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

2017-02-22 09:04范晔
商业会计 2016年23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促进作用

摘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分析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是该领域中的重点。文章从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个方面来归纳并分析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其中,内部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环境、网络组织结点和网络组织结构;外部协同创新可分为外部环境、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组织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强调引入可视化的定量分析方法,注重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对网络组织协同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组织 协同创新 促进作用

一、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组织模式已无法适应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组织形式——网络组织。在前人基础上,林润辉、李维安(2000)给出了网络组织较为详细的定义,将网络组织视为一个由活性结点(node)的网络联接构成的有机的组织系统。因此,它兼备了传统组织的明确目标和市场的灵活机制,该组织形式更加强调优势要素协调合作、创新和多赢目标。网络组织可分为三类:一是基于资源互补形成的网络组织;二是外生资源依赖形成的网络组织;三是内生嵌入型资源形成的网络组织 。协同创新就是在网络化范式的背景下产生的,关于协同创新,最早可以追溯到Adam M .Brandenburger 对企业之关系进行的研究,指出企业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陈劲(2012)给出了具体的内涵: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传统的协同理念最简单的表达公式就是“1+1>2”。近年来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提出: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 1+1+1>3 的非线性效用(汪传雷、熊月霞、潘珊珊,2013)。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由平衡走向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工程(张琴清、李志强,2015)。协同创新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汪秀婷,2012)。在此基础上,协同创新网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自增益性(刘丹、闫长乐,2013)。按照各主体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协同创新网络是由客观资源层、资源转化层和主观行为层三个部分组成的(唐丽艳、陈文博、王国红,2012)。

之前国内学者对网络组织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网络结构、网络组织实现协同创新的路径(全利平、蒋晓阳,2011)、网络治理机制对协同创新的贡献等(曹兴、司岩,2013)。当前主要研究组织间成员合作方式、诊断并提升创新组织绩效等。研究意义在于充分发挥网络组织的正效应、产生更多创新价值。现有研究的优点是所用理论知识点涉及学科范围广泛,学科融合性高。缺点是大多数文献缺乏定量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意识到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是系统地归纳促进作用的文章较少,本文系统地归纳了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意义在于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进而归纳分析出网络组织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与优势,为以后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在网络组织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本文文献的选择情况并对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随后从企业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个大类来归纳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文献整理的结果进行评价,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最后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未来研究方向。

二、数据来源

(一)文献选择

1.关注权威数据库。本文主要在EBSCO和CNKI两个数据库中搜集网络组织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以network organization、synergy innovation、complex system和网络组织、协同创新、创新网络、中小企业网络、复杂系统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

2.力求把握最新研究成果。网络组织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相关理论更新迅速,为了提高参考价值,本文选取的文献年次主要集中在2012—2015年,最近截止到2016年1月。

3.关注权威期刊、重点人物。本文把期刊的权威性作为筛选期刊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也对该领域的重点人物如李维安、林润辉、陈劲、解学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查询归纳。

(二)文献分析

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共收集到文献61篇,其中学术论文59篇,专著两本,论文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发现,网络组织协同创新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1年之前文献较少,为初始发展阶段,大部分文献是从管理学角度对网络组织这一概念的初步理论探索;2012年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为稳步增长阶段,学者们开始关注网络组织结构与网络组织治理;2013年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领域的文献,为快速发展阶段。这说明网络组织协同创新领域近年来是个研究的热门领域,有不少研究进行了关注,而且关注度逐年升温。在这一阶段学者们重点关注并深入分析网络组织的创新绩效。

三、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网络组织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文献收集情况进行了归纳,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关注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从该角度对所收集到的文献内容进行分类,从而系统地进行分析,具体的分类如图2所示。

(一)网络组织对内部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

1.内部环境方面。内部环境具体包括网络组织成员间协作环境、创新氛围等。协作环境方面,Bunduchi(BUNDUCHIR,2013)提出创新伙伴间信任是协同创新的一个关键要素,因为信任可以降低协同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整体绩效。在这方面,国内学者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陆云龙(2015)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提出了网络组织成员间沟通对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王熹(2011)提出组织成员间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对网络组织沟通行为和沟通质量都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并提倡合作性的冲突管理方式。同样,单红梅(2012)运用 Netlogo 仿真模拟的方法模拟不同信任情境下创新网络的组织总产出、组织规模、成员的平均产出和成员的平均努力水平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在知识共享背景下信任程度的提高对于创新网络的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组织总产出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對创新网络中成员的平均产出和平均努力程度存在消极影响。韩炜(201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包含契约与信任的“混合治理机制”而非二者的独立作用更能够提高网络组织中新企业的绩效。

