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谭国栋
【摘要】孩子在成长阶段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留守儿童在这个问题上尤为突出。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以下简称贵州综合广播)《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通过在各乡村小学挂牌留守儿童信箱,收集留守儿童来信,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广播节目中传递他们的内心呼唤和需求,在线下活动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现心愿,展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节目的选材、策划、线上线下配合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留守儿童 广播 公益 线下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有800多万人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大部分都留守在家,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独自生活。因为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存在代沟,或者许多农村老人文化水平不高,在与留守孩子相处过程中,严重缺乏沟通和教育,留守孩子感受不到爱,对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2016年1月,贵州综合广播正式开设《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这是贵州省首档,也是目前唯一一档专门关注留守儿童的广播节目。节目通过对留守儿童事例进行深入采访报道、畅通孩子们的倾诉渠道并帮助他们实现心愿、邀请心理专家解答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等形式,从小处着手,把关爱留守儿童做到了实处。
一、节目创意来源于线下公益活动的启示
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喝农药中毒身亡。而在此前三年,2012年11月19日,也同样是毕节市七星关区,5名留守儿童被发现在垃圾箱生火取暖时闷死。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身体健康,还是未来发展都值得社会各界关注。本着关注留守儿童,践行媒体责任的原则,贵州综合广播策划实施了“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
让梦想温暖起航,让希望长出翅膀。2015年9月24日,“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小学启动。启动仪式以一次主题班会的形式,现场分享了野角小学留守儿童的来信。喜欢跳舞的闵芊芊在信中表达了自己想学跳舞、做一个快乐留守儿童的愿望,现场她收到了活动组为她准备的一双舞鞋。她说,等妈妈回来的时候,要穿着新舞鞋跳舞给妈妈看。上三年级的吴雨洁在信中说,“爷爷眼睛视力不好,看不见东西,希望他能好起来。”活动组专门给吴雨洁带来了一套由贵州综合广播主持人录制的“有声读物”和聽书机。此外,野角小学的148名留守儿童都获得了一份装满文具用品的礼包。活动现场设立了首个“留守儿童信箱”,这个信箱定期收集留守儿童的心愿和梦想。
2015年11月27日,“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又走进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奉合中心学校,为孩子们送去寒冬里的温暖。活动组还联系贵州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为奉合中心学校送去180多套课桌椅、50套教师办公桌、10个学校图书架等价值14万元的教学设备。同时,全省第二个“留守儿童信箱”在该学校挂牌。
2016年1月11~14日,“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关注留守儿童”之“乘着高铁看爸妈”公益活动举行。来自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小学和黔南州都匀市奉合中心学校的10名留守儿童乘坐高铁从贵阳出发,一路南下探望远在广州打工的父母。博物馆、广州塔,繁华的广州,对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大城市,这里还是爸妈打拼的地方。站在433米高的广州塔上,一位留守孩子说,她在那一栋栋高楼里看到了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也理解了妈妈没有留在家里的原因:“他们都是为了我好。”
“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活动自2015年9月启动以来,截至2016年12月,已先后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小学、黔南州都匀市奉合中心学校、遵义市务川县蕉坝乡乐居完小、凯里市十四小、天柱县凤城镇润松小学、渡马乡共和小学、晴隆县紫马乡紫马小学、安顺市紫云县四大寨民族小学挂牌了8个“留守儿童信箱”,同时开展了“让梦想温暖启航”“乘着高铁看爸妈”“筑梦未来·新学期图书捐赠”“五月雨季·为你撑伞”“六一·欢乐颂”“心灵课堂”“为荣誉而战”“金秋圆梦·梦想解码”等12场线下活动。
持续的线下活动,让活动组的记者、主持人真正走近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留守儿童信箱收集的来信,让活动组的记者、主持人们更加懂得孩子的需求。一档专注于关注留守儿童的广播节目呼之欲出。2016年1月6日,《留守儿童来信了》正式播出。节目每周六16:00~17:00直播,21:00~22:00重播,其宗旨是对留守儿童个体和群体进行关注,挖掘孩子们的快乐天性,从正面去引导他们,感恩父母,快乐生活。
二、线上线下配合,活动和节目收效明显
