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

2017-02-21 17:20沈壮海王迎迎
道德与文明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德建设知晓率大学生

沈壮海 王迎迎

[摘要]评选和表彰道德模范对于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了解越深入,其道德认知水平越高、道德意愿越强烈、道德践行状况越好;大学生对近两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总体了解程度有所提升,但仍不甚理想;不同群体大学生的知晓情况差异显著,不同省份大学生的知晓情况也不尽相同。为充分发挥好道德模范在大学生道德成长中的激励引导作用,我们应进一步确立长效对接机制,深化道德模范与高校师生交流互动;坚持内外结合,多形式推动道德模范进校园;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在高校的宣传力度、扩大道德模范人物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全国道德模范 大学生 知晓率 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6-0033-08

自2007年以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共评选出278位全国道德模范、1306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了解越深入,其道德认知水平越高、道德意愿越强烈、道德践行状况越好;当前大学生群体对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对道德模范的了解熟悉和崇仰学习在大学生道德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建议确立长效对接机制,深化道德模范与高校师生的交流互动;坚持内外结合,多形式推动道德模范进校园;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在高校的宣传力度、扩大道德模范人物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一、调研概况

本调研依托我们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进行。在该项目的调查问卷中,我们专门设计了“对国家道德建设举措的了解情况”这一测量指标。该测量指标的具体内容设置为“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情况”(2014年版、2016年版问卷分别指向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大学生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了解情况”(2015年版问卷指向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用以考察大学生对国家道德建设举措的关注程度,并进而研究大学生对国家道德建设举措的关注与其道德意愿、道德行为等之间的内在关联。

本调研采用随机抽样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确定35所高校作为抽样范围。2016年度的调研于今年6月进行,共发放问卷3500份,回收问卷3454份,回收率为98.7%;其中有效问卷336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经信度分析发现,调查问卷Cranachs d系数为0.938,说明问卷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一模型整体配适度良好,说明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总样本中,男生占56.7%(N=1899),女生占43.3%(N=1453);汉族学生占88.6%(N=2954),少数民族学生占11.4%(N=380);16~20岁大学生占35.1%(N=1163),21~24岁大学生占49.8%(N=1651),25岁以上大学生占15.1%(N=501);大一学生占18.1%(N=608),大二学生占18.5%(N=621),大三学生占19.1%(N=641),大四(含大五)学生占16.3%(N=545),硕士生占19.0%(N=638),博士生占9.0%(N=302);人文科学类专业学生占13.8%(N=457),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占27.3%(N=903),理工类专业学生占58.9%(N=1952);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34.0%(N=1141),共青团员占62.0%(N=2079),民主党派成员占0.1%(N=3),群众占3.9%(N=132);籍贯为农村的大学生占37.1%(N=1245),籍贯为乡镇的大学生占8.2%(N=276),籍贯为县城、县级市的大学生占19.8%(N=664),籍贯为地级市的大学生占18.9%(N=634),籍贯为省会城市的大学生占11.2%(N=374),籍貫为直辖市的大学生占4.8%(N=160);独生子女大学生占53.4%(N=179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占46.6%(N=1566)。

二、数据分析

本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近两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总体了解程度有所提升,但仍不甚理想;不同群体大学生的知晓情况差异显著,不同省份大学生的知晓情况也不尽相同。

(一)总体情况

与2014年度调研中大学生对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知晓情况相比,2016年度调研中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知晓情况有所提高。如图1所示,较之2014年度对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度(56.3%),2016年度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度(67.1%)增长了10.8个百分点,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宣传教育效果在不断提升。

但需要看到的是,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2.9%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了解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7.0%的大学生表示了解大部分人物事迹,47.2%的大学生表示只了解其中几位,15.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道德模范人物事迹,17.3%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二)交互分析

分析表明,学校所属区域或学校类型、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学生干部经历不同的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度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所属区域不同(X2=34.040,P<0.001)、学校类型不同(X2=34.009,P<0.001)的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如图2所示)。不同地区高校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西北地区高校(75.9%)、华中地区高校(71.6%)、西南地区高校(69.8%)、东北地区高校(66.7%)、华北地区高校(64.9%)、华东地区高校(61.1%),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知晓程度明显好于来自东部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师范类高校(80.1%)、艺术类高校(71.4%)、农林类高校(71.2%)、综合类高校(65.2%)、理工类高校(65.1%)、财经类高校(63.8%),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的知晓程度远远高于其他所有类型高校的大学生。

其次,从专业类别来看,所学专业类别不同的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情况存在差异性(X2=8.519,P<0.05)。如图3所示,专业类别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理工农医军的大学生中分别有70.8%、69.6%、65.2%的学生了解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较之人文科学类大学生和社会科学类大学生,专业类别为理工农医军的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相对较差。

