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进,主动自觉

2017-02-18 03:31:21孙玉石
初中生写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威虎山杨子荣夏洛

◎孙玉石

知难而进,主动自觉

◎孙玉石

杨子荣蹲在炕角上窗台边,一声不响,眨巴着眼皮,叼着一支小烟袋,偶尔发出微笑,评论着大家的意见;有时又在深思,默默地做自己的文章。

…………

他从炕里边蹭到剑波身旁,悄悄地附在剑波耳朵上,耳语了约有一分钟,大家眼巴巴地盯着他,但听不出他说了些什么,只看到剑波连连地点着头。最后,听到杨子荣结束的两句:“这样做时间要长些,并且是相当冒险的。”

少剑波神情上一阵兴奋,“好!”

…………

少剑波略一点头,“是的,它可能是有效。但是……”他眉头一皱,显出一种担心的神情,“搞不好,可能伤了自己,又引出更大的困难和麻烦。就像‘绵码耶及斯’是治绦虫的特效药,但一旦打不下来,会使绦虫受到一次很大的锻炼,再治它反而更加困难,并且你……”

——曲波《林海雪原》

杨子荣假扮土匪胡彪进入匪巢威虎山,在除夕夜座山雕“百鸡宴”上与剿匪小分队里应外合,一举拨下威虎山这枚毒钉子。在杨子荣做“卧底”的这段时间内,他经历了被怀疑、被试探、被认出却又机智地转危为安,最后安全地把情报送出,完成任务。这么复杂的一个任务链条,哪一环出了纰漏,不但危及他个人生命,剿匪的整个计划都会受到破坏。

整个任务期间,他的神经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他的大脑里,有两套系统在平行工作着,一套指挥着“胡彪”,跟威虎山群匪周旋;一套随时判断着“杨子荣”与“小分队”的任务进程,为完成任务找机会,创造条件。人们赞叹他的机智,佩服他胆大心细,但其实,最具有考验性质的,是在任务设计准备阶段。

“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出发前的唱词。通常,人知难而进时,将面临哪些困难,人知道得很清楚。知道难却还要去做,一定是为着些什么——就是行动的目标。从故事中我们看到,杨子荣是这个计划的策划者,他的行动目标是“小分队必须拿下威虎山”,他个人的目标是要“成功地成为‘胡彪’,迷惑众匪,了解内情,送出消息,里应外合”。事前他反复琢磨了自己完成任务的优势,为假扮胡彪做了充分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主动出击。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明确目标—了解困难—周密准备—主动发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的“知难而进”特点,属于人的意志品质的“自觉性”。

与困难抗衡的过程,是呈现人的意志品质的过程。自觉性是意志的品质之一。从人的天性来说,顺从欲望,寻求快乐,趋利避害,是本能。与本能对着干,给自己“找不痛快”,这需要强大的自觉。这种自觉,是建立在对行动目的的清醒认识下,对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进行权衡后的决定。这个决定的发出,是为行动后的良好成果,自己主动选择面对困难的。

在文学作品中,要给读者呈现这样的可信品质,就要在“必须如此”“非此不可”“反复衡量”“困难重重”“自觉自愿”几个方面大做文章。

《平凡的世界》里面,孙少安一次次艰难的抉择,为了“大家”放弃“小我”,不断地选择担当与承受着痛苦,他是自觉的。《夏洛的网》里面,夏洛虽身为毫不起眼的蜘蛛,却坚定地告诉小猪威伯“我来救你”,它通过帮助威伯,找到自己的意义与价值,它是自愿的。人鱼公主之所以让人心痛不已,在于她义无反顾地行走在一条无望的爱的路上,双脚和内心时刻痛如刀割,却无怨无悔。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中那高洁的人,经历了“女媭詈原、陈辞于舜,上款帝阍、历访神妃,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西天”,称得上是上天入地求之遍。求什么呢?为楚国,为民生,为自己,求真理,求正义,求未来。那是作品呈现出的人物形象,也是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写照。

温家宝总理曾援引屈原的话答记者问:“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

猜你喜欢
威虎山杨子荣夏洛
超人的智慧
威虎山:穿林海跨雪原
杨子荣的“土匪装”
红领巾心向党游学之旅
夏洛的网
十几岁(2020年19期)2020-03-20 09:01:40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14
朝中措·读《夏洛的网》有感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16
杨子荣:从炊事员到剿匪英雄
山海经(2016年3期)2016-05-17 09:06:03
读《夏洛的网》有感
小主人报(2015年19期)2015-02-28 20:44:54
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