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霄
(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 721001)
鱼是古老的脊椎动物,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给鱼注入了多彩丰富的文化内涵。古诗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传说以绢帛写书信装在鱼腹中进行传递。鱼被视为民间吉祥物,是因为鱼与“余”是同音,从而产生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许多地方有大年初一吃鱼的习俗,谓之“年年有余”“年年大吉”“连年有余”。鱼也出现在许多美术作品中,如“双鱼富贵”图是以两条鲤鱼与牡丹组合,寓意勃勃生机;“鱼跃龙门”图以鲤鱼、龙门和浪花相组合,传说每年春季,有许多大鲤鱼游至龙门山下,跳跃过龙门而化为龙,不能跳过仍为鱼,以此比喻科举制的考中者。现在寓意只要不懈拼搏,一定能获得成功。由于鱼产卵较多,人们就借鱼祈求多子多福或谋求人鼎势盛。于是,也就产生了用莲蓬、荷花、童子与鲤鱼组合成如“鲤鱼戏莲”“童子抱鱼”“鲤鱼撒子”等图案,多用在婚礼和生子的喜庆场合。有人把事业顺心顺意比喻为“如鱼得水”。还有把数尾金鱼与池塘、水草相组合,谓之“金玉满堂”,这是以“金鱼”谐“金玉”,形容家庭的富有和才学的威望。
青蛙和蟾蜍属于两栖动物的无尾目,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
在中国文化中,青蛙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古代南方人常用青蛙来祈雨。考古中发现有很多青蛙纹饰,如唐三彩中用青蛙作为马身上的配饰,寓意这匹马像青蛙一样,具有粗壮的大腿和强劲的弹跳力。
蟾蜍对于古人来说是神圣和具有灵性的动物。传说八仙吕洞宾的入门弟子刘海,收伏了一只会变钱的三只脚的蟾蜍,由于他喜好布施,于是这只金蟾帮他变出钱来布施贫民。汉代月亮画像中伏着一只蟾蜍,认为月宫中有嫦娥、桂树、吴刚、玉兔、蟾蜍,由此将蟾蜍和嫦娥联系上了。蟾蜍也是民间传说中的“五毒”动物(青蛇、蜘蛛、蝎子、壁虎和蟾蜍)之一。端午节时有在小孩肚兜上绣“五毒”图案的习俗,寓以毒攻毒、趋利避害,向往生活一帆风顺,也以此寄托孩子健康成长。
龟和鳖属于爬行动物中的龟鳖目,是爬行动物中最特化的类群。
龟在远古时代是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内涵的动物,被看作长寿和祥瑞之物。龟长寿的奥妙在于其伸颈可以吞气延生,缩颈可以忍让避险,它在龟壳里少动少食,肺可贮存大量的空气,呼吸缓慢,体能消耗极少。在周代,龟与龙、凤、麟三者并称“四灵”,龙、凤、麟是理想动物,而龟是实有动物。汉代以前,龟卜是一种文化现象。占卜时要把卜事记录于龟甲,甲骨文就是大多刻在龟甲上的文字。汉代以后,龟作为祥瑞之物,依然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在汉代画像石中的“玄武”是龟和蛇结合体,“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谓之“镇北方,主风雨”之神,颇受民间的信仰。古人认为龟的背甲是圆形,像天;腹甲是方形,像地;龟的脚象征着支撑天的四根柱子。将龟比喻成一个小宇宙,是缩小了的天地。龟是硬壳,壳面有裂状纹,头圆,有硬喙,无齿,性温和。鳖又叫王八、甲鱼,是软壳,壳面光滑呈深绿色,无花纹,头尖,有齿,性凶猛。
蛇是布满鳞片,无足的肉食性爬行动物,十二生肖中有“蛇”这一属相。
蛇在不同的文化类型中有着神秘的魅影,几乎在世界各个民族的宗教、神话、传说、建筑、绘画中都有蛇元素。例如,中国的《山海经》中描述了好多以蛇为图腾的部落,传说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面蛇身。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了一个和蛇极其相似的代表皇权的龙,龙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神异动物。而在当代,龙文化是蛇图腾的延续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西方的《圣经》中描述蛇引诱夏娃吃下禁果,使得亚当和夏娃脱离了蒙昧,因此蛇被认为是一种聪明智慧的动物,是开启人类灵性的智者。同时,蛇在西方传统中也被定义为邪恶的代表,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蛇形象是美杜莎,她身子是蛇形,脖子上布满鳞甲,头发是一条条蠕动的毒蛇,长着獠牙,看到她的人都会变成石头。另外,在西方,蛇盘绕的权杖是医学及医学界的标志,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徽就是一条蛇盘绕的权杖。在欧洲建筑物上,有蛇缠绕在高脚杯上,表明是药店的标志。这源于希腊神话中“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他拥有一根由蛇缠绕的手杖。这和中国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开药铺行医就诊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