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载体下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的可行性及路径探究

2017-02-23 06:20薛月爱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政意识理论

薛月爱

(琼台师范学院 社科部,海南 海口 571100)

思政课载体下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的可行性及路径探究

薛月爱

(琼台师范学院 社科部,海南 海口 571100)

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是高校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在高职高专院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历史意识培育载体、平台,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理论源于鲜活的历史并揭示历史规律性。脱离了历史实践,理论就是无缘之木。在思政课载体下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需要搭建历史格局,激活理论魅力,在此过程中使历史格局服务于理论,历史意识生发于格局,培养大学生时空变迁意识、因果联系意识、反思批判意识。

历史意识;思政教育;历史格局

历史意识是高素质国民的重要指征,更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提高大学生历史意识是高校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历史意识培养的路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色。在高职高专院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历史意识培育载体、平台,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 思政课作为历史意识培养平台的可行性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即05方案,本科院校设置4门思政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专科院校则只开设“概论”“基础”两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本科院校集中培养大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课程。而专科院校则缺乏类似课程设置,这就导致中学历史教育与大学阶段的脱节。为延续历史意识培养,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在高职高专阶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不失为良好的载体。

(一)理论源于鲜活的历史

历史没有政治学,是为无果;政治学没有历史,是为无根*杨洪烈:《史学通论》.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244页。。无论什么政治制度要想明白它现在的情形和将来的变迁,必定要对它从前的情形和它怎样变成现在情状的种种原因有个精密观察,有系统的研究,万不可取那种“断章取义”“断代为史”的办法*杨洪烈:《史学通论》.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247页。。 “概论”课主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化的进程及理论成果。主体是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理论。而理论不是刻板的,是有血有肉的,它源于鲜活的历史。各个理论的创立都是对纷繁复杂历史矛盾化解的成果。理论本身就是历史发展中人类的智慧结晶,是历史的闪光点。如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解决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推动历史发展的法宝。它形成于近代中国社会,通过结束中国近代历史进程而得以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现实,为解决社会矛盾,探索发展道路、前进方向逐步归纳提炼而成的实践经验的总和。我们要想研究政治,就应该观察从前的政治运动和现在民族的政治生活,考求各种政治思想怎样发生,和发生后怎样影响于实际制度。从这些道理中就可找出进化原因和进化路线做现在和将来政治改革的指南针,这即是和“生物进化说”似乎相仿却不完全相同的“历史的态度”,也即是“历史方法”在“政治学”上的应用*杨洪烈:《史学通论》.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第248页。。如果忽略理论所基于的历史背景,只会使其成为片段性、抽象性的存在,架空其赖以产生的基础,从而既难以理解其产生的必然性,也无法深刻体会其现实意义。唯理论而理论是没有根基和生命的。

所以理论不是关于意识的空话,不是脱离历史现实的思辨。正如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18页。同样,离开历史和现实的抽象讲解本身也没有任何价值。思政课要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必须赋予理论生命,还原理论诞生的时代,回到它产生的历史与现实中,并从中加以印证、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既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目标,也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二)理论揭示历史规律性

理论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又指导着历史前进。其指导性就源于理论是对历史规律的揭示、提炼。历史规律潜藏于历史表象之下,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实中,遵循规律才能顺应历史、推动历史。对规律的研究是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各学科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同样是党基于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现实的探索与成就,是科学的历史规律。

历史意识不仅是对历史史实的把握,历史情感的培育,更是对历史规律的探究。历史意识的内涵极为丰富深刻,它包含了人们在认识历史过程中的时空变迁意识、因果联系意识、反思批判意识。反思批判正是对规律的探求与归纳。历史意识的升华需要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事实本身,这与政治理论的本性异曲同工。分解理论的过程依赖于人的历史意识,又强化了历史意识。缺乏历史意识的思政课教育,是不完整、不饱满的。“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关当今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页。以概论课程为载体的历史意识培养早已超越可行性阶段,成为实现其课程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重要力量。这种培养有别于历史课程的培养模式,跳出既有范式,学科交叉,摆脱就史论史,从知识运用、贯通角度诠释理论与历史。