以上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得出了组织间的信任对网络组织的作用,基于此,国内更有相关学者对如何营造合适的创新氛围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具有代表性的是肖冰果、尹华光(2014)给出了创新协同网络组织合作伙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声誉、兼容性、品牌影响力、结构保证、开放程度和学习心态是影响创新协同网络组织成员间信任的主要因素。有些学者还发现在以网络组织为例的多主体合作过程中,协同创新意识对于员工个体的创新能力也有影响,例如王君华、彭华涛(2015)通过回归分析得到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应用中的协同创新意识对于员工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更有学者指出:创新过程中企业营造创新氛围促进了员工的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带来的积极效应促使企业进一步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梅强、徐胜男、韩淑粉、王冰洁,2011)。杨娟(2015)的研究建立在网络租金的基础上,网络租金分配的不合理,关系到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成败。她认为网络组织特有的资源与能力是网络租金形成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租金的测量维度与量表,以此来更好地促进网络组织的合作。

2.网络组织结点方面(层面)。从网络组织结点方面(层面)来分析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网络组织更有利于网络组织结点的技术创新,二是网络组织可以帮助网络组织结点战略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技术创新方面。在这一方面,辛冲与冯英俊(2011)摒弃传统的“技术论”视角,认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阐释了组织与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内生性、历史性和复杂性特征,并对组织与技术协同创新效度进行有效的测评。蔡彬清(2014)指出网络权力是网络治理的基本力量,而知识权力是网络权力的核心。万君(2013)探讨了当前知识网络组织协同创新模式的重要意义,认为知识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有助于整合资源与实现突破。刘英基(2014)运用社会网络方法探讨了企业知识网络各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机制。建议需要增强重点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主导地位。高磊(2015)则探索了信息网络组织协同的内在机理,提出了信息网络组织的内部耦合效应和外部均衡效应,以期达到资源最优配置。刘晓燕等(2014)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生阶段、扩张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并提出每个阶段的演化动力。林润辉等(2016)从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的角度,研究得出网络多样性与专利分数呈“倒U型”的关系,与获奖分数呈线性关系。张琰(2012)构建了模块化知识创新理论模型。余东华(2008)提出模块化网络组织能够通过知识创新实现价值创新,网络组织结点以自身核心能力要素参与模块化分工和模块化网络组织的价值创新,能够形成网络组织整体竞争优势,共同创造和分享网络租金。刘岩(2015)研究发现专利会通过专利网或者直接形成的资源位障碍,将其信号在网络组织中的结点上迅速传播。蔡坚(2015)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和网络关系能力对核心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获取的影响。

2.战略与制度方面。全利平和蒋晓阳(2011)提出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三阶段发展过程:管理协同阶段、组织协同阶段、战略协同阶段,即参与协同创新的各主体由制定规则到增强对组织的认可,最后实现真正实现思想的统一和资源的共享的过程。根据青木昌彦(2003)的理论认为模块是指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张琰(2012)在此基础上强调制度的作用,认为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内部的联系主要是知识的关联,并提出模块创新的深入需要新规则的建立。同样,杨伟(2014)构建了面向协同创新组织的适应性方法论,认为协同创新组织是一种社会生态系统。提出根本性的管理目标需要从传统的效率最大化转向提升制度的适应力。

3.网络组织结构方面。从网络组织结构方面来分析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学者们主要关注如何优化网络组织结构以提高创新绩效。

