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谢华+任亚南
摘 要: 畢业生就业价值取向是毕业生就业过程所有行为和活动的内在基础,如何将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维度进行量化测量,进而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帮助毕业生树立起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价值观,对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价值取向 实证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当前错杂复杂的经济形势,李克强总理强调“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大学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对于自身能否成功就业、人生价值观形成及社会核心价值构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社会政经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处于时代洪流中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又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探究,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重庆某高校2011年-2015年连续五年针对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的调查研究,力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进行梳理,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进行一些探索。
一、数据来源的描述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看法、行为及心态等,包括就业前的准备阶段,此时的就业价值取向是基于之前学生个体所接受的教育、经历的实践、家庭的影响及自己的判断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主观意识较强烈,对就业行为的指导性较强。就业过程中的就业价值取向因为受到毕业生在就业实践不断碰撞、与用人单位不断博弈、社会资本(主要为父母等亲朋好友)持续作用的影响,会处在动态调适的过程中,从而较难进行定量测量分析。而就业完成后的就业价值取向则是对就业前序行为的总结和梳理,其更多的是职业观的前身和雏形,对于分析解释就业行为作用偏弱。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即将进入就业季实战的“准”应届毕业生,力求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得出对价值取向变化趋势的定量梳理。
本次调查自2013年开始,连续3年对重庆交通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进行“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调查采用无记名纸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放及回收样本数如下表:
表 问卷样本回收情况
问卷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解为若干显性维度的表达,主要核心包括地域、薪酬、单位性质、影响择业的因素、自身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二、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变化趋势。
对就业方式的意愿(见图1)调查结果显示,整体看毕业生就业方式的选择比较务实,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较为严峻的态势下,毕业生选择“在毕业前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近三年来一直保持60%左右的比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的方式,这反映了地方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的特征。而在2015届毕业生中间,选择“若无理想单位,则暂不就业”的比例达9.47%,较前两年有明显增长,可见随着“90后”逐渐成为毕业生主力,就业中的理想诉求被重视,这个现象值得重视。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和“一直考研并放弃找工作”两个选项的同学均超过了20%,这部分学生其实均将考研列为首要选项,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考研决心尚不够坚定,现实中因为这种想法而先签单位后违约的也不在少数,而一直考研的学生在失败后也会继续“二战”。“自主创业/出国/其他”选项在2015届毕业生中出现增长,根据调查,主要来自于学校创业学生人数逐年增长。
图1 毕业生就业方式选择情况
(二)择业时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表明(见图2),近三年来,毕业生在对自身的工作待遇越来越重视的同时,对于个人的发展机会也是愈发重视。将“个人发展机会”列为择业考虑前①三位因素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在2015届超过60%,并在2013届和2014届学生中选择此项的学生比例最高,可见个人发展仍然是学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调查展示,工作地点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而薪金与福利则成为2015届毕业生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学生择业的考虑因素更务实。
图2 毕业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情况
(三)就业地域选择分析。
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调查情况显示(如图3),重庆地区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且人数比例逐年增长。一方面,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吸附力逐年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校毕业生就业本土化倾向日益明显,给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多元化带来挑战。除重庆外,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仍往学生就业选择的前三甲,可见传统的经济发展高地仍然对毕业生有较强吸的引力,而这与来我校招聘企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我校主干专业同学就业的主渠道主要是国有大型工程单位,这些单位的布局以上述三个地区为主。同时我们发现选择西部地区的比例稳重有升,展现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的新趋势。
图3 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情况②
(四)薪酬待遇的分析。
从连续三年的调查情况分析,毕业生对于毕业起薪的期望值近年来逐年提高,这与经济发展趋势也较为吻合。从图中可以看出,起薪期望值3000元以上的毕业生在2015年超过了毕业生整体人数的一半,这与学校以工科为主,近年来国家基础投资建设热点层出不穷有直接关系。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学生起薪期望值起到了助推作用,而城市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学生起薪期望值逐年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调查显示能够接受低位值1000元~1500元起薪的学生比例由2013年的6.46%下降到0.88%,学生起薪期望值更趋于理性现实,完全忽视报酬的情况几乎不再成为毕业生的选择,付出和收获相对合理的匹配水平成为大家的共识。
图4 毕业生期望起薪情况
(五)单位性质的选择情况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如图5),我校近三年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企业性质的要求呈现了由国企向民企的转变过程,2013届毕业生中首选企业性质仍然为国有企业,但在2014届、2015届毕业生中首选的企业性质已经转为民营企业,体现毕业生择业观念的积极转变。同时由于我校专业特色及行业背景,20%左右的毕业生每年还是选择事业单位,还有10%左右的毕业生每年选择的仍然是科研设计单位。但是,随着此种类型单位人才招聘标准的逐年提高,将对他们的就业工作带来挑战。
图5 毕业生单位性质选择情况
(六)对自身就业影响的因素分析。