最后,从学生个体层面来看,政治面貌不同(X2=26.134,P<0.001)、学生干部经历不同(X2=16.803,P<0.001)的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如图4所示,党员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度明显高于非党员大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度明显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具体来看,党员大学生、非党员大学生中了解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学生比例分别为72.9%、64.1%,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度分别为68.4%和58.4%。

(三)网络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了解度的影响

调研表明,大学生上网时长与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呈反比关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了解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具有积极影响。

第一,从上网时长来看,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越长,其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知晓状况越差。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上网时长”和“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163,P<0.001)。如图5所示,每天上网时长约为2小时以下、2~4小时、4-6小时、6-8小时、8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中分别有78.3%、68.6%、63.2%、62.6%、50.7%的大学生了解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随每天上网时间的延长,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知晓程度逐渐下降。

第二,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状况来看,大学生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或是学校公众平台的频率越高,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越好。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频率”和“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393,P<0.001);“浏览学校公众平台频率”和“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之间同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197,P<0.001)。如图6所示,大学生对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知晓程度随着其浏览学校公众平台频率的提高而不断提升,依次是36.3%(基本不看)、52.6%(很少浏览)、63.7%(偶尔浏览)、75.1%(经常浏览)。

第三,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而言,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越高,关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越好。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我们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和“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279,P<0.001)。如图7所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表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大满意”“很不满意”的大学生关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知晓度分别是82.4%、74.4%、61.6%、49.5%、29.9%;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的提升,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知晓程度不断提高。

(四)不同省份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

数据分析显示,不同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度不尽相同(如图8所示),由高到低依次是:云南(87.8%)、新疆(82.8%)、宁夏(79.4%)、陕西(76.1%)、贵州(73.7%)、湖北(72.1%)、湖南(69.6%)、辽宁(68.5%)、甘肃(68.5%)、山东(68.0%)、黑龍江(65.9%)、江苏(65.8%)、吉林(65.2%)、北京(65.O%)、重庆(64.5%)、天津(64.4%)、四川(63.9%)、安徽(63.9%)、上海(57.1%)、浙江(53.4%)。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知晓程度,我们在此将“完全了解”“大部分了解”“只知道其中几位”“完全不了解”“不知道此事”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采用均值比较方法,进一步深入分析20个省份大学生对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了解情况的差异。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不同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了解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湖北(2.847)、辽宁(2.741)、北京(2.749)、陕西(2.902)、湖南(2.804)、甘肃(2.772)、新疆(3.094)、贵州(2.883)、宁夏(3.048)、云南(3.162)lO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大学生关于道德模范知晓程度的均值得分高于平均水平(2.726),而重庆(2.615)、浙江(2.376)、山东(2.686)、上海(2.541)、江苏(2.646)、黑龙江(2.720)、吉林(2.722)、天津(2.522)、四川(2.667)、安徽(2.646)1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大学生关于道德模范知晓程度的均值得分则低于平均水平(详见图9)。

三、几点建议

综上可见,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知晓情况并不理想。道德模范在高校的宣传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宣传载体有待进一步创新。我们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加强道德模范宣传教育力度对于促进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与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可度、扶跌倒老人意愿、做志愿者意愿、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的意愿、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参加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情况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如图10所示,就道德认知而言,对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越好,大学生越认可雷锋精神;就道德意愿而言,对道德模范的了解越深入,大学生扶跌倒老人、做志愿者、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的意愿越强烈;就道德践行而言,对道德模范的了解度越高,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次数越多、参加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情况越好。

通过进一步的群体差异分析,我们发现,与“不了解”(“完全不了解”+“不知道此事”)道德模范的大学生群体相比,“了解”(“完全了解”+“大部分了解”+“了解其中几位”)道德模范的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要相对更好。具体情况如图11所示,在道德认知层面,了解道德模范和不了解道德模范的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可度分别是96.5%、92.6%。在道德意愿层面,了解道德模范和不了解道德模范的大学生中分别有98.1%、94.9%的学生愿意扶跌倒老人;分别有95.5%、89.6%的学生愿意做诸如抗震救灾、山区支教、环境保护等相关活动的志愿者;分别有91.8%、75.2%的学生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在道德践行层面,了解道德模范的大学生群体中有82.1%的学生参加过道德建设实践,比不了解道德模范的大学生群体(65.3%)高出16.8个百分点,而其中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大学生占到93.1%,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不了解道德模范的大学生群体(80.0%)。

上述分析表明,大学生对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情况对于促进其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了解越深入,其道德认知水平越高、道德意愿越强烈、道德践行状况越好。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道德模范宣传教育力度对于大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道德模范人物事迹,高度重视道德模范人物在大学校园的巡讲,让道德模范的光辉事迹走进大学校园,让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融入大学生内心。

