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老子的无为思想

2017-02-20 19:23王新建赵素珍
文学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无为老子

王新建+赵素珍

内容摘要:清净无为的思想是老子秉承道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不妄加造作,功成名就身退,立德立人的重要学说,本文重点总结归纳老子《道德经》中关于无为的论点。

关键词:道 老子 无为 思想观点

清净无为的思想是老子秉承道法自然之程序,遵循自然之规律,不妄加造作破坏宇宙运行之定数。此乃参天机,识阴阳,立德立人的重要学说。世人不解其意,妄言老子消极无为,实属谬误。本文根据《道德经》通行本[王弼本],就老子无为思想归纳总结,表抛砖引玉之意。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生之于道,复归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即无极(太初)生太极(太一),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生八卦(乾、坤、离、坎、巽、震、艮、兑),天地定位万物作焉。

1.老子论道

1.1道的运行规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1.2道的演化过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1.3道的演化模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

1.4道的秉性。“天之道,不爭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1.5道的德行。“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第二章)

1.6道的本性。清净无为,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2.老子的无为思想秉承道法自然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一十七章)

3.老子的有为观点

3.1为而败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

3.2妄为如赘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4.老子无为思想的运用

4.1立德。“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世间一切事物,不以分别心即后天之主观意识,而以自然、淳朴而率真之本性即道性看待处理。不妄加造作,不随意放言。以清净自然之道性做人做事。

4.2立身。“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第十章)是谓以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争、无私无欲、功成、名就、身退)之心而为,或曰以道法自然、清静、纯粹之心而为,故曰为而无为,不偏不倚,抱一守中,则明白四达。

4.3治国。“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不造作妄为,不以私欲而为,顺其自然,合之于道的运行规律,则天下无所不治。

4.4治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凡夫之性、私欲之心、愚昧之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太初,道之始也。其中有精、有信。为:以道性而作),无为而无不为”(秉持为而不争,生而不有,功成而不居之道性。以力之所及、量之所能爱民治国)(第四十八章)。故曰能“蔽而新成“,化腐朽为神奇,框扶苍生,着实起到“人为万物之灵”的作用。而非披着人皮干着损人利己之事,枉费天地之德、父母之恩,家国之养。道法自然,故无为天下自化,清净天下自正。只学知识不学做人,只学小术,不学大道,只增聪明,不开智慧。贪嗔痴慢之风日盛,清净纯真之心日衰。善心日薄,道性日泯,婴儿熏染成凡夫。为道反之,绝欲去利,谦卑虚己。恬淡如婴儿,精满、气足、神定。杂念越来越少,定力越来越高。抱一守中,回归本源。人能清净无为,纯是先天一炁。

4.5无败。“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九章)是以圣人以无为而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5.6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道法自然,常无为而无不为。人主若能依道而行,万物自化。何故?天下万物,同源于道,性情相感,声气相通,自然默化潜移。

背道而驰,私欲发作,以无以名状之道朴教而化之,即以道性,度化其心。实则唤醒其本性。断其欲,束其心,复归于清净,不受天遣,不取自辱。道法自然,无欲而静,天下自正。

5.7上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第三十八章)上德之人,依道而行,无私而为,不彰其德;下德之人,有私而为,为彰其德。

无为而无不为: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以正修身治国,以奇用兵平天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5.8处事。“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第六十三章)为而无为,即以无为之心做人,以无事之心做事,以无味之心品味,是谓动中静,即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诸物不入于心,诸事不扰于神。恬淡清净,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恩怨情仇,抱怨以德。与道同体与德同心,故无挂碍,试问何患之有。

心不役于事,事不扰于心,寂然不动,安止其所,物我两忘,泰然处之。故曰: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5.9妄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七十五章)民之饥寒,以其人主食税赋过多,是以饥寒。民之难治,以其人主无道妄为所致,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人主求生之厚,奢靡腐化,是以轻死。夫唯做人做事大公无私者,贤明于自私自利之徒。人主不可以本位主义,而贫天下百姓。

结语:老子认为“无为之益,不言之教,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

(作者介绍:王新建,新疆农业大学中语学院副教授;赵素珍,新疆大学语言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无为老子
漫画
漫画
中外教育思想中的“无为”智慧及其启示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智者老子
“无为”的负利率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