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锦潮
有一件小事,可能很多国人与我一样,不相信有这样一个事实:以3000多家企业、20余万从业人员、年产400亿支圆珠笔称雄世界制笔大国的中国,若干年来一个小小的圆珠笔芯,竟然都依赖于进口。由于这种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导致劣质假冒产品泛滥。2011年,國家为了给圆珠笔安上中国“芯”,开启了重点项目攻关,如今,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圆珠笔芯才正式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
由此,我们也不难从中聆听到“芯”的音响,中国制造既要注重大项目,又不容疏漏小配件,卫星上天、航母入海、原子弹成功引爆虽是国之重器,但圆珠笔芯也不能像省略号中的小点点那样被忽视,它们同样属于国之瑰宝。3000多家企业、20余万从业人员,为什么至今就没有一家企业、没有一位从业人员把眼睛盯上这个小小的中国“芯”?是科研经费不足,还是技术力量达不到,或是根本就无人能敌?我以为这些都是托词,根子还是在没人对此上“芯”,总以为它是小玩艺,甚至错误地认为,与其自己花大本钱去投入研究制造,不如花点小钱去直接进口来得省事和“便宜”。或者说,大家都在观望与等待,企图吃现成饭,不想去烦什么神,从而导致一“芯”坐等、一“芯”依赖、一“芯”进口,岂不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为代价,让老外们在钻“芯”经营中,对我们以“芯”相逼,赚走大把外汇。
凭“芯”而论,像笔芯这类的很多小事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才导致“芯”悦诚服地接受进口。不被大事吓倒的同时,还需要有莫以事小而不为的细心,创新需要的是创“芯”。工匠精神在于以小见大、精益求精,在于紧盯和盯紧别人不注意的小玩艺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人才济济、行业众多,每一行每一业虽有很多被我们攻克了的难关,但还有有待我们攻克的难关,也有不少至今仍没有引起重视的难关。对此,我们都应该像对待圆珠笔芯那样,主动投入精力去钻研和强攻,千万不能被依赖所俘虏。民间有句说法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只有攻克了难关,大家才不会依赖进口,其它需要稀缺零部件的本国企业,才会舍远求近地将订单主动送给自己,创“芯”者才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也才能从“芯”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芯”响世界,“芯”在大国,“芯”想事成。当中国的圆珠笔芯甩掉依赖进口的帽子后,我们在高兴之余,更应该“芯”胸开阔与敞开“芯”扉地冷静思考,用“芯”无旁骛来对待与解决“芯”腹之患,各行各业都要心“芯”相印地以此为镜,主动行动起来扪“芯”自问,变“芯”照不宣为从“芯”对照,看看本行本业本地以及身边的前后左右,还有什么存在力不从“芯”的地方,无论是独自攻关还是打出组合拳,人人放在“芯”上,个个做有“芯”人,尽快尽早地把国外以核“芯”技术来赚中国昧“芯”钱的难关给攻下来,决不让一个零部件令国人揪“芯”与痛“芯”。□
责任编辑:段培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