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合作性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

2017-02-22 18:31雷姝燕
文教资料 2016年25期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有效应用教学模式

雷姝燕

摘    要: 合作性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新性、备受赞赏的教学模式,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未能充分实现其优势和价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合作性学习模式实际并未得到有效应用,针对此,应当实施以下策略:改革教学模式,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落实责任到人,确保人人参与合作性学习活动,并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估体系。

关键词: 合作性学习    教学模式    有效应用

一、合作性学习模式的引入与效果困境

合作性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的教学模式,一般由4-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提升每个人的学习水平,而提高整体学生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由于它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气氛和教学方式,并使学生学业成绩得到了大面积提高,而且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考和辩知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很快就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眼球,一跃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合作性学习模式开始引入我国,但直至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加速,才逐渐得到深入研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开始有了一定的尝试。

诚然,合作性学习较其他教学模式有较多优点,但其潜能开发总是受到现实的很大限制。在实际日常教学中,合作性学习模式的效果远低于实验室效果。笔者认为,这固然可以理解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必然差距,然而更重要的是,应当在这种必然性之外,努力检讨我们在应用合作性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失误,才能力图最大限度地破解这种效果困境,尽可能深入发掘和有效利用合作性学习模式的潜在价值。

二、合作性学习模式应用效能低下的原因

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效果不佳,甚至效能低下,根本上乃是因为对此种模式的应用不当,具体而言,应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失误:

1.教师角色没有及时转换。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台上唱着独角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配合者。合作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需要互换,学生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活动开展的推动者,而教师则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管理者。因为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习惯了“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因而在合作性学习模式中,教师总忍不住会较多干预学生,如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在安排任务放任学生一通讨论后,很快又给出结论,包办式教学依然存在。这种合作学习属于伪合作学习,不仅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实质效果,长久下来,反而养成了学生自由散漫的学习心态。

2.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过于随意。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主要依據,是培养学生达到本专业综合能力的主要指挥棒,教师的每次课程内容的安排都围绕相应的教学目标。合作性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定每次的任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有些教师在安排任务时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学生不明白此次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这势必导致合作性学习效果不佳。更有甚者,教师在设定任务时选取的内容较为随意,有些内容不适合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没有讨论研究的学术价值;有些内容过于简单,一两个问题便能很浅显地回答,无需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解决。

3.学习小组的创建与管理不科学、不合理。

合作性学习模式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实现的,由于受个体水平、知识面宽窄、能力发挥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小组的最后成绩。因此,实际建立学习小组时,应该考虑众多因素。有些教师在对待学生分组时,随便指定几个学生组合成几个小组;或按照座位就近原则分组,或按学号进行分组,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

另外,学习小组创建之后,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学习小组内部组织松散,职能分工不明确,组员群龙无首,无所事事。小组内部成员依赖性较强,不独立思考问题,指望能者包办所有,学生没有了个性思维。

4.评估总结草率,缺乏科学性。

评估总结是整个合作性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参与活动的成员都希望最后能取得理想成绩,因而,评估总结应客观,且应当传递出激励的正能量。有些教师在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时,听取完学生汇报演讲,就急刹车收场,没有评价总结阶段。有些教师在评价总结时,忽视小组的整体评价,而只关注少数个体学生评价,评价结果则会失去公平性,也会打击部分学生参与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在评价时,注重小组最后的结果,只对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则容易让学生树立追求名利的思想,甚至不会顾及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想法,只想着标新立异,控制话语权,这些都违背了初衷,与开展合作性学习的目的不相符合。

三、促进合作性学习模式有效应用的策略

那么,怎样才能开展有效性合作学习,并使之取得良好效果呢?笔者认为,合作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合作”,这是个交互式的过程,要求参与者一定要真诚、友好,相互帮助,各尽所能,同时,针对上文所罗列的几个方面失误,必须采取以下相应策略:

1.改革教学模式,科学定位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以“授—受”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注重教师中心,讲究系统传授,基本按“传授—理解—巩固—运用-检查”的程序进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智力发展,最终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下降。与此截然不同,合作性学习模式推进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活动主体从教师的“单兵作战”转向小组合作的“协同作战”,教学方式从以教师的“以授为主”转向“以导为主”。同时,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定位。在教学中,教师要放弃特权,由主讲人变为指导者,学习主动权应该回归学生,学生由客观变主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性学习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真正平等的,教师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指路者与引路人,与学生平等相处。总之,有效应用合作性学习模式,必须实现教师由主讲向指导、学生由配角向主角转化,实现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化。

2.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全面把握教材,既要对所授课程的知识结构、重难点和相关知识链接有足够了解,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有足够了解。同样,为了有效应用合作性学习模式,教师就必须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安排合作任务和研讨内容,唯有如此,学生的讨论才能具有方向性和目標性。而且,教师应对教学对象——学生群体有足够了解,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讲解知识点,挑选适合学生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节奏,根据学生整体水平设定合作性学习的研讨内容,以及设定问题的难易程度。

3.明确个体责任,有效确保人人参与。

在合作性学习模式中,责任到人,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但要完全实现,确实存在较大难度,因为合作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并通过小组的形式取得最后成绩。鉴于此,为了有效应用合作性学习模式,就应当在给小组分配任务时,将任务细分,分配给每个人特定的任务,要求他承担特定的责任,只有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时,小组的目标才能实现。具体操作过程中,如在划分小组时,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因素,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愿望。在分组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而且活泼型和沉默型配组,让活泼型的学生带动沉默型的学生,并且尽可能保证男女性别比例适当,从而在整体上达到能力互补、水平相当。同时小组组员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适时调整和改换各小组成员,以避免学生在合作能力的形成上的思维定势,避免各小组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和小团体冲突。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个人的责任。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应该给每个小组配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长承担小组各成员的分工,协调小组成员的关系;记录员记录并汇总小组成员的观点和意见;发言人则代表小组阐明本组的观点。另外,还可以安排适当的监督员、纪律员,对整个活动现场及活动秩序进行监督和维纪,真正做到小组任务,人人有责。

4.创建评估体系,实现多元化、多维度评价。

有效应用合作性学习模式,应当创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无论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学生的自我评价,都应该以激励为主。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成功者,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强,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应全面看待整个参与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相对地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实践证明,评价方法灵活而多样,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包括试卷测试、课外学习、课堂讨论发言、总结汇报情况、研究报告、PPT制作情况等。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包括教师、同学或学生自己。每一种方式都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灵活运用,以求评价效果最优化,这样可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习惯发生积极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兼顾每一位学生,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使优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也让后进生看到自己的差距和进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更好地完善自己,努力向前。

四、结语

合作性学习模式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深刻变革,这种教学模式比以往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让课堂回归到学生手里,也让教师的角色得到彻底改变。尤其重要的是,它更符合“能力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大力推动和加强对合作性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应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对此,本文所论定然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张会忠,孟凡荣.合作性教学的困境与攻略[J].教育与职业,2013(12).

[2]蔡慧萍.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5-16,18-25.

[4]孙璐,司立国.英语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以国际商务谈判教学为例[J].林区教学,2010(3).

[5]张洋.合作与创新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学体系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合作性学习有效应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