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出“三板斧”,争戴“环保章”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马腰小学 沈 瑛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的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对未来环境的主人——少先队员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马腰小学根据本地实际,把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作为引导队员争“环保章”的“三板斧”,让环保教育有了广度、深度和效度。
队员上街宣传『低碳环保』
回收废旧电池
我校“环保章”的第一、第二条要求是:能说出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状况,提一条小建议。
马腰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队员们生活居住相对集中。据此,我们成立了以村为单位的“绿色环保小队”,并利用节假日,组织队员走入学校周围的木材加工厂厂区,实地了解本村环境状况。面对浓重的油漆、胶水味,扑面而来的木屑粉尘,响声异常刺耳的砂皮机和锯板机,队员们惊叹道:“我们生活的村庄已经被污染成这样!”于是,他们迅速展开了调查活动。在调查中,队员们了解到一些厂家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队员们在学习了相关的环保知识之后,制作并发放了宣传单,为厂家提供了一些降低污染的好方法。
“雏鹰假日小队”为队员们提供了接触自然、了解社会的平台。队员们在实践活动中,真实地体验到自然环境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激发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后续争“环保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我校“环保章”的第三、第四条要求是:参加一次分类回收活动;坚持开展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等活动,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队员去废品回收中心了解哪些废品是可回收的,如何对回收的废品进行分类等。回学校后,队员们在学校原有的垃圾箱上贴上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标签。少先队大队部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不同的垃圾,回不同的家”活动,让队员们明确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垃圾分类的方法。从此,在马腰小学的校园里,不同的垃圾有了不同的家。
学校大队部还成立了四个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校园里存在的“水、电、米、纸”的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的数据分别以日、月、年为单位进行累计计算后,在大队部的宣传橱窗内公布。队员们看到了这些数据后,深感惭愧。实践活动小组还向全体队员倡议:把“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理念带入家庭、带入社会,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家庭、节约型社会。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根据新课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利用我校作为浙江省市“绿色学校”的优势,本着让队员人人争戴“环保章”的原则,我校启动了《家乡的环境与我》校本课程教材创编工作。
《家乡的环境与我》校本课程教材把队员们对家乡环境的认识、环境科学知识和自身社会生活经验进行了有机整合,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年级段教材富于童趣,从队员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编排了《可怕的垃圾》《一节小电池》等章节,引导队员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乐于参加环保活动;中年级段教材则通过介绍粉尘污染及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等,引导队员认识到经济的发展要与美丽环境和谐共生;鉴于高年级队员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能力,校本课程教材着重引导他们探究一些环保问题,诸如:木制品加工厂的工业垃圾如何变废为宝,烟囱的烟灰、砂皮机产生的大量木屑怎样处理既经济又环保等,以激发队员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热爱。
把少先队的环保教育纳入课程后,队员们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对活动的参与、体验,既优化了知识结构,又在体验中强化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形成了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新课程下的“雏鹰争章”活动既能鲜活有趣味,又能体现教育的广泛性和可操作性。争“环保章”与雏鹰假日小队、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相结合,不但能使争章过程全员化、系统化、深入化,还可以激发队员们保护环境、热爱家乡情感,激励他们争做建设秀美家乡的“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