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哪些突出难题

2017-02-18 14:44刘爽
人民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矛盾机制基层

刘爽

【摘要】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不稳定因素使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也让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出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特点。因此,深入探寻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紧迫。应从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和治理机制、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化解机制等途径突破治理困境。

【关键词】基层 社会治理 困境 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当前,随着我国已经逐渐步入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易发多发,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各种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这些都使得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日益呈现出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特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和任务。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矛盾纠纷不易化解。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瓦解,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不断产生,随之各种新的利益诉求不断涌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缺乏一些制度规范,也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导致一些矛盾问题久拖不决。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增多,这些矛盾和纠纷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轻易化解,这给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难题,也给社会安全稳定埋下了隐患。

安全防控压力不断加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转变,农村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压力不断增大。尤其随着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很多针对目标人群的刑事犯罪居高不下。一些从事邪教活动等不法分子把农村作为进行违法活动的重点,加之老人和儿童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有限,极易产生各种群体性问题。

提供服务能力相对不足。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权利意识的增强,需要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更加多样化、优质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社会服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受资金、人员、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很多基层社会治理机构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提供给人民群众的社会服务还存在数量不足、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亟需加以解决。

人员队伍建设难度加大。就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情况看,主要存在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年轻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能力素质不足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也损害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形象。当前,虽然通过“大学生村官”等活动,解决了一部分人才缺乏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需要出台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解决。

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创新不足,治理机制尚不健全

思维理念相对落后。当前,个别地区将大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上,而对于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缺乏足够重视,甚至盲目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多了,一切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在社会治理的实际过程中,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很多地区还存在较强的“官本位”思想,很大程度上把治理当管理,缺乏服务意识和理念,导致基层社会治理严重虚化。

治理方式创新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方式方法缺乏有效创新,运用行政干预手段过多,硬性的规定办法过多,服务机制没有完全跟上,没有做到“疏堵结合”,缺乏与人民群众交流沟通的载体和机制。同时,一些地区和部门缺乏足够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较低,制定政策和制度的时候,并没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倒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本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上,导致很多治理制度形同虚设,无法落实。

治理机制尚不健全。阻碍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另一原因在于,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治理问题提出了明确意见,给新时期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遵循。但是,在个别基层社会治理的区域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突出问题责任主体不清,职责权限划分模糊,很容易造成个别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化解。

突破基层社会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一要突出以人为本理念。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决不能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要杜绝官本位思想,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思想观念。二要突出系统治理理念。在突出党委领导作用的同时,大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确保基层社会治理能够凝聚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三是突出依法治理理念。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要强化依法治理理念,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办事,树立法治思维,创新法治方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和治理机制。一是以党组织为引领。要切实把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到党建计划之中,努力健全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要以自治组织为重点。基层社会治理要突出自治特点,要让村委会、社区等自治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领人民群众主动进行自我管理、监督、教育和服务,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开放性。三要以服务能力为保障。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社会化方式,引导市场力量参与提供社会服务,努力发展社会化的服务组织和力量,努力培育多种社会服务平台,大力创新各种社会服务载体,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化解机制。一要注重预防。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应急处置和日常管理并重,最大限度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和法规过程中,要避免制度设置上存在死角,引发新的矛盾。二要科学化解。对于一些偶发性问题,要及时化解,特事特办。而对于一些周期性问题,要制定制度和办法,通过制度来化解。对于一些长期性矛盾,要突出制度的延续性,通过持续工作,解决矛盾。三是严格追责。对于基层社会治理,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要突出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机制,并细化责任追究机制,倒逼矛盾化解,推动基层社会矛盾的科学、高效解决。

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机制。一要创新服务模式。要革新传统服务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推行网格化服务模式,努力在服务模式中体现人性化、高效化和规范化特点,不断推动社会服务进基层、基层事务进网格、工作责任进网格。二要突出高效服务。在完善传统服务方式的同时,要进一步吸收借鉴网络信息技术,努力构建社会服务网站、微信群、QQ群等,突出社会服务的科技化和高效化特点,并努力构建10分钟服务圈等高效服务网络。三是突出服务反馈。要设立完善的服务反馈机制,及时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時掌握群众的服务需求,完善服务方式和载体,推动社会服务再上新水平。

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和活力。突破基层社会治理困境,必须要注重发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一要激发主体意识。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形式,逐渐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二要拓宽参与渠道。要通过村务公开和集体表决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表决权。三要科学确定公共事务。在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要注重从群众利益出发,将一些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事务纳入到基层治理的内容和计划中,使人民群众能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真正得到实惠,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参考文献】

①徐衣显:《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矛盾机制基层
基层巡览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