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伟 (铜仁学院国学院)
创建科研型党支部: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增强的重要路径*
■李锦伟 (铜仁学院国学院)
科研型党支部是高校教工党支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追求的是党支部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科研团队为依托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推动高校教工党建工作的发展。创建科研型党支部,是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增强的重要路径。它既可促进高校教工党支部本身的良性发展,也可助推学校事业的全面进步。
科研型党支部;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
作为高校党组织的基础和基层支部主体的高校教工党支部,不仅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更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故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增强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当然,对于如何增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力这一问题,诸多学者进行过相关研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各高校也作出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产生的一些实践经验也值得推广。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创建科研型党支部作为出发点来提升支部战斗力的探讨和实践均还较少。因此,为了探索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增强的另一路径,笔者试图对高校教工科研型党支部的创建进行专门探讨,以此说明创建科研型党支部当为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增强的重要路径,并希图以此助推高校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高校教工科研型党支部是高校党支部的一种特殊类型[2],它注重的是支部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科研团队为力量、科学研究为手段、科研成果及其社会效益为目标,增强支部战斗力,推动高校教工党建工作的发展。现阶段,创建科研型党支部,不管是从教工党员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教工所属的党支部建设来讲,甚至从高校事业的发展来说,均是非常有必要。
高校教师党员组织归属感是教师党员对党组织的一种信任和依赖,是教师党员对党组织的一种情感寄托。有没有这种组织归属感,关系着高校教师党员对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事业的热心与奉献程度。因此,组织归属感对于高校教师党员个人来说相当重要。然而,当前许多高校教师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明显不强。据调查,相当多的高校教师党员反映他们所在的党组织活动是机械式的,认为党组织一般仅是做些如传达上级会议精神、组织理论学习、召开组织会议等单调的常规性工作,而很少涉及到如关注党员个人生活、倾心党员个人思想动态、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等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教师党员在党建工作中也就往往是被动的,更缺乏激情,对党组织难以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为此,如果我们利用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这一共性,把教工党支部创建为科研型的党支部,团结教师党员并围绕一定的科研任务来开展相关的党建工作,无疑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党员对党组织产生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创建科研型党支部是基于高校教师党员组织归属感需要的。
教工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由于高校的主要任务为教学和科研,党建工作往往重视不够,甚至显得较为滞后,党支部建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支部成员在学习上存在做样子、过过场现象;支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为多,缺乏生动性、知识性;少数成员创新意识不够,先锋模范作用不是很明显;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教工党支部本身的发展,也由此影响到学校事业的发展。为了增强党支部战斗力,促进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发展,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其中创建科研型党支部无疑也是众多途径中的重要一条。因为通过科研型党支部的创建,以科研团队为依托,可以在多方面弥补党支部存在的一些缺陷,调动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凝聚力,努力创新,丰富组织生活,提升支部战斗力。可见,从高校教工党支部自身发展需要来看,也是有需要创建科研型党支部的。
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地位非常特殊,不仅是高校党委非常重视的一个领域,也是高校党建工作及学校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对于如何搞好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建设事关重大,它关系着全校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所以,要促进高校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好基层的教工党支部建设,提升教工党支部战斗力。而科学研究又是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科研团队的建设成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如果教工党支部以科研团队为依托,创建成科研型党支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本支部的建设,更能够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故为了促进教工党支部自身建设及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将科研团队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科研型党支部,以科研团队建设助推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并进一步促进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因此,不管是基于高校教师党员个人组织归属感的需要,还是基于促进教工党支部自身建设的需要,亦或是为了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出发,均是很有必要将高校教工党支部创建为科研型党支部的。