赵丰义(2013)将网络结构分为紧密性和稀疏性两种类型,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紧密网络促进利用性创新却抑制探索性创新,而稀疏网络促进探索性创新却抑制利用性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紧密性与稀疏性耦合的静态式和演化式二元网络结构,并分析了二元网络通过支持技术演进、市场演进和组织演进而实现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的机理。郑向杰(2014)从网络组织结构方面提出较高的到达率会促使更多的创新产出,网络集聚系数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倒 U 型的影响。针对网络组织中成员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刘闲月等(2014)指出核心企业的创新优势得益于网络拓扑结构的位置优势。孙雪雷(2012)提出创新网络核心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投入维度不仅能够正向促进网络创新绩效,并且还能够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间接促进网络创新绩效。王立楠(2012)基于扎根理论,提炼出企业网络组织四种嵌入风险,即契约性风险、锁定风险、负互惠风险、传导性风险。提出适度嵌入、激励和信任机制。阮平南、李非凡(2014)选择出和网络组织匹配度高的节点,形成一套完整的节点进退机制,使网络组织有序度增加,逐步向更稳定、效能更大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耗散结构。林润辉等(2014)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网络规模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的关系。顾祎晛(2013)认为可以将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的紧密程度或有序程度用协同度来表示。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看,协同度越高,则系统的整体功能越强;反之,协同度越低,系统整体性功能越弱。Hakansson(2002)提出网络能力概念,并进一步将其归纳为两大类要素:一方面是改善其网络位置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处理单一关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张宝建等(2015)对网络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有效的界定,网络能力包括中心度、核心度、结构洞、异质性,在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只有中心度、结构洞、异质性对创业绩效發挥积极显著的影响。冉龙等(2013)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通过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和创新模式共同协同演化而成,并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自组织行为的阶段性特征。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从结构出发研究网络组织的风险,例如孙国强等(2015)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对风险高度敏感的交叉复杂系统,提出高密度网络、核心结点、风险相关性、抗风险能力等是防范风险传导的关键。

(二)对外部协同创新的贡献

外部协同创新可首先分析外部环境,其次外部协同创新可分为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横向协同创新是指同一大类产业中细分产业主体间的协同。纵向协同创新是指同一功能链不同环节上的产业主体间的协同。

1.外部环境方面。外部环境是由地理区位环境、法制政策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创新受多种适应机制的综合作用。邱玉霞(2015)在研究网络组织风险时指出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由多个成员企业构成的、不一定具有法人地位的松散的组织形式,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网络组织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因此改良外部环境是规避风险的重要举措。国内学者从外部环境方面来分析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从法制政策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着手:刘志华(2014)建议建设多层次沟通协调体系,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政府要加强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的沟通协调力度。韩敬稳(2015)在研究了影响网络组织稳定性的各个因素后,提出外部治理的重要性,认为信息公开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有利于企业网络组织维持稳定性。康凯等(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治关系嵌入对网络组织治理模式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顾祎晛(2013)站在满足国家、区域及行业等重大的创新需求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地理环境方面也有所涉及:宗会明等(2015)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网络组织扩张有“接触式扩散+跳跃式扩散”的空间特征,且易受全球化的影响。孙国强、邱玉霞(2016)提出外部环境出现风险,将向网络内部渗透,会给网络造成严重打击,可以提供一个类似于“防火墙”的非正式的风险屏障。

2.横向协同创新方面。网络组织中企业间横向合作的意义在于存在竞争关系的合作企业通过共享关键流程中的人员、设备、渠道等资源产生一个企业所无法实现的规模效益,从而降低产品成本(石海瑞、孙国强, 2015)。本文將横向协同创新分为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从而分别来归纳网络组织对这三者的促进作用。

(1)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解学梅(2010)认为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2)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汪良兵(2014)认为各地区创新网络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创新来源以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主。基于此,陈超逸(2013)基于纳什讨价还价解的收益分配模型,认为在学研联盟内部,学校方具有明显的学科融合优势,单独研发成功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机构。项杨雪(2013)认为知识生产能力是影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主导能力因素。

(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律等途径对网络组织协同创新起到推动作用。潘锡杨(2014)提出地方政府的有效干预在区域性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黏合和连结作用。政府通过对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的适度调节有利于促进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促成区域性技术创新联盟的形成。

3.纵向协同创新方面。网络中企业间纵向合作的意义在于相互独立的企业将其流程链合在一起,每个企业完成整个业务流程中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从而使拥有互补战略优势的企业之间在合作中发挥出强大的协同效应(石海瑞、孙国强,2015)。解学梅(2010)认为企业与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垂直)协同对创新绩效的推动效应明显高于企业与同行企业的横向(水平)协同。本文将纵向协同创新分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同创新、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企业与合作者之间的协同创新,从这三个方面来归纳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

