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玮
震颤的洛城
还没到洛杉矶来,就听说洛城是一个阳光之都,是黄金西海岸的同时,也是个地震多发地。7年前,我从美国中西部的新墨西哥州,搬来洛杉矶。搬来前,我的美国邻居和朋友们听说我要来洛杉矶,都面带同情。对于美国中部较为传统保守的白人来说,洛杉矶和纽约都属于无法居住的城市。
不能居住的原因主要还不是地震,而是人多、车多、空气差、房价高,总之是个“乱”,再加上“地震”,就更是给人一种时刻都摇摇晃晃、不安定的感觉了。最后,他们很勉强地接受了我的说法:一个中国人,为了饮食和回国方便而选择洛杉矶居住。对于阿尔伯克基的美国人来说,吃什么并不重要,更不会动不动地出远門。
来洛城前,我想:人多车多?与中国相比也就算个乡镇水平,空气、房价那就更无所谓了。但来后,我竟然深深体会到了朋友们的劝告有道理,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洛城仿佛随时都在震动。
再也看不到阿尔伯克基永远如画的天空了,洛城的天偶尔美艳一下,也需急急观赏以免错过。高速路上、停车场,车流争先恐后,路面颤动,时间也急迫地震颤着。房价高低如云霄飞车,让人生怕失落了什么,又总在失去。文化活动多了,见的人也多,但人来人往地反而没了可以喝茶的朋友……真是感觉天、地、人都处于震颤中。
这7年中,地震也经历了很多次,级数不高,也只能算是颤动。但总说会有次八级以上的,让心不能彻底地落到实处。水和饼干买了两三回又都吃了,终不再储存。上周二一天震了三回,我是个对震动极敏感的人,这次也只跑到后园一次,就再不想离开沙发了。
人就是这样吧,震着震着就适应了,住在洛杉矶的我也习惯了吃饭而不赏天。
不同的墓地
在美国的市镇中,若看见一片被围起来的,格外碧绿,点缀着鲜花的草坪,通常那就是墓地。美国的墓地一般都在市中心而不是郊外,在社区中,或是在车水马龙的路旁,洒满了阳光,安安静静的好像一本摊开的书,让匆匆穿行于都市的人忍不住留下羡慕的一瞥。
我开车常常路过一片墓地,墓园的名字叫“天堂的门”。总想着有一天停下来进去走走,就像渴望走进一本童话书里,可是每次总有个时间和地点的目标,让我被四轮铁壳载着,无法停下。
终于有一天,走进去,平坦坦的草地像是专门让人散步的。没有隆起的坟头,只有一块块灰白的墓碑,简单地记录某个人的名字和身份。这让我想起唐朝诗人沈佺期的七绝《北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北邙山处于洛阳城边,山上有许多古代帝王的陵墓。今天中国人还是喜欢把墓修在郊外、山上。仿佛是在看着后人们,居住在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城里,早起晚归的劳作、嬉笑怒骂的爱恨、钩心斗角的争权夺利,甚至朝代更替的血腥。当然也盼着和平年代的扫墓,盼着有衣锦的后人把自己的墓修得更高更大。
美国的墓地待在城中、阳光中,让人觉得生死可以融在一处。而中国的墓地在山上、松柏间,生死是阴阳相隔。一个借着高耸的墓碑不朽,一个是“天堂的门”,也是邻家的门,但无论是高坟还是平地,下面的肉身都归了尘。对死亡不同的安置,决定了墓地的不同,更决定了活着的不同,平平淡淡地看死,也就能平平淡淡地看生了。
归不了巢的鸟
11月了,天却还是不冷,像夏夜一般,却没了夏夜的明朗。夏的欢快都飞得疲乏了,好像上了天的风筝,飞得太久,开始等待那根线儿将她收回。等待绵绵的雨,让她待在玻璃窗后,或是洁白的雪将她围在家中、炉旁。
但却总也等不到。喜欢冬季写作的我,灵感们生着小小的翅膀,像一群鸟们,飞得太久了,天却不黑,它们就回不到我怀里面。冬季不冷,我的怀就这么散散地空着了。想去找个旧人旧事,却想不进去;想来想想自己,自己却飘忽着、模糊着;想要回味一段铭心刻骨的感情,却过不了锥心的瘾。
冬季不冷,咖啡也失去了香味,字句寡淡着,心情寡淡着。想起前两年冬季回南京,那份冷,湿湿地刺进骨里。再远些就是在成都,被子都是潮的,晚上两脚探路,一条人挣扎着伸下去……如今坐在美国四季如春的西海岸,心里却饥渴着那种疼痛的湿冷。
努力收聚心思,在骨缝中寻找残留的一丝半缕那时的湿冷,却是全无痕迹。心里知道自己是思乡了。其实人生和一个地方一样,不能简单论好论坏的。有人说苦难是上天赐下的化了装的祝福,还有寂寞,还有孤独,还有失意,许许多多,也像这冬季的冷般,曾让我讨厌,却最终成了心里紧紧抱着的念想。
常常回忆欢乐享受欢乐,却在内心中拥抱痛苦,品味痛苦,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吧,又或者是有点叶公好龙。这个冬季还是不冷,这份焦心的期待,烦躁的失望,写着写着也就成了珍藏的佳酿,还可以与友对饮,微微释怀!
责任编辑:曹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