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瑶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动力
陈瑶
(湘潭大学 哲学系,湖南 湘潭 411105)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自传播进入中国,中国知识分子就将其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显示其科学性和真理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主动适应并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唯物史观视阈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改革、人民群众、科技革命都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现实问题,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唯物史观;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动力
“一种思想体系对历史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同它所蕴含的真理性成正比。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风行一时的理论学说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可是,马克思主义却与时俱进,日益显示出它的真理的威力。在马克思长眠于海格特公墓以来的一百多年中,马克思主义越出欧美,以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1]马克思先生作为一名思想家,在各方面对人类都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其唯物史观便是如此。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理性即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看作是衡量历史发展的标准和动力,没有看到人们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的支配人们行动的最根本的社会物质因素以及其对人类历史的重要作用,生产和一切经济关系只是被当作“文化史”的一部分。而马克思、恩格斯这对革命盟友在研究以往全部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伟大的唯物史观,使得“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2]。“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2]马克思从“神”和“抽象化的观念的人”落到“现实的人”和“人生活的世界”,指明历史发展的动因来源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被清晰地揭示出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列宁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具有普遍意义,又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如果它不能与时俱进,就无法指导实践,也就失去自己的强大生命力。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如此。回顾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就十分注意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实际并给以科学的解释,李大钊先生作为在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他认为孔子的学说之所以能屹立两千余年而不倒,是因为“它是适应中国二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因他是中国大家族制度上的表层结构,因为经济上有他的基础”。而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动,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和专制制度服务的孔门学说已经没有存在的土壤,“孔门伦理的基础就根本动摇了”[3]。同时,由于经济的这种变动,“新思潮”也应运而生。这样,李大钊先生科学地论证了:在近代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根本动摇和新思潮的兴起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根本改变旧的经济制度,确立新的经济制度,中国各种具体的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总结和概括我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与中国社会现实结合的成果。唯物史观一旦同社会历史和国家相结合,便能成为掌握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和国家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那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与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立足于社会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同时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中国龙才能继续腾飞天际。
新常态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与金融状况的一个常用说法。我们这里讲的新常态是刻画近年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4]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提“新常态”,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做的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张占斌认为,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即从2012年开始,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进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突出表现是经济结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中低档向中高档转换;核心内涵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即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弱化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职能和作用,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限交给市场;经济福社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城乡二元结构正加快向一元结构转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6]显然,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到来,这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肯定,也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但同时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国际来看,国外的经济政治环境形势严峻,全球金融治理向美元主导的旧体制回归,亚洲金融体系不稳定;世界正在酝酿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事务;美国在军事、外交上“重返亚洲”;从国内来看,财政和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体制问题逐渐凸显;产能过剩矛盾逐渐突出;“转型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等。[7]
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学研判宏观经济的新走势,准确认识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主动适应并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站在新发展阶段起点上的中国需要而对的重大问题。
唯物史观视阈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改革、人民群众、科技革命构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系统。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什么、根本动力是什么,这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所必须做出回答和深刻阐述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历史前进过程就是一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及其社会关系生产的历史,是一部发展生产力、改造生产关系以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历史。马克思自己总结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8]只有基于一定的、相应的、相符合的生产力之上的社会经济结构,才能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协调,而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会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进而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适应新的经济基础时,必然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并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解决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才能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原因。显然,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生产力及经济基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想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全面深化改革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
在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和途径只能是改革。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断破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分体现了改革的强大生命力。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同时也指明“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而深化改革的力度”[9]。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也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要围绕简政放权、推进城镇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激励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10]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说:“在新常态下,改革可以为创新营造更好的体制条件、政策环境,激发新活力。”[11]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今天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并引领经济新常态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出发,表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推翻了在它之前盛行的唯心史观主张的英雄史观,英雄史观忽略人民的主体地位,宣扬少数英雄创造历史。马克思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2]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3]
经过改革开放,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各自为政的管理理念,逐渐被现代社会超越和扬弃;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民不仅仅只追求生活的温饱,而要追求精神的满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这对促进中国各方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党仍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四)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手段、程序和方法。在当代,科学和技术趋于“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革命”这一新的整体范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今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科学技术革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革命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经过近代三次大的科技革命,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智能型人员日益成为劳动中的主体部分;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智能机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活动,机械化走向自动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现代化交通、通讯等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的科技理论和技术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出现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精确性、创造性等特征的思维方式,人们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研究新课题、新现象。
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蓄势待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说“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我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体制增效升级、塑造引领型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要注意的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这些归根到底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并使人类与自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科技的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让科技真正为人类造福。
经济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和深刻揭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种战略判断,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已在新常态发展之中展现出来,并且继续指导、推动我国经济新常态向前发展。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注重人民群众、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以实现经济健康成长,社会稳步前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全在于应用,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历史的和现实的问题,从中引出新结论,指导我们的行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时代和社会实践的需要,理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必须联系中国实际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行动,既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1]靳辉明.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A].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5,459.
[3]梁柱.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启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第3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66-168.
[4]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N].人民日报,2014-05- 12.
[5]新华社.中共中央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4-07-30.
[6]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1):35-36.
[7]张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问题、挑战和对策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15,(5):76-77.
[8]靳辉明.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A].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0.
[9]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 11-10.
[10]王一鸣.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J].政策瞭望,2014,(12), 54.
[11]陈莹莹,朱轶琳.探寻发掘经济发展新动力[N].经济日报, 2014-12-2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4.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31.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11-01
陈瑶(1995-),女,陕西汉中人,湘潭大学哲学系学生。
B27
A
1673-2219(2017)01-00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