善组织自觉提升公信力和服务质量,通过各利益相关方反馈信息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自我。同时,通过社会公众的分享,也使慈善组织的经验获得自然传播。由于评价者是采用匿名的方式,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点评而影响评价的公正性,特别是当公众评论过少的话对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会产生较大影响。第三方机构专业的评估队伍,结合科学的评估方法及评估体系以增强其评估的专业性。例如,美国BBB明智捐赠联盟所研发的一套现代评估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机构治理与规制监督、组织财务和筹款、机构绩效测量评估等20条标准等。*张冉:《国外慈善组织声誉建设成功实践探析: 基于政府实施的视角》,《兰州学刊》,2014年第12期。
三是评估结果的价值性。尽管第三方评估不具法律强制性,但由于其严格的评估流程及其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评价,其评估结果更易受公众信赖和得到捐款,所以许多组织非常重视第三方评估,有的也申请第三方评估认证以确认其组织声誉的品质。此外,第三方评估也会根据社会需求和反馈信息不断调整相应指标和评估方法。以美国慈善导航为例,设计了一系列评估主要指标体系。如财务健康方面主要有7项考察指标,例如组织机构项目支出、行政支出、筹款支出等。关于问责和透明这两个维度,主要考察组织机构独立的理事会、资产转移、财务审计、CEO薪资水平、机构网站信息透明度、机构保护捐赠人隐私的制度等17条指标。慈善导航使用户可以在网站上便捷查阅到关于评估指标、评估结果等详细信息,增强了评估机构的公信力。但对于慈善导航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和完善性问题,不少美国学者和同行提出了不同看法和质疑。*沈慎:《美国慈善组织评估机构概述》,《社团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如评估依据的有限性、评估指标划分的单一性和局限性等等。如尽管慈善导航财务健康评估中,将同类型的机构进行比较,依据慈善导航评估标准将机构行政开支、筹款支出比例越低越好作为慈善组织优良的标准,但这些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组织,也不能完全反映慈善组织的工作成效。就慈善导航来说,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褒贬都给予较大的包容性,他们承认在评估指标上存在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表示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完善这些指标体系。在评价方式上也会考虑将与大众点评类评估机构和其他的咨询评估机构合作,努力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
四是评估结果的可应用性。在对慈善组织的财务状况、CEO薪水、筹款回扣率等信息进行评估基础上,对评估结果进行打分,以星级来表示好坏,并将评估结果在相关网页上显示。同时,评级机构还会依据评估结果对相应慈善组织进行分类排名,并公示排名基本情况。以美国慈善导航为例,慈善导航在对慈善机构每年度相应一些指标(如机构规模、机构资金额、社会捐赠额度)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他们会对相应组织机构打上星号级别作为慈善机构的评级标注。这些标注成为社会公众判断慈善机构公信力状况并决定是否对其进行捐赠的重要依据。
英国设立了一个慈善委员会用以专门监察督导慈善组织的运行。早在1860年英国政府就通过设立慈善委员会以严格慈善组织登记注册和信息公开,从而减少慈善组织和捐赠人信息之间不对称,增进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信心。慈善委员会不属于政府序列,是只对议会负责的法定机构。对于那些被认为是不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机构,经审核考察属实的,慈善委员会也可撤销其慈善组织资格。该机构作为英国慈善事业的法定监管机构,负责收入在5000英镑以上的慈善组织登记注册以及对慈善组织的监管是其主要职能,其监管方式包括直接监管和抽查。慈善委员会对于较大的慈善组织还专门设立了审计与财务年度检查制度,从而保障了慈善组织财务的公开透明。
通过新兴金融工具帮助社会企业家进入资本市场或将成为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又一可以拓展的新趋势,“社会影响力投资”这一新兴概念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地政府及各类组织的关注。“社会影响力债券”(SIB)即是这类新兴金融工具之一,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债券资助相应社会项目,而其中慈善信任仍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公益慈善债券式筹资:新兴金融工具考验慈善信任
美国社会效益债券作为一个新兴金融工具的实践于2012年,此项目的展开在美国纽约市试行,这项为期四年期的实验性项目是这样运作的,由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发行社会效益债券960万美元,社会效益债券用于非营利组织对于纽约市监狱青少年服刑人员进行训练辅导,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纽约市青少年重复入狱率。2012年的这个项目是由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MDRC承担。为了确保资金的投资能达到预设的社会目标,该项目设计的一个亮点就是采用了以“成果”为导向的项目考核方式,降低重复入狱率是这个项目运作的考核目标。这种社会效益债券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升慈善绩效,增加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将社会效益债券作为降低犯罪率的实践运用,在英国、美国的其他地区也有采用过相似方式的实践。
从慈善信任角度来看,社会效益债券也有被质疑的一面,那就是投资者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按照项目设计,如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投资者也可以获得一笔数量不小的收益。以纽约高盛集团投资社会效益债券为例,如果通过这个非营利组织的四年实践运作,将纽约出狱青少年重复犯罪率降低10%以上,那么这个项目的运作就是获得预期收益。经过测算,降低犯罪率10%以上的话,相当于政府节省监禁囚犯投入经费约1200万美元之高,因此当目标达成后其实是为政府开支省了一笔费用。所以为了鼓励非营利组织努力完成目标,作为一种激励,政府除了支付给债券发行集团960万美元的社会效益债券费用,另外还将支付给债券发行集团最高210万美元绩效回报。但如果通过四年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纽约市监狱青少年重复入狱率降低10%的目标并没有达成的话,则债券发行集团前期投入的960万美元将无法追回。*高文兴 编译:《做公益如何进行债券式筹资》,《中国保险报》,2014年3月21日。因此,如何降低大众对于投资者分食效益债券利益的疑虑,进一步强化慈善组织运作的责任性和资金运作的透明度,这是对慈善信任机制的又一考验。
