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美育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器乐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教学过程是一个立美、审美的过程,教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保持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美
教师的情绪与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教师走进课堂,要用自己饱满、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呈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器乐演奏本就需要感情投入,更需要带着感情欣赏。因此,教师一定不能把任何不良情绪带入课堂。
2.要善于运用美的教学语言
从某种角度看,教师可以说是表演艺术家、演说家和诗人。在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的教学除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外,还有易被忽略的体态语言。如教师的演奏姿势、示范动作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器乐演奏的技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在器乐教学中体验美
器乐教学是用器乐本身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感受。音乐的旋律在起伏变幻、迂回曲折中展现它特有的魅力,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器乐本身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大提琴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钢琴清澈纯净的乐音又似明丽的湖面,还有独具民族风格的乐器巴乌,如泣如诉,不绝于缕。学生在欣赏中仿佛身临其境,自然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引领学生多听、多思、多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
又如欣赏《动物狂欢节》“大象”的主题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特点进行判断和想象,并与《彼得与狼》中“小鸟”的声音高低及音乐速度对比。课堂上,有的同学拿起口风琴吹出高音,模仿小鸟叫声;有的同学拿起巴乌吹出低音,模仿笨重的大象走路。通过比较,学生深有体会地说:“大象笨重,音乐的表现是低沉的,速度是慢的;小鸟灵活,音乐的表现是清脆的,速度是快的。”通过听赏与吹奏,学生很快掌握了音乐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丰富的美。
2.在器乐教学中创造美
音乐的艺术性往往与思想性融为一体,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如在器乐排练中,因为有多人参加,就要求大家首先吹奏整齐。在齐的基础上还要有多声部的变化,又需要大家不仅要齐,还要讲究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把音乐作品完美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和谐社会的教育,“以美导行”所产生的效果是最直接的。这体现了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强调的一句话“普通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手中的资源,充分挖掘小学器乐课堂的互动因素。音乐教育的核心功能是美育,器乐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美育应在每时每刻。同时,教师要对学生适时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去感受美的旋律、美的声音,进而培养美的习惯,创造美的世界。
(责编 莫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