(1)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协同创新。客户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最主要来源之一,进一步提高协同创新绩效,李斐等(2013)提出了客户协同创新网络,认为客户协同创新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和小世界特性,无标度特性说明客户协同创新网络中存在少数核心创新设计成员,这些核心成员既熟悉专业创新设计知识,又能通过与客户的联系迅速、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小世界特性说明创新主体之间关系密切,物质、信息等的交换效率较高。郑彤彤(2014)研究了用户创新的网络效应,提出用户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能更高程度地发挥用户潜力,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与用户间的合作。王姝(2014)提出了在网络众包模式下客户可以通过在线评论等形式在网络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2)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从竞争者获取管理工具或实践方法、产品或服务信息。企业与竞争者的协同不但有利于企业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而且有利于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3)企业与合作者之间的协同创新。陈乐丰(2014)从合作剩余(通过合作得到的收入与非合作情况下得到收入的差额)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与合作者如何实现协同创新。认为在合作中建立公平公正的合作机制十分重要,只有在公正的环境下才有可能激发合作与创新。

四、述评与展望

从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所涉及的知识涉及各个学科,不仅涉及经济学与管理学,还包括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反映了网络组织与协同创新研究中跨学科的特点,只有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及相互验证,才能揭示网络组织演进及创新的内在规律(林润辉、张红娟、范建红,2013)。

综合来看,所搜集的文献包括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次。网络组织的研究对象现在已经不仅包括个体网络、组织网络以及两个层次网络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还扩展到了社会网络。个体网络层次的研究对象包括学者合作网络、艺术家合作网络等等。组织网络层次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产业网络。社会网络是由一组特殊类型的社会关系,如友谊、交易关系、成员资格等联系起来的结点(如个人或群体)形成的网络。 该理论目前已经超越了个人间关系的范畴,将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等涵盖进来,通过用企业间关系代替社会关系,用企业节点代替个人结点,建立起企业间网络的概念,将企业组织行为由单纯的市场价格协调结果转变为市场与社会规范协同作用的结果(张宝建、胡海青、张道宏,2011)。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问卷、二手数据、电子邮件调查、关键人物访谈、SPSS、AMOS)、模拟仿真、理论推演等。目前收集的文献较多是利用问卷或实地调研进行案例分析,再对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软件进行计量或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本文把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以此来分类归纳。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网络组织结点对提高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网络组织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不足,今后的研究应多从这方面着手,从而进一步认识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促进作用。二是多采取案例和实证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数据获取上难免具有局限性,造成计量结果不准确,且多为静态分析。三是大部分都集中在个体网络与组织网络,较少学者站在社会网络的视角。有少数文献站在社会网络的视角来分析网络组织与协同创新的关系,但只是初步探索,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由此可见,关于网络组织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的研究虽然引发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逐渐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研究视角对象不全面、缺乏定量研究等问题,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深化和拓展:

1.多关注社会网络。网络组织是在社会的环境之下,必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研究网络组织时把社会割裂开来,必然会产生研究结果较为片面的情况,因此本文认为应多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研究网络组织与协同创新问题。

2.多关注非企业的网络组织成员。近年来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网络组织内企业,网络组织内各类成员相辅相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该多关注政府、公共领域、中介组织、科研院所等成员的研究,才能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更全面地剖析组织网络。

3.进行网络组织边界研究。网络组织不同于产业集群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因此很难划归定出网络组织的边界,现有研究也鲜少涉及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不划定出网络组织的边界就难以精确地控制网络风险,从而无法减少网络组织的负效应。可以试从系统动力学方面着手通过软件对网络组织进行边界研究。

4.多进行定量研究。从现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关于网络组织协同创新的文献多为定性研究,很少进行定量研究。可考虑打破研究方法的限制,引入数学仿真、计算机模拟等可视化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网络组织协同创新问题进行定量研究。J

参考文献:

[1]梅莉.基于复杂系统科学视角下的网络组织理论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27-31.

[2]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02):161-164.

[4]汪传雷,熊月霞,潘珊珊.协同创新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18):27-34.

[5]张琴清,李志强.企业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5,(05):114-115.

[6]汪秀婷.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51-57.

[7]刘丹,闫长乐.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与机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1-4.

[8]唐丽艳,陈文博,王国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89-93.

[9]全利平,蒋晓阳.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实现创新协同的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9):15-19.

[10]曹兴,司岩.协同视角下的网络组织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45-52.

[11]Bunduchir.Trust,partner selection and innovation out come in collaborative new product developmen[J].Production Planning& Control:The Management of Operations,2013,24(2):145-157.

[12]陆云龙.网络组织行为影响网络组织绩效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6):133-136.

[13]王熹.网络组织成员间关系互动与网络组织运行效率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

[14]单红梅,王彬,胡恩华.知识共享背景下信任对集群创新网络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04):1-5.