每次线下公益活动都针对留守儿童来信中反映出的普遍问题,用一个个有创意的策划,润物细无声地去帮助孩子们。晴隆县紫马乡紫马小学的孩子们来信中说,大部分留守孩子因为常年在大山生活,与外界缺乏沟通,没有具体的理想和追求,很多孩子今后的梦想只是早点长大,像爸爸妈妈一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针对这些问题,专门在紫马小学以“为荣誉而战”为主题开展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追求,在实现理想过程中,要具备拼搏奋斗、团结合作、沟通表达、乐观感恩的品质。
2016年以来,务川县蕉坝乡乐居完小的许多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写信,“上学的路非常泥泞,鞋子经常都被打湿。”“希望能有雨伞和雨鞋,就不用穿着湿透的鞋子上课了”。接到来信后,《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联系爱心企业为乐居完小的150名留守儿童送去了150套书包、雨伞、雨鞋和学习用品。
凯里市十四小学因为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孩子们普遍存在卫生习惯差的问题。在“六一”儿童节当天,《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来到凯里十四小,跟孩子们一起想出了好点子。现在在凯里十四小学每间教室的门口,都有一个专门用来给孩子们洗手的盆,孩子必须先洗手再进教室。近期收到学校的反馈说:孩子们已经渐渐养成了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线下活动和线上节目是一种协作配合的关系。留守孩子大多来自山村,条件艰苦,没有电脑、手机等现代通信设备。因此,线下活动中,在各乡村小学设置“留守儿童信箱”,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困难、困惑与心愿写在信里,寄给《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而线上节目则代替孩子们发声,把他们的呼唤与需求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线上的宣传,得到一批爱心企业的支持,让“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关注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开展得更加得心应手。在凯里十四小举办活动过程中,爱心企业通过《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了解到孩子们的需求后,专门为学校捐赠10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同时,《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归纳总结留守孩子的普遍问题,针对来信中留守孩子的需求,每个月在线下开展“微心愿”活动,帮助他们实现一些小心愿。每个季度邀请相关专家、文艺工作者、心理辅导师、大学生志愿者走近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在寒暑假,开展“乘着高铁见爸妈”活动,带领一批留守儿童走进父母打工的城市,了解父母的工作,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带领留守孩子从山村走入城市,通过看一场电影,参观博物馆、水族馆、图书馆等形式,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
三、强化宣传,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持续关爱
“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关注留守儿童”活动得到各级媒体广泛报道,影响力较大。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凤凰资讯、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多彩贵州网、当代先锋网、贵州卫视、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均对该活动进行过报道或转载。同时,每场活动都通过“一直播”“易直播”“印客”等网络直播平台实现现场直播,平均直播时长为1小时/次,平均收看网友达1万人次。有网友在直播平台上评论说:“关注留守儿童,这样的直播比一些所谓的女神直播更有意义。”“看完直播,感动落泪,向关注困难群体的媒体人致敬!”“确实,留守儿童在物质上没有那么缺乏,而他们缺乏的是心灵的沟通。”
目前,在线上节目和线下活动影响下,关注留守儿童行动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响应。“温暖贵州·大手牵小手——关注留守儿童”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野角小学启动后,得到社会关注,获得近40万资金建设了学校文化宫,孩子在文化宫中可以阅览书籍、排练舞蹈、练习乐器,极大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在紫云县四大寨民族小学,《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联系爱心企業为该校555名留守孩子送去价值近5万元的帽子、围巾、手套、暖手宝等保暖物资。同时为了方便孩子们的上学路,还为四大寨乡晒瓦村送去20万元的通村道路建设资金。
天柱县凤城镇红带希望小学学生、8岁的留守儿童杨绍枥,患有先天性大小便失禁,每天要换3~5片尿不湿,而他的父亲一直在浙江打工为他挣医药费。杨绍枥收听到《留守儿童来信了》之后,写信给节目组说:“我的心愿是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生活。”节目组对他的遭遇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仅仅7天时间,就帮助杨绍枥筹集善款3万多元,并受邀参加上海广播节“情义东方”全国广播公益慈善盛典,得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爱心支持,帮助杨绍枥进行检查治疗。2016年12月6日,杨绍枥成功手术,从此他将摆脱伴随其8年的尿不湿……
关注留守儿童还在继续。《留守儿童来信了》节目组将继续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信箱”,关注并报道更多的留守儿童故事,为更多孩子点燃希望、放飞梦想。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