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相军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普遍采取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差异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習自主性的发挥和鲜明个性的塑造。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在上初中信息技术实践课时,教师通常都是在讲解完操作要点后便开始进行巡场指导,学生自主进入实践操作阶段。刚开始的几分钟,学生翻阅书本、互相交流,表现得都很积极。然而这种课堂状态维持不了多久,就出现了变化。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地反复练习直至熟悉操作为止,而有些学生则在完成任务以后,趁老师不注意进行各种小动作,如玩游戏、上网、聊天等,而且进行得很隐蔽,剩下的学生则动作缓慢,一些简单的操作都完成不了,直到下课都很难完成任务。个别学生因此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也悄悄地进行着各种“小动作”。上述情况反映了一个必然的规律: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学习中都会产生“优良差”的分层现象。因此要求教师究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举措。笔者认为,实施分层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存在的个体差异
1.家庭电脑配置不同导致的差异。通过对初一新生家庭电脑配备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有50%的学生接触过电脑并会用电脑进行文字输入和网络浏览、信息查找等,而这些学生的家庭几乎都拥有电脑,其中家里已装有宽带的占了80%。不难发现,相对于家庭中没有电脑的学生,他们已经赢在了起跑线。因此,家庭电脑的配备及宽带的普及情况是导致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分层”的主要原因。
2.自控能力不同导致的差异。网络是通向世界的窗口,包罗万象。游戏、音乐、网上聊天等一些极易分散注意力的信息资源包围着学生。有些学生本身基础就相对薄弱,自控能力又较差,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便迫不及待地偷偷进行各种“小动作”,从而错过了关键知识点的讲解,这无疑对后面的实践操作造成了“雪上加霜”的消极影响。
3.实践操作能力不同导致的差异。信息技术学科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平时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轻松,老师一点即通,甚至有时还能举一反三。然而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则相对吃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指导。
4.性格不同导致的差异。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学生,大多是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学生,他们勇于尝试,探索欲强;而有的学生面对电脑时则小心翼翼,生怕弄坏了机器,这类学生的性格基本都比较内敛。由此可见,性格的不同也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差异。
二、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1.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通过调查之后,对学生的兴趣、知识接受能力以及电脑操作能力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类:少部分是对信息技术学科兴趣不大,接受能力欠缺的学困生;大部分是学习能力较强,能较好地完成任务的中等生;还有极少数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的“小专家”。
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相邻的4~6人为一小组,每组中都要有上述三类学生,让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实践能力弱的一部分学生,发挥“小专家”的带头作用。通过这样的分组,既可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又能巩固中等生的学习知识,还能拓宽“小专家”的学习视野。
2.确定分层设计的教学任务。在分析学生层次的基础上,从知识讲解,到培养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任务,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教学任务的设计形式主要有三种:(1)基础任务:较为机械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听讲或参照课本的知识点完成;(2)进阶任务:强化巩固知识点,能做到举一反三,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3)高级任务:强调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授课开始时,教师就应明确布置所有学生都有能力完成的基础任务,同时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学困生,教师在讲解时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同时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采取小组合作制,必要时可以单独“开小灶”;对于中等生,采用任务驱动、适时点拨的策略,引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对于小专家类的电脑高手,在明确任务范围后,可以放手让他们尽情发挥,并可以在全班点评他们的一些好创意,拓展其他学生的思维。
综上可知,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的同时,面向全体,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一年多的分层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堂氛围更为积极、浓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动态分组的方法,锻炼了“小专家”的领导才能,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解决了中等生知识点串联过程中的“拦路虎”,保证了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特约编辑 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