关于自身因素对于就业时的影响(见图6),认为个人能力最重要的同学比例逐年增长,并在2015届毕业生中达到了峰值,这凸显了多数毕业生相信就业成功的关键仍然是个人内因。学习成绩则成为毕业生认为重要性下降最明显的因素,体现了学生对于个人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不再一味追求成绩优异而转向综合发展。专业的因素一直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学生对专业在就业中的作用還是保持者统一的认识。
图6 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影响的认知情况
三、就业价值变化的趋势及建议
(一)就业价值取向整体趋于务实,“90后”毕业生就业观念特征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毕业生更加看重个人发展机会、工资与福利等,对于个体利益的诉求日趋显著,这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生群体就业利益诉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愈加紧密的显示,又是毕业生群体及家长对教育投资后收益期待的表达。然而,“90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也呈现出显著特点:一是个体逐利性与职业稳定性的求职矛盾。在职业回报中工作稳定性往往与工作收入成反比,然而“90后”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希望这两者兼得,虽然也有成功者,但绝大多数就业毕业生最后只能舍弃其中的某一点,这也导致了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毕业生的幸福指数不高,甚至还有部分毕业生因此而就业失败;二是信息收集全面与使用效率低下的矛盾。一方面,处于当下的信息时代,毕业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在面临就业时,大多数毕业生对相关的就业信息收集比较重视,收集的信息内容繁多而全面。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信息收集完之后,却很少去使用这些信息,或者错误地使用信息,如用人单位在企业网站公布招聘信息之后很多毕业生也关注到了,但是持续跟踪使用的却很少,而这与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招聘的趋势正好相悖。三是城市打拼与乡村发展的摇摆不定。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近年来出台不少鼓励毕业生到乡村就业任职的配套政策,其优惠力度对求职中的大学生群体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城镇化速度加快、大城市综合优势不断加强,城镇就业虽然竞争较大但仍然让更多的毕业生向往,在这个中间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仍然面临考验。四是自主创业知易行难。当前创新创业群起潮涌,大学生成为创新热潮中的主力军,然而虽然绝对人数较多,但相对整个大学生群体选择创业的学生人数比例仍然较少,多数毕业生仍然是有创业愿望而没有付诸实践。
(二)着力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行动特质,努力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科学合理的内生动力。
当前大学生思想行动的特质可以归纳为:思想上开放活跃,呈现出显著的多元性,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易受外界压力所强迫改变;在行动上敢说敢做,但与思想有差距,知易行难的特点尤为突出。鉴于此,需要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形成就业价值取向趋好变化的内生动力:首先要将当前就业形势的利弊以客观准确的多种形式告知大学生,这中间既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汇总和分析,让大学生首先对就业有准确的认识;也需要灵活多样的载体和渠道,让学生乐意接纳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思考;其次,要有让大学生感知就业、深度接触就业的渠道和机制,从而使得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反促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只有让大学生真正地参与就业实践,感知将来可能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对于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形成才能有更现实的帮助;第三,着力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硬实力。就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高低息息相关,整体上呈正比关系。因此,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
(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外部机制,形成塑成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良性循环。
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除了需要毕业生自身不断的努力之外,更需要由学校、家庭、社会及政府组合而成的外部大环境有机联动,形成促进就业价值取向趋良发展的合力。首先,学校要担负起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和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出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生成的内生需求。其次,由于大学生活的特征,家庭已经不是毕业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大学毕业生由于与社会接触较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判断尚未定型,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往往承袭了家长们的就业价值,如当前不少毕业生仍然认定企业是否国有性质的观点,多数就是沿袭家长的传统理念。因此,家庭应加深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进而树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取向,并传递给毕业生。社会和政府可以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他们都是毕业生就业整体大环境的塑造者,社会舆论虽然不能在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中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会润物细无声,如各个不同阶段社会会树立起不同身份的英雄,而这种舆论的引导往往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起到重要作用,而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和制度,也对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一方面社会舆论要充分发挥正能量的激励作用,多用典型力量弘扬主流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因势利导,在毕业生个体追求和政府倡导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务实的举措引导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
注释:
①因择业影响因素较多,此处只列出毕业生选择较多的前三位因素.
②生源地指非前列地域的生源地.
参考文献:
[1]何露霞.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动向[J].继续教育研究,2008(9):78-79.
[2]盖世洲.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62-64.
[3]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123-125.
[4]杨集梅.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嬗变及引导[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10-112.
[5]牟艳娟.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6):176-178.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就业价值取向引导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内容研究》(14307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