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6式车族中,除去诸如86、86A、86B步兵战车等内装型号外,还存在着数量比较庞大的外贸变型车。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几个型号:两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即外置红箭73改导弹和内置红箭73改的两个型号;换装美制炮塔的NFV-1步兵战车;WZ503装甲输送车。
红箭73改进型导弹发射车
(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1982年10月,兵器工业部向工业部门下达了研制红箭73改进型导弹发射车的科研任务,由负责导弹武器系统制造的吉林江北机械厂担任总师单位。江麓厂作为副总师单位,负责总体设计、车辆改装。任务书明确要求采用86步战底盘,发展一种新型发射车。另由承担红外测角仪研制的湖南华南光学仪器厂担任副总师单位。当月底,兵器工业部成立红箭73改进型导弹发射车联合设计小组,江麓厂任组长单位,项目副总设计师杨声利任组长。
1982年11月,联合设计小组正式开展工作,对总体方案和总体布置草图进行了讨论,并对86步战底盘进行了摸底试验。导弹发射平台需要一定的初始稳定条件,才能让制导系统正常工作。如果安装在运动平台上,还需要考虑平台运动对导弹本身和观瞄、制导系统的影响。摸底试验期间,进行了红外测角仪跟踪试验、车体调平试验,测量了发动机工作时车体振动对瞄准精度的影响。经过讨论和试验,包括总师单位、其他副总师单位代表在内的专家一致认为,86步战底盘完全可以作为红箭73改进型导弹的发射平台。方案论证报告获得了上级批准。
经过设计人员3个月的紧张工作,1983年3月完成了全部图纸设计工作,随后编制出了工艺路线和材料定额,交付车间生产。经过有关车间的大力协同,江麓厂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样车试制工作,并完成了调试检测。该车有四联装导弹发射转塔。为了支撑导弹武器系统,精心设计了框架结构和加强筋,不但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而且重量轻、设计合理。导弹发射后的初始散布小,能够进入测角仪的大视场,射手很容易捕获导弹,将它引导到目标的方向。同时,还对原车电器传动装置进行了改造,解决了位置补偿信号的问题,满足了导弹控制系统的需要。导弹直接暴露在转塔上,没有防护装置。为了便于使用,增加了发射塔电驱动装置。
红箭73改进型导弹发射车延续了86步战重量轻、速度快、操作灵便的优点,能爬30度坡,具有三防能力和浮渡能力,射击命中率高、能快速反应。除了导弹,车上还配备了3支56式轻机枪、2支56式冲锋枪、1支69-1火箭筒、1具“红缨”5防空导弹,具备很强的下车作战火力。
该车并没有投入批产,但它证明了86步战底盘变型和改装的潜力。
无论86步战还是红箭73,都是中国兵器工业部门在只有样品、没有图纸、没有原始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测绘仿制成功的。对于这些复杂的武器系统,兵器有关单位不但吃透了技术,还发现了原始设计中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加以改进,并且延伸发展、升级换代,形成更加集成化、多样化的武器系统。这种能力也是中国兵器工业能从仿制中学会设计,然后走向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根本保障。
NFV-1步兵战车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正当中国技术人员忙着给86式步兵战车改头换面时,也有外贸想法的美国食品机械化学公司(FMC)主動找到了中国。他们愿意为86式步兵战车提供新型的安装有25毫米链式机关炮的单人炮塔武器系统,目的是运用双方的供销渠道将这种战车推向国际市场,实现双赢。
这种外贸军品合作研制模式在当时中国与西方蜜月期还是非常普遍。除了这种被称为中美合作NFV-1履带式步兵战车的车型外,还有中法的NGV-1轮式步兵战车、中英NVH-1履带式步兵战车等车型也在同步研制。
别看FMC顶着“食品机械化学公司”这样的奇怪名字,其实这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综合性机械公司。该公司创建于1883年,最初叫皮恩喷雾泵公司,由约翰·皮恩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斯加托斯,主要生产喷雾杀毒剂。1928年,皮恩喷雾泵公司收购了安德森·巴恩格罗夫尔公司和斯普拉格公司,将公司更名为食品机械化学有限公司,并开始使用FMC的缩写。1941年,FMC首次收到一份军品合同,为美国国防部设计和建造登陆装甲车。其后,FMC就一发不可收拾,战后该公司研发了大名鼎鼎的M113系列装甲运兵车和M2/3“布雷德利”系列步兵/骑兵战车,并和克莱斯勒合作研发的XR311实验型战车。