二、搭建历史格局,激活理论魅力

“概论”课程在总论基础上分别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版块,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布局等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理论。课程结构体现了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征,课程布局基本遵循历史发展时序性。这就有利于从时空角度搭建理论背后的历史格局。

“概论”课程理论背后的史实支撑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于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指导理论。讲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必须深刻理解中国近代社会。同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则是建国前30年的理论成就。探索中有成就有失误,特别是如何看待其中的失误及其影响,更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又相继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距离今天越近就越需要理性认识。以上理论所基于的时代背景正是中国近代、现代、当代史。理论源于实践,最终又用于指导实践,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脱离了历史实践,理论就是无缘之木。

为激发理论活力,必须使其回到历史实践中。因此要构建中国近现代史大格局下的多个立体化历史网格,使其服务于理论,又遵循历史时序性。在每个网格中,主体是理论,以主干理论为中心,勾勒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土壤,分析理论内容及揭示的历史规律,产生的历史影响和现实影响。主干理论又分解为多个分理论点。由每一个小理论点连接着的是史料,呈发散状分布,构成不规则的知识网格。最终搭建起多网格、长纵深、多维度的立体化历史格局,将看似孤立、抽象、深沉的理论激活。

为进一步细化该结构,增强其可行性与实效性,在立体的大历史格局之下,是地域性的乡土历史。它是国史的横向组成部分,又自成体系构成纵向的地方史。它不具有国史的普遍性、影响力,却更具特殊性、细节性、实践性。在思政课教学与历史意识培养上具有独特价值。

乡土历史的特殊性,恰好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事物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海南孤岛抗战的历史和“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精神,既符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又丰富了理论内涵。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特区的建设实践是对改革开放理论的应用与探索。

乡土历史的细节性更易触摸,具有亲切感。地方史更贴近本地人的生活,是家族史的汇集。如海南琼台红色文化,既是琼崖革命文化摇篮,也是琼台师范学院校史文化主体部分,身临其境,聆听历史,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体验感,拉近历史距离。

乡土历史的实践性更强,是开展思政课实践体验的主场地。如冯白驹等琼崖革命领导人物留下了大量遗址、遗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是琼崖革命生动的见证。直观现场的实践教学更能引发学生共鸣。

在大国史的粗线条下,补充乡土资源令其更加饱满、丰富,有血有肉,有利于直接体验、实践参与,减少疏离感、遥远感。让历史更接地气,历史解释现实,现实延续历史。在史论结合过程中,实现激活理论魅力,培养历史意识,孕育家国情怀的目标。

三、历史格局服务于理论,历史意识生发于格局

在立体化网格中,中心是理论,脉络是历史。发散状网络必须是出发于理论又回归于理论的,有聚有散,形散神不散。思政课教学,在史论结合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论是主,史是宾。在史料选择与运用中,必须紧扣理论,精选具有典型性的史料案例。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的赎买政策,怎样赎买具有一定理解难度,教师可以选用同仁堂和荣氏家族企业改造为例,深入改造细节,呈现理论运用过程。案例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贴切、得当上,还在于对案例的分析与应用上。围绕分析理论需求,设置案例解析方案,使案例走出历史,重现时代价值,彰显理论魅力。

构建历史格局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理论的产生过程、阐释理论的内涵和价值。但这不并是唯一目的,也不是思政课的终极追求。史与论是用,情与行才是体。通过真实的史料和复杂的理论,思政课要从学生情感、理念上突破,培育爱国精神、民族感情、政治认同,并最终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觉行动与实践。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分析,各阶层救国方案的失败,体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进而培育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理性的认同。历史意识培养正是由史到情,由理智到行为不断提升过程。因此搭建历史格局的过程,正是培育历史意识的绝佳路径。历史意识应潜移默化的生发于历史格局构建中。