[15]韩炜,杨婉毓. 创业网络治理机制、网络结构与新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5,(12):65-79.

[16]肖冰果,尹华光.信任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组织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J].物流科技,2014,(12):46-48.

[17]王君华,彭华涛.TRIZ应用中协同创新意识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9):146-151.

[18]梅强,徐胜男,韩淑粉,王冰洁.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9):19-24.

[19]杨娟,阮平南.网络租金的测量研究[J].經济管理,2015,(02):149-155.

[20]辛冲,冯英俊.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01):37-43.

[21]蔡彬清,陈国宏.网络组织背景下网络——知识权力研究脉络与展望[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44-49.

[22]万君,郑艳秋.知识网络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及其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4):58-59.

[23]刘英基.基于企业知识网络的制造业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3):34-39.

[24]高磊.基于业务复杂性的信息网络组织协同行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3):136-138.

[25]刘晓燕,阮平南,李非凡.基于专利的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动力挖掘[J].中国科技论坛,2014,(03):136-141.

[26]林润辉,谢宗晓,丘东,周常宝.协同创新网络、法人资格与创新绩效——基于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10):83-96.

[27]张琰.模块化网络状产业链中知识创新理论模型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62-68+153.

[28]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价值流动与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08,(12):48-59.

[29]刘岩,陈朝晖.关系租金网络组织下专利经济价值的新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5,(04):96-97.

[30]蔡坚,杜兰英.企业创新网络知识流动运行机理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0):23-28.

[31] (日)青木昌彦、安藤晴.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2]杨伟,李乐.协同创新组织的适应性管理:方法论建构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12):36-42.

[33]赵豐义,唐晓华. 技术创新二元网络组织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基于探索与利用跨期耦合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08):83-95.

[34]郑向杰.基于企业嵌入视角的联盟创新网络中知识共享与创新研究[D].上海大学,2014.

[35]刘闲月,孙锐,赵大丽.网络结构对集群知识分布与企业创新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14,(22):141-144.

[36]孙雪雷.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网络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37]王立楠.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网络组织嵌入风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38]阮平南,李非凡.基于熵和协同的网络组织节点进退机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2-18.

[39]顾祎晛.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分析[J].理论探讨,2013,(05):95-98.

[40] Hakansson, H., Ford, D.. How Should Companies Interact in Busi-ness Network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2,(2): 133-139.

[41]张宝建,孙国强,裴梦丹,齐捧虎.网络能力、网络结构与创业绩效——基于中国孵化产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5,(02):39-50.

[42]冉龙,陈劲,董富全.企业网络能力、创新结构与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08):1-8.

[43]孙国强,邱玉霞,李俊梅.网络组织风险传导的动态演化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02):170-176.

[44]邱玉霞,任梦.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组织风险前沿领域可视化分析[J].科学决策,2015,(11):66-84.

[45]刘志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4.

[46]韩敬稳,彭正银.嵌入视角下企业网络组织的稳定性与治理机制研究[J].经济经纬,2015,(03):90-95.

[47]康凯,张敬,张志颖,魏旭光.关系嵌入与风险感知对网络组织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J].预测,2015,(02):54-59.

[48]宗会明,周素红,闫小培.全球化下地方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的空间网络组织——以腾邦物流为案例[J].地理研究,2015,(05):944-952.

[49]孙国强,邱玉霞.网络组织的风险及其治理:风险悖论的视角[J].经济问题,2016,(01):90-95.

[50]石海瑞,孙国强.网络组织流程协同效应的生成机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4):57-62.

[51]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08):51-64.

[52]汪良兵.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与协同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53]陈超逸.复杂协同网络下产学研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3.

[54]项杨雪.基于知识三角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5]潘锡杨,李建清.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范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70-75.

[56]李斐,杨育,谢建中,张峰,包北方.客户协同创新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07):27-31.

[57]郑彤彤.用户创新的网络效应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03):81-84.

[58]王姝,陈劲,梁靓.网络众包模式的协同自组织创新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14,(04):26-33.

[59]陈乐丰.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合作剩余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3):210.

[60]林润辉,张红娟,范建红.基于网络组织的协作创新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13,(06):31-46.

[61]张宝建,胡海青,张道宏.企业创新网络的生成与进化——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04):117-126.

[62]彭秋莲.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财务运行机制创新[J].商业会计,2016,(20):95-97.

作者简介:

范晔,女,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促进作用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论分享经济对农业物流改革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基于创新发展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