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港才艺幼儿园 葛 俊
用绘本阅读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新港才艺幼儿园 葛 俊
绘本被公认为是幼儿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幼儿审美需要的心理特点。幼儿通过图文并茂的绘本可以达到语言、思维、想象、审美和个性的协同发展。目前,绘本已被广泛运用到幼儿教学中,而我们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发展智力、进行品德教育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工具,往往忽视了以图文为对象的审美教育。如果充分地挖掘绘本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可以让幼儿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我们应该发挥绘本阅读的审美功能,从美和情的角度出发,让幼儿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并形成高尚的情操。
㈠以文诵美 激发审美之情
绘本是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图画书,充满了童趣。其中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词汇易于幼儿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当我们把绘本所表现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感受来讲述时,绘本中体现的美感就会永远地留在幼儿的心中。如:《驴小弟变石头》讲述了一个爱的主题故事,语言生动,对话十分感人,能够唤起幼儿无法抗拒的、令人心碎的深刻情感。在阅读中幼儿会对驴小弟和他的父母感到深深地同情,都会许愿这一家子有一天会重逢。随着教师的朗读,故事情节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情感四溢,幼儿会获得情感的共鸣与迁移。当幼儿自主阅读时,他们还会模仿教师进行娓娓讲述,绘本里展现出的快乐、欣喜、悲伤、失落的情感也随之逐渐升华。
㈡以文入情 体验角色心理
绘本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能够激起幼儿层层情感的涟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根据绘本的主题,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刻的体会其中蕴涵的美,我们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切身体验人物的语言和内心世界。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中鳄鱼和牙医的台词完全一样——“我好害怕”“我好害怕”“我一定要勇敢”“我一定要勇敢”——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着微妙的心理落差与变化,不禁令人捧腹大笑;在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不断反复的叠句,使幼儿深深地感受到爱的伟大,沉浸在温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还有,绘本《老鼠娶新娘》最后朗朗上口的诗歌也成了幼儿最爱表演的情节,他们大声吟唱、自得其乐,体验着老鼠娶新娘的快乐。由此可见,以游戏活动拓展绘本,将生动有趣、易于操作的内容进行模拟表演,可以使幼儿从中体验绘本的内部情绪,享受一次次的审美乐趣。
㈢以文激趣 丰富审美创造
绘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引导幼儿去感受发现绘本中的有趣之处,幼儿就会在有趣之处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绘本故事情节进行改编、续编来加强幼儿的审美创造。如:仿照《我爸爸》《我妈妈》的构思,可以请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我爷爷”“ 我奶奶”;仿照《爷爷一定有办法》的主题,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毯子还可以做成什么;还可以续编《逃家小兔》中小兔和妈妈之间顽皮、诙谐的对话:“如果你变成什么,我就变成什么。”的句式将故事串讲下来。通过改编和续编绘本,幼儿不仅积累了语言、发展了想象,还使审美创造力拓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的空间。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绘本阅读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美感,精美的画面更是幼儿以后美学构成的主要因素。
㈠关注美术语言 建立审美感知
绘本大师松居直曾经说过:“绘本是孩子的美术馆。”翻开绘本,我们会发现画面比较唯美,版式也精致独特,不论是金黄的麦田、湛蓝的夜空,还是碧波荡漾的河水、白雪皑皑的森林,在幼儿的眼中都充满了审美的表现力。正如《指南》中所说: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我们认为在绘本中图画绝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凯迪克金奖绘本《下雪天》余音袅袅地描绘了黑人小男孩彼得在雪地里度过的美好时光——白雪、红色外衣、抽象而色彩鲜艳的背景,让幼儿真想融入到满天飞雪的世界里;还有一些绘本没有一个字,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却能紧紧抓住幼儿的心,如《疯狂星期二》绝对是一部能带给幼儿强烈视觉冲击的作品,幼儿会跟随着青蛙一起在空中飞翔,感受疯狂的星期二带来的有趣幻想,自然而然地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
㈡关注绘画风格 激发审美欲望
绘本的创作风格丰富多样,可使幼儿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和特定的审美情感。绘本的图画呈现方式除了比较常见的水粉画、水彩画、水墨画、儿童画、剪纸画、黑白连环画等,还有一些绘画风格也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油画《风铃草姑娘》《赶牛车的人》里人物动作形态、光影关系都非常完美,给人一种安宁、平静、美好的家的感觉和劳动的幸福,可以带着幼儿进入非常宁静的氛围里面;版画《魔奇魔奇树》看着像剪纸的效果,它是连画带印染结合起来做的,看到这样视觉图画的时候,幼儿就像进了美术宫殿,这样的绘本对幼儿的想象力大有裨益;铜版画《阴天有时下肉丸》无疑是又一部打开孩子想象力翅膀的杰作,看着很像钢笔画,非常细腻,当幼儿得知铜版画就是用针在铜版上画的时候,会觉得很神奇,而铜版画的肌理、味道、品质、细节的描绘,在耳濡目染中带给了幼儿审美的熏陶。
㈠在绘本内涵中感受美
看过绘本的幼儿,心中都会有一块温润的地方,因为绘本能够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的人生哲理、科学道理传达给幼儿,如《勇气》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勇气,我们也因为勇气而变得更加出色;《100万只猫》让人感受到超越死亡的生命意义;《小黑鱼》传递出“团结起来就是力量”的口号;《爱心树》中的树奉献了一切还无怨无悔的精神……陶醉在图画书世界中的幼儿,能体会作品中的崇高、优美、悲伤,更能欣赏作品中的幽默、滑稽,表现出极高的审美潜质,以至于能区分外在形式美与内在心灵美的不同,懂得内在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㈡在绘本情节中发现美
绘本阅读能够把幼儿带入美好的故事情节中,使幼儿的审美情感受到陶冶。幼儿通常都有追求美的天性,他们总想当故事中最美的公主,通过绘本他们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并且以自己的形式创造美。像绘本《奥莉薇》中的猪小妹就深受女孩子的喜爱,许多幼儿在听完这个故事后,会画出自己对美的感受,学着奥莉薇把自己画成涂妈妈的口红、穿妈妈的高跟鞋跳现代舞的样子。正是因为幼儿发现了绘本中的美,所以审美情感在不断内化,不断升华。
绘本的世界里充满了快乐和魅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让幼儿真正进入绘本所描述的情景中去,让他们在体验、感受、想象、创造中激发审美情感。透过绘本,向幼儿传达语言之美、图画之美和意境之美,使幼儿在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中与绘本作品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彭懿.幼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