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梅
为教师架起一座桥梁
——教研员在课改中的工作侧重点
■付雪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呼唤一线教师职业角色转型的同时,也要求教学研究人员职业角色的创新,教研员必须成为课程改革中的生力军,在学科教学理论与问题的研究、学科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分析、教师专业成长的服务与指导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发挥指导服务功能和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与服务。
教研员的工作重心是研究。教研员首先应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对本学科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材教法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不足等有着准确清晰的了解和把握,理念应先于教师,高于教师,并始终站在本学科课程领域和教改的前沿,站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为教师架起课改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应定期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新教材,系统分析该教材的编辑思想,弄清该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和设计理念、意图和着力点,使教师对教材的特点和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具有明确的认识,确定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如何设定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如何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和途径,并定期组织教师研读课标,研究教材教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研员必须立足基层学校,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到教师中间,参与教师的课前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了解教师运用课标、使用教材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指导。要多深入课堂,潜心研究。课堂上,应考查教师是否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理念、教材、课程设置转化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使教改落到实处。是否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否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实施的主动决策者;是否由重学习结果向重学习过程与方法转化等。另外教研员应把建设一支过硬的学科骨干梯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实施指导策略,分层次做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薄弱教师培养,对新教师、老教师及骨干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要相信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教师,通过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
在课改中,教研员必须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与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合作,以服务为宗旨,营造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彻底摈弃教研员的学科权威、言论权威的思想,要不断学习,向课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教师学习。同时,教研员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应及时向教师传播最新教改信息,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校际之间以及市级以上规模的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开展诸如互听互评、专业委员会年会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的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优秀课改经验的契机,以此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研员还必须结合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教研工作新机制和教研工作新方式,如运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网络教研、组建学科教师微信群等手段,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与交流,及时向教师推荐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或组织发起主题论坛、教研沙龙等活动,使教研活动不受时空限制,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与时俱进,重建教研文化,增强教研实效。
教研员首先是研究者。面对新课程,教研员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应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深入研究,并注意收集和积累素材,分析新教材的使用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应根据学科教学在课改实验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专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教师们在实施新教材中的困惑和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确定研究课题。教研员还应注重研究命题和考试评价,通过对学校教学现状的分析、总结和评估等研究活动,深度参与学校和学科教学评价,形成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为教改的实施提供经验,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黑龙江绥芬河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