1986年3月,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与美国FMC公司正式签订了联合研制步兵战车的意向书,同年6月19日两公司正式签订协议。协议规定用江麓厂生产的86式履带式步兵战车底盘和FMC公司的25毫米机关炮单人炮塔,组装成一种新型步兵战车,命名为NFV1。其中“N”代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F”代表美国FMC公司,“V”代表车辆,“1”代表中美合作研制的第一种装甲车辆。其中中方合作单位江麓厂决定由时任总工程师何铅珊主管这项工作。
1986年7月,双方就战车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商谈,拟定了样车样本的整体性能指标。同年8月,江麓厂完成全部零部件图纸设计、加工、底盘改装等总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986年8月11日,该车即通过了质量评审。NFV-1车体布局与86式步兵战车基本一致,分为驾驶室、车长室、动力传动室、战斗室和左步兵室、右步兵室。战斗全重13.6吨,比86式略有增加。车长6.74米,宽2.97米,车高2.48米,与86式一样安装一台WA701型6V150四冲程水冷直接喷射式高速柴油机,功率为215千瓦,单位功率达到15.8千瓦/吨,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水上速度7千米/小时,公路最大行程460~510千米,水上最大航程100千米。该车乘员3人,载员8名,载员武器和信号枪等都同86式步兵战车。唯一取消的是“红缨”5肩扛式近程防空导弹发射器,进一步空出了车内空间。车体采用钢装甲。
NFV-1最大的特点是FMC公司的单人炮塔。该炮塔以当时美军最先进的M242“大毒蛇”25毫米机关炮为主要火力。该炮是当时美国陆军主力的M2/3“布雷德利”步兵/骑兵战车上的火炮。M242型机关炮可高平两用,可发射多种弹种,供弹方式为弹链式,单向双路自动供弹,可单发、短点射和长连射,穿甲初速达到1325米/秒,最大射速200发/分,远远高于老式73毫米火炮8发/分的射速。
该机关炮安装在炮塔右部,一挺美制M240型7.62毫米并列机枪位于炮塔左侧。火炮采用双向稳定,跟踪、瞄准性能优良,可进行行进间连续射击。炮塔顶部偏左装有一扇向前开启的炮长舱盖,窗口四周安装有4具M27潜望镜。炮塔顶前部观瞄盒中安装有一套M36E3炮长微光昼夜合一瞄准镜。炮塔内部左侧是炮塔固定器,炮塔座圈采用自滑性塑料滚珠,吊篮总成与炮塔形成一个整体一起旋转。炮塔尾部还有收集弹壳的挂篮。炮塔回转采用电驱动,安装有自动抬炮装置,当车长窗口盖和载员窗口盖处于开启状态时,炮塔回转到该区域会自动抬炮避免撞到舱盖。遗憾的是,该炮塔不具备发射反坦克导弹的能力。
由于美制炮塔和WA315炮塔的接口不兼容,江麓厂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联接盘,用来连接车体和炮塔。这个联接盘工作稳定,但稍微增加了全车重量和高度。
1986年9月,新型步兵战车仅用了3个月不到就完成了总装调试。
由于NFV-1步兵战车的底盘和炮塔都是中美双方定型产品,所以研制工作非常快,也没有再重复进行鉴定和定型。1986年11月,组装完成的NFV-1步兵战车即参加了著名的北京国际防务展,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展览以后,该车又于1987年在湘潭地区和北京地区进行了试验。
1987年11月,该车远赴北非,参加了埃及国际防卫展览,并在埃及进行了试验。而在更早的1986年4月,一辆86式步兵战车就在国外进行过连续行驶4100千米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试验,还进行了高温沙漠地区的190千米长途行驶试验和浮渡试验科目。因此,以86式步兵战车底盘为基础研制的NFV-1步兵战车的埃及之旅也取得了成功。
由于国内和国际形势变化,中美合作最终还是没有走下去,NFV-1步兵战车项目不得不无疾而终,相关的炮塔武器系统后来也被美方收回。
86-1步兵战车
在NFV-1步兵战车项目推进的同时,江麓厂还在NFV-1步兵战车之外,自行研制了一型搭载小口径主炮的86步战变形车,它使用国产武器系统替换FMC公司的EWS单人炮塔,这就是86-1步兵战车。
1988年5月,生产86式步兵战车的江麓厂与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开发新型步兵战车的协议,由该所提供新型的WA314T型车载通用小口径火炮炮塔,以安装在86式底盘之上。由于底盘和炮塔也都是经过了国家设计定型的,因此整个改装工程进展很快。1988年7月,炮塔和底盘实际结合试验开始,在对出现的匹配性问题进行临时调整后,组装工作顺利完成。随后,该车进行了靶场试验,包括火炮立靶密集射击试验、方向调炮试验、方向调炮连射,行进间短停射击、车内噪声测定、并列机枪射击等。1988年11月,该车在北京参加了86式车族汇报表演。1989年5月,该车进行了工厂鉴定,并命名为86-1式履带式步兵战车,起初工厂代号为WZS01A1。