英国也是近年来全球社会投资和社会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英国近几年慈善组织也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发行了越来越多的“慈善债券”。和社会影响力债券不同,慈善债券的利息支付和本金偿还不与具体的社会结果挂钩。需要深入探讨的是这样一种慈善筹资创新模式如何使其具有持续生命力,作为一种社会投资方式,慈善组织逐步摆脱只依赖传统的捐赠模式,实现投资者在投资时同时获得社会和经济回报。2011英国一家大型慈善组织Scope发行了三年期的债券,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集了200万英镑。*《英国:慈善债券摆脱传统捐赠模式》,公益时报网,http://www.gongyishibao.com/html/guojianli/6036.html.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上市的慈善组织债券。此慈善组织是一家服务于残疾人的组织,通过社会债券发行使得慈善组织可以进一步拓宽其资金来源,减少了慈善机构对赠款的依赖。这类产品的发行满足了社会的一部分投资者的需求,在为社会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一些经济效益。当然,这类新兴金融工具将形成对于慈善信任的进一步考验。
(二)慈善信任下的投资慈善社会资本
一些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文化、规制、惩戒构筑慈善信任,从本质上说即是投资慈善社会资本。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资本代表了一种生产因素的存储,这种存储将会对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周飞、陈钦兰、沙振权:《网络信任建立过程的客户关系学习对供应链合作关系价值实证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社会资本概念基于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发展而来。目前,社会资本的概念包容性强,争议性也较大,就我们的研究来说,把它理解为一种可以提升组织或者个人实现目标效率的非经济的要素。*钱海梅:《村规民约与制度性社会资本——以城郊村治理个案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2期。慈善信任是慈善社会资本中的核心要素,慈善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信任而获得对各种物质现象和行动者产生影响的“转换能力”,从而实现资源配置。不可否认,市场和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两种重要方式,而在市场与政府之外基于信任、互惠基础上的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形成一种镶嵌于社会结构或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社会资本动员和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或机制。处于网络内的个人或组织基于文化、规制、彼此互动等形成信任关系。
从慈善组织来说,社会资本作为慈善组织资源配置方式的基本逻辑是:由于处在同一社会网络之中个人或慈善组织,他们通过频繁的接触、互动,通过文化、规制、监督等要素,彼此之间建立起义务与期望,形成各种信任关系,从而能够动员互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最终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和运用。这正是社会学关注的社会资本,在慈善事业中其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慈善救助资金短缺、慈善组织“募款难”、地方公共物品的供应不足、风险分担机制缺乏以及慈善监督尚不到位等问题。由于社会关系网络拥有关于其成员、社会慈善组织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有力地支持了社会网络成员行为规范的有效运作,有效的行为规范减少了其成员在交往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社会资本具有自我生产能力的特性,慈善社会资本也是如此,越经常使用,它的供给越丰富。慈善社会资本的自我生产能力与物质资本的有限性形成对抗性。慈善组织良好的公信力有助于慈善组织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又会对社会产生一种社会均衡,从而形成一种高水准的各种合作和信任,也会促进公民参与和社会福利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公平解决危机和缓解贫困等发展成果的作用。组织和制度提供了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和集体决策的非正式框架。*帕萨·达斯古普特编:《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张慧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投资慈善社会资本,促使其自我强化机制发挥作用,慈善组织的良性循环将会进一步促进社会均衡的生成和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形成高水准的社会合作与慈善信任。
【责任编辑 龚桂明】
On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haritable Trust
QIAN Hai-mei
Due to some charitable trust events from 2011-2012,Chinese society charitable trust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public.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Germany,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charitable trust crisis occurred despite of different national conditions,background,status and reasons.However,there is one turned out to be common:the influence of charity scandal being exposed on the credibility is huge.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this paper studies charitable trust in foreign countries,interprets how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walk out of the charitable trust crisis,and explores how the countries construct a charitable trust by culture,rules and regulation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the world system Marxism;historical materialism;world history;the capitalist world system;the socialist world government
2017-01-20
钱海梅,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上海 2000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慈善信任危机:一个制度资本的视角”(13YJA810012)
D632.9
A
1006-1398(2017)01-01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