(二)确立长效对接机制,深化道德模范与高校师生交流互动

高校应把道德模范的可贵精神和感人事迹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确立长效对接机制,实现道德模范与高校师生深度互动。

一方面,推动道德模范资源深层融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教学。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层面,既要实现道德模范人物事迹进教材,又要推动道德模范人物进课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层面,聘请道德模范担任大学生校外德育导师,积极组建“德育工作室”,充分展现道德模范化育大学生的人格魅力。目前,已有个别省份或高校聘请道德模范担任大学生校外辅导员。如,2010年4月,辽宁省文明办下发《关于全省开展“千名先进模范进大学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辽宣发[2010]8号),在省内各行业中聘请全国道德模范、雷锋奖章获得者等模范人物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外辅导员”,郑州轻工业学院(2007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5月)、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6月)、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10月)等高校先后聘请全国道德模范担任本校的德育讲师团教师、课外辅导员、名誉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德育导师等。道德模范拥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应实现聘任道德模范做大学生校外德育导师的常态化,以道德模范人物的道德素养和道德精神引领大学生不断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道德模范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应积极组建“德育工作室”,由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担任工作室主持人,通过定期坐班、团体辅导等方式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指导等。

另一方面,建立高校师生帮扶道德模范机制。号召高校师生关爱、帮扶道德模范,倡导“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一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高校师生与道德模范的互动交流,组织高校师生在重要节日期间通过走访、致电、短信等形式慰问道德模范。二是成立关爱道德模范服务队,鼓励师生定期为孤、残、病、老等特殊道德模范家庭提供志愿服务。三是开展帮扶道德模范活动,号召高校师生为经济困难的道德模范或已逝道德模范的家庭进行募捐。

(三)坚持内外结合,多形式推动道德模范进校园

高校应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积极参与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等,同时主动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多形式推动道德模范进校园。

自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实施以来,中央文明办积极探索道德模范宣传形式,通过演讲、报告、座谈、对话等,组织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进高校、进社区、进企业。其中,道德模范人物进校园的两种主要形式为“高校巡讲”和“基层巡演”。2008年4月29日,“全国道德模范在京巡讲活动”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启动⑥;2010年4月15日,“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在武汉市启动;2011年度、2012年度的“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分别在北京大学(2011年10月14日)、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5月17日)启动;2012年3月9日,“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在东北大学启动。可以看出,首都高校参与的巡讲活动相对较多,而高校巡讲活动到2012年末便告一段落。2009年“两会”期间,以53位首批“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大型曲艺节目《中华好人颂》陆续播出;以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道德模范人物为原型的“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2010年儿月22日)、北京剧院(2012年4月25日)、清华大学(2014年4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7月27日)启动。

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活动形式,积极推动道德模范进校园。首先,高校可以效仿“全国道德模范高校巡讲活动”和“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艺术院系师生分别成立本校的“道德模范宣讲团”和“道德模范演出团”以宣传道德模范,扩大听取和观看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受众面。其次,高校可以召开道德模范研讨会,组织在校师生围绕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进行学术研讨,以更好地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道德模范与榜样教育”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最后,组织全国道德模范大学生代表校园行,邀请道德模范人物中的青年大学生走进各个高校,与在校大学生交流互动、分享成长话题。

(四)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扩大道德模范人物影响力及辐射效应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已成为道德模范宣传活动不可或缺的载体。为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和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中国文明网专门开设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网络主页;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组织100个文明城市开展“百城市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活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期间,网络投票超过1亿人次;在中国文明网上,“我有话对道德模范说”的“群众议”栏目累计发布网友留言1000多条。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期间,央视网推出《为美德点赞向模范学习》互动专题,网民点赞5000余万次;人民网运用原创视频记录普通中国人的爱心善举,累计传播超过1.2亿人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程度,大学生浏览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或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的次数越多,其对道德模范的了解情况越好。因此,高校应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通过多种网络宣传形式积极宣传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事迹,不断扩大道德模范人物的影响力及辐射效应。第一,参照“百城市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活动”,开展全国“百高校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活动”,组织10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在其校园网开设“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主页,进行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展播;同时开辟相应评议栏目,鼓励大学生在网上积极评议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第二,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相应的网络投票环节,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吸引大学生积极评论、点赞道德模范。第三,高校可以参与中国文明网举办的“名博连线道德模范”活动,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实现大学生与道德模范对话;可以召开道德模范网上座谈会,利用学校官方微博进行直播。

责任编辑:杨义芹

猜你喜欢
道德建设知晓率大学生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重要性探讨与研究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