从培养学生历史时空变迁意识与因果联系意识出发,教师应将精选的核心史料置于清晰的时空坐标上,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继而将散落的历史事件,串在时空链上,由表及里理清支配链条曲直的历史规律性。围绕历史发展主干,延伸到事件细节、人物内心,让生硬的历史显现活力和温情。超越为说明理论而生搬硬套历史的局限,真正让历史与理论浑然一体。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中的统一战线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中国革命中的法宝作用,教师要将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到井冈山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再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脉络理清楚,阐明各条统一战线诞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挥的作用,并对比各个时期统一战线特点,联合与斗争对象差异,从而体现出其灵活性与发展性。走近蒋介石、张学良等与统一战线建立密切相关的人物,以历史的细节还原统一战线理论的生命力。在运用史实分解理论过程中,教师以鲜活的历史使学生理解了统一战线的强大力量,又贯穿着党面对不同时代问题,建立相应统一战线的历史变迁意识和因果联系意识。

以此推及其他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是特定时空的产物,带着时代的痕迹,是对时代主题的解答和归纳。不了解时代需求,就无法理解理论之果产生的必然性。“脱离特定的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这一点在我们人类和其他事物进化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例外。”*(法)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程郁,张和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页。理论与理论之间,又是具有密切联系的,是时代与时代的对话,其中既有一脉相承的积累性又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性。如讲述一国两制理论,就应当从毛泽东时期“一纲四目”的对台政策分析其对一国两制的启发、酝酿意义。讲述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成果时,要延伸到改革开放后对其正确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上。

教师引导学生对理论分解的过程,必须基于其产生的时空特点、时代主题,学生对理论的体味、理解、认同,正是体验时空变迁的历程。忽略时空变迁,缺乏整体性、联系性意识,孤立的理论就如同散落的珍珠,即使璀璨夺目也失去存在价值。

从培养学生历史反思批判意识出发,思政课教学不是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和思想钳制。好的思想教育是交流、理解和认同。每一个理论背后深藏着的是不同时代的人对时代问题、社会矛盾解决的选择过程。近现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考验着人们的智慧。社会各阶层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都走上历史前台,提出了方案、做出了救国救民举动。最终,时代选择了无产阶级及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呈现给后人的是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脉络。因此,这些理论的形成,正是当时人在历史反思批判意识下的产物。在今天的思政课上,对理论的解读,同样要秉承反思批判态度,回到历史实践中,与人物、事件、时代对话,找到为什么历史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其中的必然性与规律性,才能真正认同理论的科学性。如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是基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世界发展大势、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等多方面反思总结的选择。解读理论,需要历史意识,理解理论,又自觉运用了历史意识,并强化了历史意识。思政课教师在备课与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带动学生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中。

历史意识培养是个多角度、长期性的过程,高校思政课平台需要拓宽、加强,以长远和纵深姿态为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服务。

(责任编辑:赵 峰)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UE Yue-ai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Qiongtai Teachers College, Haikou 571100, China)

Raising college student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s one of the main objectives of cultivating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in universities.In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s a carrier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e platform is not only feasible but also necessary.Because the theory stems from the vivid history and reveals the historical regularity.Under the carrier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up the historical pattern, activate the theory charm.In this process, the historical pattern serves the theory,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develops in the pattern.So a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pace-time change, causal connection consciousness, reflection critical consciousnes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storical pattern

2016-11-20

薛月爱,女,汉族,山西古县人。历史学硕士。琼台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海南历史文化。

2016年海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海南省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Hnsz2016-56)成果之一;琼台师范学院校级课题“海南省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中大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Qtjg201506)成果之一。

G641

A

1009-9743(2017)02-0091-05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7.02.017

猜你喜欢
思政意识理论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