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伟 刘素梅 杨宵曼 常银江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ICU 濮阳 457000
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建伟 刘素梅 杨宵曼 常银江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ICU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07—2016-07在我院重症病房住院治疗的12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1匹配选择122例单纯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研究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BUN、Scr、ALT、AST、HBV-DN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HGB、PLT、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AST、BUN、HBV-DNA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OR)值分别为2.875、2.134、2.076、1.873、3.622、2.985、1.946。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AST、BUN、HBV-DNA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乙型肝炎;肝衰竭;肝性脑病;危险因素
乙型肝炎肝衰竭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慢性浸润,机体免疫功能激活,进而引起血清炎性因子释放,引起肝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坏死、凋亡,肝脏合成、排泄及生物转化等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肝衰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因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神经系统调节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具有预后差、致死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影响肝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2]。因此,积极探讨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肝性脑病的认识,对积极预防及治疗肝性脑病意义重大。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07—2016-07在我院重症病房住院治疗的122例乙型肝炎肝衰竭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1匹配选择122例单纯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衰竭诊断标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1)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3]: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诊断标准;(2)肝衰竭诊断标准[4]:参照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2012年制定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诊断标准;(3)肝性脑病诊断标准[5]: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3年发布的《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临床及生化资料不全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性脑病者、合并有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者、其他疾病引起的精神及行为异常者。
1.3 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等,辅助检查资料包括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DNA定量等,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2.1 2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显示,2组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BUN、Scr、ALT、AST、HBV-D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HGB、PLT、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n(%)]
2.2 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显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AST、BUN、HBV-DNA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OR)值分别为2.875、2.134、2.076、1.873、3.622、2.985、1.946。见表2。
表2 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害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神、神经障碍综合征。目前肝性脑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认为氨中毒学说、氨基酸不平衡、神经递质等因素是肝衰竭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6]。
本研究发现: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AST、BUN、HBV-DNA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胃肠道是氨进入身体的必要途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进入肠腔,导致肠腔内高血氨,肠腔中的血氨不经肝脏处理直接通过门-体静脉分流侧支途径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以神经毒作用诱发肝性脑病。Gao等[7]研究资料显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异常和功能异常,且其异常严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比,此外,由于肝衰竭患者肝细胞坏死、呼吸和消化系统黏膜屏障功能减退,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锐减,各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代谢毒素无法被清除,同时,肠道及其他部位寄生菌群位移到肺部或腹腔内,使患者产生继发感染,继发感染的细菌不断产生毒素和炎症因子,进一步促进或加重肝衰竭的发生,由此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应用保肝药物种类繁多,但这些药物仅对降低ALT作用较大,而对AST作用较小,因此,AST更能客观评价肝功能。AST升高提示肝细胞破坏严重,肝脏代谢功能明显受损,使得鸟氨酸循环功能发生障碍,肝脏将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氨清除减少及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因此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8]。BUN是提示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BUN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肾脏清除毒素能力降低,使得血氨通过尿素排泄途径受阻,促进了肝性脑病的发生。HBV-DNA水平升高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处于活跃期,此期对肝细胞损伤较大且打破了肠道微生态平衡,加重其他菌群感染风险的发生,进一步加重肝衰竭,从而出现肝性脑病。
综上所述,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肺部感染、AST、BUN、HBV-DNA是影响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肝细胞破坏,改善肝脏再生和储备功能,对减少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及预后意义重大。
[1] 袁胜春.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7):98-99.
[2] Montoliu C,Urios A,Forn C,et al.Reduced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al integrity correlates with cognitive deficits in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J].Gut,2014,63(6):1 028-1 230.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5,7(3):1-18.
[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3):177-183.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9):641-651.
[6] Leise MD,Leung N,El-Zoghby Z,et al.Treatment of persistent/medically refractory c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ith the 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J].Liver Transpl,2014,20(7):867-868.
[7] Gao HB,Xu LJ,Pan C,et al.Characteristic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pheral blood T cells subsets and NK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Chin J Exp Clin Infect Dis(Electronic Edition),2009,3(1):13-19.
[8] Schiff S,D'Avanzo C,Cona G,et al.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behavioral speed and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J].Clin Neurophysiol,2014,125(2):287-297.
(收稿2016-08-30)
R 747.9
B
1673-5110(2017)02-0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