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堂
颤栗与独白(组诗)
南书堂
山水自有宿命、风骨
但若遇到视它们为知己者
它们也乐意丘变虎,石头变狮子,水
变成一地锦绣;乐意来到
那人的园林,于楼台亭榭间闲庭信步
“命运里总有太多的雨水”——
那人是功成名就的人,那人是
腰缠万贯的人,可到头来
庇佑和安慰他的却是草木之心
就像这园林,需要时间的
反复加恩。“长久之物,都深藏着
不可言说的艺术性”
那人喜欢摸摸狮头,抚抚虎身
喜欢从翘檐的曲线里寻找某种
莫名的激动,一些年代、年代里的故事
就跟着激动起来,而小桥流水
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
贺兰山赤身裸体,仿佛我想象中
彪悍的匈奴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那随手一指的岩画都有一张生动的脸
在沉默宁静之地
我和历史的心跳,总是共用同一节律
国仇家恨一风吹了
乱石间,走动着温和的岩羊
远处的平原上,走动着
黄河与银川
⋆冯骥才先生在宁夏贺兰山岩画遗址公园的题字。
望穿秋水,望穿层层雾霭,依稀现出
客栈,酒楼,和青石铺就的弯弯的巷子
似有柔柔的歌子移过来,缚住
沾满风尘的马蹄。马背上的
家国之事,再是火急火燎,也得喘喘气儿
享用一下距庙堂之远,日月的安抚
小二呈上的酒,醉了武松
也醉了武松要打的老虎
烛影摇红,摇落刀剑上闪闪的光——
多像一个生性古怪、易变的人,玩着的游戏啊
他喜,便是土木之兴
他怒,便是杀伐之声。他玩腻了
双手一推,客栈便倒,雾便散尽
驿站,和它的熙攘、风流
便陷入自身的荒芜中
望穿秋水,水自东流
倒是鸭子们怀古、恋旧,把废墟刨了一遍
又刨了一遍,终是读之不懂,头
就伸得好长好高,像一个个疑问号
而千年的乌龟,一直在研墨,却无从下笔
干脆紧盖了砚盒,在水里游来游去
一对老鸳鸯戏楼,已分不清
谁是夫,谁是妻,就像人活过百岁
已无所谓性别之分,就像这地方
已看不出原是水旱码头
爱也爱过了,南戏北戏
同时上演着才子佳人的故事
台下,观众像在反复出席婚宴
曲终人散后,两个戏楼
就用絮语和依偎,填补爱的空白
恨也恨过了,戏里戏外的杀打
断送了无数好姻缘
也断送了许多朝代的命运
“太残忍了”——呜呜的风声里有戏楼的
怒吼——有时像恨自己,有时像
恨对方,有时像替谁愤恨
爱恨之间,便是一生
现在,它们仍像一对老夫妻
搀扶着、安慰着,端坐在时间的遗忘里
南书堂诗观
物与事的情感化过程,情感的精准把握和形象表达过程,是诗歌构建的基本过程。这其间,得用青蛙那样藏得很低的复眼去看很高的天象,得像孔子当年登临泰山而一览众山之小,得凭已有的经验和瞬间的触角剥开网状生活果腹下的秘密与神性,来获取诗歌的力量和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