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重法
——以“新航路的开辟”教学为例

2017-02-18 00:19:47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航海家世界地图哥伦布

刘 艳

读图重法
——以“新航路的开辟”教学为例

刘 艳

以“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教学片断为例,以历史地图为主要载体,通过典型材料,细化教学过程。在教师循序渐进的示范和引导过程中,学生体悟历史地图的证史路径,感受历史地图折射的时代精神,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新航路 历史地图 地理观念 史学思想方法

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特定历史环境及条件下进行考察,形成历史思维习惯、品质,领悟其所反映的时代观念和证史方法,具有独到的价值。

因“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内容特殊,教师教学必须使用历史地图。只是绝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现代世界地图,这既不利于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也相应地失去了运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图,培养学生史学意识、掌握史学思想方法的好时机。

笔者在备课过程中通过文献阅读,找到了一组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虽然这组地图在今天看来错误不少,但却真实地反映出地理大发现前后欧洲人的地理观、世界观。借助航海家探险和这些“世界地图”不断变化发展、演进之间的联动,可以生动地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过程,折射出不同时代人们地理观念的变化、发展,乃至进步。这组地图不仅表层信息丰富,而且蕴含着许多可挖掘的证史信息,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关于地图证史的史学思想方法。

当然,学生通过历史地图习得史学思想方法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由教师示范,学生理解、模仿、迁移的过程。其间,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设计有效问题,耐心细致地引导,才能让学生感受并真正习得历史地图的证史方法。

一、案例描述

教师出示“托勒密地图”。

师:请观察这张地图,它实际上只包含了我们今日所知的哪几块大陆?

学生观察回答。若出现困难,可由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如先点明其中的一个洲,再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推演等,务求在此环节明确“托勒密地图”所体现的空间概念,为下面学习打好基础。

师:由于地理知识的局限,当年欧洲与东方联系的主要通道就是走陆路。但是就在哥伦布出生的第二年,君士坦丁堡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占据了。陆路不通,进而……

生1:开辟海路。

师:具体路线是什么?葡萄牙人早年对非洲沿岸的探索有何目的?

生2:绕过非洲,向东航行到达东方。

在上一环节读图基础上,学生置身特定历史环境下,展开简单的空间想象与推演。

师:当哥伦布在葡萄牙大量阅读地理学著作时,冒出了另外一个大胆的想法。

教师出示材料并提问。

材料:印度(泛指亚洲)临近西班牙。

从西方到印度(泛指亚洲)的末端,少许几天即可航行通过。

——李隆庆《哥伦布全传》

师:为什么哥伦布说亚洲与欧洲临近?他准备怎样到达东方?这段航行距离如何?

生3:因为哥伦布的地理认知存在缺陷,所以认为亚洲与欧洲临近。不过他认同地圆说,相信向西航行可很快到达东方,而且航程不会太远。

师:其实哥伦布估计的亚洲和欧洲的距离只是实际情况的四分之一。他不知道向西航行,欧洲和亚洲之间还夹着一片美洲大陆。这个地理常识,当年却是无人知晓的秘密。哥伦布在时代的局限下做出了错误判断,以致终其一生都误认为自己到达了东方。

教师演示课件,“托勒密地图”渐变成简单直观的轮廓图,学生观察。

师: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派遣,从西班牙扬帆出海,直向正西驶去。这一次冒险,无地图可以依据,无陆地可以依靠,眼前所见,只有永远没有尽头的海水。在海上漂流了两个多月,在1492年10月12日拂晓,水手们即将绝望之际,终于出现了一片陆地。哥伦布激动万分,他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东方”。

教师以本课核心历史人物哥伦布事迹为例,运用新航路开辟前流行于欧洲的不完整世界地图,准确示范航线特征描述的方法,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历史情境,进而凸显哥伦布“在未知中起航”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和巨大勇气。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寻求财富”这一哥伦布探险的根本目的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师:在1493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又三次横渡大西洋,却始终没有到达“黄金遍地”的东方。今天我们知道,他实际到达的是哪里?

生(齐声):美洲。

教师出示1507年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师:后来,欧洲人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1507年向西方位的地图上,欧、亚大陆之间出现了一块崭新的陆地。

师生互动得出地理轮廓示意图的变化结果,再用当时的世界地图加以印证。

师:与哥伦布同一时期,在相同历史条件推动下先后踏上远洋航程的还有三位航海家。他们航行的路线又是怎样?请大家来交流一下预习的成果。

教师随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生4: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政府支持下,沿非洲大陆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好望角。

师:在迪亚士航行之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有所进步?如果表现在地图绘制成果上,你认为世界哪一部分可以被补充完整了?

