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
以强制强应对“熊孩子”
□洪湖水
老话说,“淘小子出好的,淘闺女出巧的”,开始我还一直觉得男孩还是皮点儿好,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谁家有个“熊孩子”,谁心里都憋着火儿,有一点儿没嘱咐到,“熊孩子”保准捅娄子,让家长吃不了兜着走。在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这么多年里,我也总结出了一些“智斗”经验,仅供家长们参考。
儿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从来不顾别人的感受。在生活中,儿子总是提出无理的要求,比如说我家小区的电梯坏了,儿子非让我背着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他上楼,或者在天气恶劣时让我下楼给他买零食,我于是决定用男人的方式解决,用力量去征服他。
于是,当气象台发布雾霾黄色预警的周六、日,儿子提出让我开车带着他去郊外公园玩的时候,我让他站在阳台观察外面的天气,告诉他这种天气不宜外出,儿子依然执意要去。我对他说,出去之前先跟我扳手腕、做仰卧起坐、俯卧撑,如果他其中一项能赢过我,我就答应他。
结果扳了三次手腕,儿子都没能赢我,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更是做不了几个就累得气喘吁吁了。于是,儿子不再吵闹,乖乖地去客厅看动画片了,后来他还嘴硬说,其实看动画片比去郊外公园有意思多了。
其实我也知道,以儿子的年龄和性格,对我讲的大道理根本不会感兴趣,所以我的说教对他毫无用处,但是用这种比赛的方法,在满足他挑战“权威”的心理之外,还能让他感到自己正以大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所以即使是输了,他也会心服口服,甚至会对我多一些羡慕和崇拜,因而在乖乖听我的话之外,还会想办法增强体质,力争有朝一日超过我,而这对我这个望子成龙的父亲来讲,也是求之不得的。
儿子在“熊”的同时,还是一个“善问宝宝”,一看到新鲜有趣的事情,便不顾场合地向我提问。很多时候,儿子的童言无忌着实让我难堪。比如,那天我带儿子去单位,儿子指着一个女同事胳膊上戴的孝,大声问我,阿姨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不然为什么胳膊上要戴着黑箍。女同事听后神情很尴尬,我只得连连道歉。
后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再次发生,也为了成功堵住儿子的嘴,我就主动出击,问他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比如,儿子午睡醒来之后,我问他,你睡觉时为什么会打呼噜?儿子对于这种带有责备性的问题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我会得到片刻的安宁,但是不久后他便会嚷嚷着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反问我懂不懂。这个时候我就趁机把我事先从网上查到的答案用他能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将他的“熊”转化为求知欲,激发他自己去发现、探索身边的事物,而不是将精力都放在哪壶不开提哪壶或逮住什么问什么上。
其实,我早就发现,儿子并不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孩子,所以我的这种“问题攻势”能够让他觉得畏惧和厌倦。我经常缠着他问东问西,还长篇大论地跟他讲知识,没有多久他便缴械投降,有问题自己去找答案,没有问题也不再那么多嘴多舌了。
儿子有旺盛的精力,总是蹿上蹿下的,一刻也不拾闲儿。有时候我好不容易睡着了,突然不知道哪里发出一声巨响,准是儿子碰倒了什么,摔碎了什么。那天,儿子因为好奇,不知大衣柜顶上的红色旅行箱里放着什么东西,踩着两个凳子去看,差点儿摔了下来。我在深感无奈的同时,决定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将他的精力、活力转移到有用的事情上。
于是,我在生活中注意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比如,上次他去楼下小超市买的饮料中了“再来一瓶”奖,我就让他拿着中奖瓶盖去兑换饮料。儿子开始嫌麻烦不愿意去,我就夸奖他运气好,让他兑换后再买一瓶试试手气,儿子于是兴高采烈地去了。
每当儿子有良好的表现时,我都会及时发现并称赞他。我的肯定让他做起事来更有动力,儿子从我的语气和态度中也渐渐懂得,自己的什么行为是能够得到赞赏的,什么行为是不讨人喜欢的。这样他就有了自知之明,同时将本来要去“搞破坏”的精力,转而用来表现出自己的“懂事”,这样儿子既不会惹人讨厌,也能够很好地学做会为人处世,对他的“熊”也多少会有一点儿抑制作用。
写到这里,我想跟家长们分享一下我的感悟:“熊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没有应对“熊孩子”的策略。其实,“熊孩子”大多是活泼好动的聪明孩子,只要找对了方法,孩子身上的“熊”劲儿终归会转化成良好的品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在于家长是否用心,是否有耐心。
链接1:
如何减少孩子身上的“熊”劲儿?
1.转移注意力
打骂或说教都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家长要尽量避免。当孩子表现出“熊”的一面时,家长应该想办法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破坏物品,也避免了家长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
2.循序渐进
要想让“熊孩子”真正有所转变,需要长期的教导,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可急于求成,家长切不可因为孩子的出格举动而当众严厉训斥或体罚孩子,而应该将孩子带到没人的地方进行耐心教育。
3.赏罚分明
其实“熊孩子”都很聪明,所以,不必对他们过于苛求,而是要赏罚分明、言出必行,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给予及时惩戒,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
4.立规矩
要给“熊孩子”立规矩,让其从小就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个意识在孩子的脑海中扎下了根,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律。孩子学会守规矩,才能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责编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