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琴
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康复率,增加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redictive nursing effects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etween September 2015 and Sept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treatment of 76 cases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Control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recovery effect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o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level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increase patient disease-related knowledge level,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effect,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Predictive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rrhythmia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性疾病,该病发病急、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1]。该病主要是由于过度劳动、情绪紧张、暴饮暴食等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导致心肌坏死,严重时会出现胸闷、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现象。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预见性护理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臨床资料,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38例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6.13±3.57)岁;室早15例,房速4例,室速6例,房颤8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观察组38例患者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89±4.01)岁;室早16例,房速4例,室速7例,房颤6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预见性护理内容如下:
1.2.1重视危险时段 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在5:00~16:00、9:00~12:00发生心律失常,主要与上午茶酚胺分泌量相关,茶酚胺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心率上升,心脏收缩压力增加,纤溶系统功能降低[3]。②溶栓治疗24 h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溶栓3 h左右最高。主要是因为心肌急性缺血的直接作用、代谢产物影响、心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对于以上时间段,护理人员应警惕患者原有症状改变、加重或出现新症状。临床中心律失常患者通常会出现疲乏、胸闷、眩晕、气促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休克、低血压、呼吸困难,甚至会发生室颤而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实施24 h不间断心电监护,每隔15min监测1次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并详细记录。对于发生频发性、多型性、连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以及短室性心动过速时,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准备好除颤仪,随时给予患者抢救。在溶栓治疗后3 h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直到充分再灌注为止。
1.2.2防范各种诱因 心肌缺血坏死后,交感或迷走神经会过度兴奋,代谢产物增多,儿茶酚胺增多均会诱发心律失常。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每天进行血清心肌酶谱CK、CKMB、凝血酶原时间、电解质、血常规检测,动态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3疗效评定标准
1.3.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异常波动减少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失,心电图异常波动减少低于30%[4]。
1.3.2知识掌握水平:依据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知识问卷进行评定,总分100分[5]。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義为(P<0.05)。
2 结果
2.1临床康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临床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是常见的问题。临床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一定要科学、规范、合理。为了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患者的症状及病情发展,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降低病死率。临床提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以患者的先兆症状为基础,推断和判断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从而给予有效地防治措施。
总而言之,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具有积极的作用,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今后,我们要不断结合临床经验,完善预见性护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孙茂莲.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2(3):74.
[2]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4,19(2):122-123.
[3]罗淑霞.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7(3):69-70.
[4]宋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1):155-157.
[5]杭华.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与临床,2009,10(13):868-870.
[6]冯正敏.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4,3(6):528-529.
编辑/倪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