此次安装的国产WA314T型车载通用小口径火炮炮塔,是一种单人炮塔,由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研制,长安特种机器厂生产。该炮塔采用电驱动全封闭结构,火炮位于炮塔外顶置。由于采用了与86式原炮塔相同的座圈,因此这两种炮塔实际上是能够相互调换的,在YW309履带式步兵战车、WZ551轮式步兵战车系列中,就曾经多次出现调换两种炮塔的子型号。WA314T型炮塔战斗全重1420千克,采用钢装甲板,外部塔体高295毫米,底部最大直径1500毫米,类似于73毫米火炮炮塔塔体,内部有吊篮结构。
一门国产25毫米机关炮位于炮塔中部,采用单向、双路弹链供弹系统,能够变射速和变换弹种,可首发自动装填,电击发,无电源时还能够利用车上的气源供火炮和并列机枪进行开闩击发。其射速最大射速為200发/分,与美国“大毒蛇”机关炮一样。该炮可以使用25毫米穿甲弹和榴弹,不过当时配套的25毫米脱壳穿甲弹还没有研制成功,因此火力性能要弱于“大毒蛇”机关炮。另外在炮塔的左侧还有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在炮塔前部两侧各装有4具84式76毫米烟雾弹发射器。与NFV-1步兵战车相同,该车也没有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
该车火控系统类似于86式步兵战车,也是采用简易式火控系统。炮塔右侧上装有1具可见光高平两用潜望式瞄准镜和2具白昼潜望镜,具有对空射击视场。在机炮和并列机枪之间还有1个炮塔大灯。夜间作战效果不如装有完整火控系统和微光瞄准系统的NFV-1步兵战车。86-1步兵战车战斗全重13.6吨,与NFV-1相同,乘员3人,载员8人,车场6.740米,车宽2.970米,车高2.596米,比NFV-1略矮,但比86式高,其余相同。
WZ503装甲输送车
1987年3月,外国用户单位提出建议,在86步战基础上改装设计一种装甲输送车。江麓厂很快拿出初步设计方案提交给用户单位。1987年4月12日,江麓厂召开厂务扩大会议,讨论如何使军品生产走出困境的问题。张俊芳厂长拍板决定,由工厂自行研制开发一辆新型装甲输送车。
1987年4月,江麓厂开展了以86步战为底盘改型输送车的总体方案论证设计。5月到8月,进行了技术设计,其中包括产品设计,工艺和工装设计。考虑到经济性和可靠性,江麓厂决定,只研制一辆样车,但必须成功。1987年8月,工厂完成了试制工艺准备。为了节省经费,部分零件要从其他样车上借用。1987年8月到12月,工厂试制出了一辆样车,并且完成了70千米的厂内试验。当年10月,江麓厂以WZS03的名称,向北方公司上报了产品研制项目建议书。1988年1月,工厂与北方公司签订了研制合同。1988年1月到9月,完成了3000千米的外贸设计定型试验,召开了设计定型会议,通过了外贸设计定型。1990年2月26日,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新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该型外贸车设计定型,命名为86式履带装甲输送车。1991年12月,WZ503获得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WZ503主要改进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车体加高了100毫米,并且进行了与车体增高相关的局部改装设计。二是取消了环形气道,将其改为结构简单的管式气道。三是取消了原来的中组油箱和带油箱的后车门,改为四个独立的长方形油箱,和一扇大型后车门,且门上装有一个射击孔和一具潜望镜。四是取消了原来的电气设备架,但是保留了原先的65-1并联式蓄电池组,电器架的安装位置改至乘员舱左前侧、在左燃油箱的前面。五是将原来分成左右两侧的步兵舱,改为整体步兵舱,顶部的四个舱门改成两个大型舱门,取消了炮塔,将原来的战斗室改成机枪射手座位,纳入步兵舱,在车顶安装了带有防护板的简易开放式12.7毫米机枪塔,并设有射手座,取消了原来的两个长方形四人步兵座椅,改成面对面乘坐的靠背座椅,座椅的高度和坐姿可以调节,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改成背靠背乘坐,对三防和射击孔作了局部改进设计,原来步兵舱左右两侧的顶部固定式潜望镜改为周视潜望镜。
试验表明,WZ503的总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其中机动性、浮力储备、承载能力优于设计指标。试车期间的平均故障间隔为600千米,属于可靠性较好的外贸型号。
另外,还有86步战改为红箭8发射车等未投产的外贸变形车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