生4:南部非洲大陆及其最南端的好望角。

学生模仿,用较规范的语言描述航海家路线,通过空间想象,推测地理轮廓示意图发生的变化。教师课件呈现学生的地理空间推演结果,出示1488年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师:事实确如同学所言,在迪亚士回航后第二年,也就是1488年,制图师就将迪亚士的航行成果添加在地图上,绘制出了好望角。

以地图印证学生的推测,形象展现地理观念变化与航海实践的联动,感受航海家的个人航海行为对社会观念进步的推动作用。

生5:1498年,达·伽马在葡萄牙支持下,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向东航行进入印度洋,抵达印度。

师: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了前往东方的直接商路。那么,在他的探险基础上,世界地图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5:这次航行加深了人们对非洲和印度的了解,所以地图上对非洲和印度的描绘会更准确一些。

教师呈现1483年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师:1512年的地图上,非洲和印度确实如我们推测的那样,有了较为准确的描绘。但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中国等地方,它们的轮廓还是极为不准确的,这说明什么?

生6:当时欧洲对中国依然不了解。

在模仿比较顺利的基础上,学生适当迁移,领悟历史地图所反映的时代观念,进而初步认识历史地图的证史价值。

生7:1519—1522年,麦哲伦在西班牙政府支持下,船队向西航行,经大西洋、太平洋再到印度洋,最终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师: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向人们证明了什么?

生(齐声):地球是圆的。

教师呈现1544年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师:在1544年的地图上,航海家的航线和地球的形状都被制图师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世界地图日益完整,人们的地理认知也日益清晰。以哥伦布为代表的航海家功不可没。新航路开辟的伟大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这几位航海家的个人冒险,而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开端。在哥伦布等之后的200年间,又有一大批探险家前赴后继,在未知的远方,带回一个个地理上的发现。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到17世纪,世界地图终于呈现出了较为完整、准确的面貌。

教师出示1690年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师:因此,逐渐完整的不仅仅是这张地图,更是地图背后人们的什么?

生(齐声):地理观念。

师:正是在航海家们前赴后继不断探索的征途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拓展,因此,从地理认识层面出发,由新航路开启的这一时代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

二、案例分析

案例所用六张历史地图,是在大量历史地图中精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航海家的探险行为相呼应,能有效体现出个人与时代的联动关系,具有证史价值。

从学生学习能力来看,虽然有了典型的历史地图,但要学生直接在这些地图上进行证史还是困难的。为此,教师自制了一个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相符的地理轮廓示意图,以体现材料的典型效果,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历史地理,降低了学生认知和证史的难度。在轮廓日渐完整的地理示意图与古代世界地图互相印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基于史实而证实,有助于他们体会“发现世界”的惊喜。

案例中,教师细化了教学方法。第一张“托勒密地图”是历史情境创设法,初步建构以地图为重心的空间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想象。然后教师用示范的方法,通过地理轮廓图与1507年地图比较,引导学生理解从航海史实成果到地图绘制应用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明确航海路线、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再先后出示三张历史地图,以史料和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证史,形象展现航海实践和地理观念变化的联动,感受航海家的个人航海行为对社会观念进步的推动作用。最后一张地图呈现时,师生互动得出“逐渐完整的地图背后是人们地理认识的进步”,点出了历史地图在“地理观念和认识”上的证史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证史方法实践迁移的作用。

事实上,方法迁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目标整体意识。一节课在一个环节上的方法目标不能多,要突出目标重点方面,以点带面。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做了取舍,强化了史学思想方法的循序渐进,最后实现了方法迁移,学生得到了实际收获。

刘 艳 上海市博文学校 201712

猜你喜欢
航海家世界地图哥伦布
林肯航海家
车主之友(2023年2期)2023-05-22 02:52:26
林肯航海家Nautilus加州海岸限量版
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1:34:38
哥伦布与明朝灭亡
全新林肯航海家扬帆起航
车迷(2018年12期)2018-07-26 00:42:24
世界地图隐瞒了什么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一个人,一艘船,一本书——访航海家翟墨
中学生(2016年22期)2016-03-01 03:45:23
和哥伦布一起去航海
小学时代(2016年31期)2016-02-24 08:00:01
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与新大陆
中华少年(2009年9期)2009-09-14 03: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