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要将高校教工党支部创建为科研型的支部,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的科研带头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存在的一个事实是,当前许多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的科研能力并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教工党支部的科研型发展。所以,要强化高校教工党支部班子的科研型转化,首先还是要加强党支部书记的建设,使其成为科研型的党支部书记。关于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的科研型转向,学界已有一些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也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有人就主张要让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来担任支部书记[3],有人甚至提出最好选择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来担任支部书记[4]。的确如此,只有党支部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的科研能力较强,实现了向科研型的转化,才能更好地带领全体支部党员向着科研型发展,也才能真正促进科研型党支部的建设。
科研团队的打造对于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相应的,科研团队的打造对于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尤其是对于科研型党支部的建设也是至为重要。然而,当前许多高校教工党支部的现状是科研人员各自为战,形不成科研合力,影响到科研型党支部的整体建设。因此,我们在创建科研型党支部过程中,必须凝聚力量,努力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和谐协作的科研队伍出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支部的实际,按照成员专业相近原则,同时又照顾其年龄、职称差异等因素,在同一个支部内合理搭建若干个科研团队,如热心于专业学术发展的就以专业学术研究为主,形成专业学术研究团队,钟爱于专业教学的可以教学研究为主,形成专业教学研究团队,专注于思想建设和行政工作的可以以党建研究为主,形成党建研究团队。各个团队在科学研究领域只是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平时科研工作中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依托。这样,整个支部就既有从事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团队,也有专门从事党建方面研究的团队,共同推动支部的科研型发展。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高校的基层单位,其教工党支部当然也算是一个培养本支部教工党员人才的基地。作为科研型党支部而言,它既要依靠一定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同时又要培养新的科研型人才。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科研型党支部在科研上的永续发展。至于培养高校教工党支部科研人才的以通过给政策、给条件等方式,让其继续努力,在科研上更上一层楼,获得更高的荣誉和人才称号,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带头人或研究专家;而对那些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的青年教师党员,可以采用“青蓝工程”,即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支部内每一个科研团队里,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每个教师党员负责指导1~2名科研能力待提升的年轻教师党员的科研工作,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学术思维、学术态度等各方面均加以悉心指导和督促,促其早日达到科研能力的提高,并尽可能地培养出一些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出来,以科研人才的培养提升支部的战斗力。
要创建高校教工科研型党支部,必须明确该支部和支部成员的科研目标,支部成员如若没有一定的科研目标追求,那是很容易丧失科研动力的。本来高校教师一般均有一定的科研目标和任务,高校党支部即便不是科研型党支部也应当在很大程度上要服务于科研这一目标。当然,由于各支部的实际情况不同,支部成员的科研目标也应该有所区别。所以,各个教工科研型党支部可以根据本支部的实际,提出符合本支部发展的不同科研目标,明确各位党员的科研任务,将学术科研、教学研究和党建科研结合起来,每位支部党员都以一定的科研量化任务来约束,如规定每人每年必须申报的各类不同级别课题和发表专业或党建论文的篇数,均作出一定数量上的规定,并和年终业绩结合起来考评,以此为目标激发教工党员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党支部的科研型发展。
高校教工党支部科研活动的直接目的就在于看能够见到多少科研成果,取得哪些社会效益。科研型党支部的创建最终还是要以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科研成果来衡量。在“青蓝工程”的传、帮、带下,通过教工支部全体党员的科研努力,争取支部内每个党员教师都能出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并尽可能地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服务社会,推广实践,产生效应。如能这样,党支部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才起到应有的社会作用,才能对得起“科研型”这三个字,也才能更大地发挥科研在党支部建设中的模范作用。
总之,创建高校教工科研型党支部是当前高校党建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是高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增强的重要路径。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可以加强支部工作的科研型转向,将教工党支部真正建设为科研型的党支部,既可促进党支部本身的良性发展,也可助推学校事业的全面进步。
[1]刘靖.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的建设[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47.
[2]“21世纪初高等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课题组.21世纪初高校党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26-144.
[3]王高合,等.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新路径[J].江苏高教,2013(5):137.
[4]陈雄辉,等.新时期高校科研型党支部建设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28.
G645
A
1008-2549(2017)09-0056-02
铜仁学院2016年度党建研究课题“以科研团队为依托增强我校教工党支部战斗力的实现路径研究”(编号:DJ201604)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