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始于审题

2017-02-18 03:31:21辽宁姜雪杰
初中生写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文题

◎辽宁 姜雪杰

成功始于审题

◎辽宁 姜雪杰

审题是考场写作的第一步。如果拿到一道作文题,不认真进行审读,全面把握作文要求,而是走马观花,凭空想象,那么你写出的文章就有可能不符合题目要求,甚至离题万里,最终只能被判低分。因此,掌握审题技巧,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步:分辨题目类型。从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看,题目类型主要有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四种。

从这几年的阅卷情况看,出错现象主要集中在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上,既有考生把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当成了全命题作文题目写,也有考生把带有材料引导语的全命题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写。

比如2016年湖南衡阳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自由”的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请以“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文题,由于先给了一则材料,如果不细看,极有可能把全命题作文看成是以“渴望”为关键词的话题作文,甚至误认为是材料作文。

第二步:理解题目含义。这是审题环节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你只有真正理解了题目意思,才能准确找到立意、构思的入口,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

先来看全命题作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明了型,题面简洁,一眼就能看懂。像2016年山东济南卷的“共度好时光”、湖南邵阳卷的“成长的记忆”,都是直接给出题目,题面一目了然,没有什么审题障碍。审读这类题目时,首先看关键词,再看修饰语、限制语。比如“共度好时光”,先要理解“时光”的意思,即时间、光阴、日子;然后再加上前面的“共度”和“好”,这样题目的含义就是“(与人或物)共同度过美好光阴(日子)”。

二是含蓄型。题面虽然简单,但含蓄多义。比如2016年贵州安顺卷的“成长路上的阳光”、贵州遵义卷的“一棵树”,都属于此类题目。解题时不能只看题面,而应深挖一层,抓住文题中关键词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化虚为实,把文题隐含的意思具体化。比如“成长路上的阳光”,这里的“阳光”就可理解为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等。“一棵树”中的“树”,既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树,也可以用来象征一个具体的人物。

另外,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设计的全命题作文,会在前面加上一段引导语或背景材料,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

再来看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题目不完整,有的空缺在文题前部分,有的空缺在中间,有的空缺在文题后部分,有的两头空缺。审读半命题作文,首先要了解题面已给内容的意思,有关键词的找出关键词,存在逻辑关系的找出是什么关系。

我们来看2016年山东青岛卷的半命题作文“有_____相伴滋味长”,这是一个短语,“滋味长”就是很有滋味、回味无穷的意思;“相伴”就是陪伴、在一起。“有_____相伴”是“滋味长”的原因,也就是说,文题中所补入的内容必须要能够让人产生“滋味长”。

接着,要根据自身生活积累,尝试把空缺的文题补全,让原来的半命题变成全命题后,再回过头来对题目进行整体上的理解。比如把上述题目补成“有书香相伴滋味长”,这时候,你就要结合“书香”的含义重新分析题目意思。

关于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主要有四种方法:一是“拿来法”,直接从背景材料、引导语中挑选合适的关键词补入文题中;二是提炼法,从背景材料、引导语中提炼出关键词,补入题中;三是“素材法”,即根据半命题作文题目所传出的主要信息,搜寻自己所积累的素材,从合适的素材中提取关键词补进题目;四是立意法,如果根据题目信息可以先行立意,那就可用与主旨相关的词语去补写题目。具体如何补写,同学们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接着看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所给的话题,多是一个词语或词组,比如2016年四川南充卷的“距离”、湖北十堰卷的“追赶”、四川广安卷的“错过”、山东聊城卷的“读懂”、浙江温州卷的“邻里关系”等。

审读话题作文,首先要了解“话题”的本来意思,比如“距离”,一般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凡与这个含义相关的内容都可进行写作。

其次,还要深入了解“话题”的比喻义、引申义,以全面把握“话题”的含义。比如“距离”,它还可以用来形容两者在心灵、情感方面隔阂很深,或者比喻两者之间的差距等。如果看不到这一层,立意和写作就会很肤浅,甚至不到位。

最后,要善于运用话题作文中的引导语来理解“话题”。有些话题作文中的引导语,同样具有一定的释义功能。

最后看材料作文。从这几年出现的材料作文来看,所给材料主要有寓言型、新闻和故事型、情境描述型、名人言论型等。

我们来看2016年湖北黄冈卷的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马丁·路德·金自传》

这道文题所给的材料,就是名人言论。

怎样审读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弄懂其义呢?

对于寓言型材料,审题时一要概括出寓意,二要分析出寓言相关事物所具有的品性,然后从中提取相应话题供写作。对于新闻和故事型材料,审题既要概括出主题,也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因为这些都可转换为写作话题。对于情境描述型材料,审题时,应努力从中提取关键词,再将其转换为话题。对于名人言论型材料,审题时抽取主要观点、主要情感,再将其转化为话题。

第三步:理清题目要求。包括可以写成哪些文体、要运用哪些表达方式、字数限制、书写要求、人名地名要求以及其他内容、情感等方面的规定等,都要做到心知肚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半命题作文,会对补题做出限制,稍有不慎,就会犯错。

我们来看2016年福建福州卷:

“和谐”有和睦协调的意思,和谐就是美。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的价值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人与人的和谐需要诸多美好的品德来构建,生活中的和谐之美无处不在。人们的心灵因和谐而美丽,人们的生活因和谐而幸福!

请以“和谐之美,美在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你从“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补题时,只能从给定的三个词语中选一个,否则,后果很严重。

同学们,经过上面三个步骤后,你对一道作文题目的类型、意思和写作要求,肯定已了然于胸,接下来的写作自然会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文题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第27卷文题索引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天津护理(2020年6期)2020-12-10 23:50:00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3:16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中成药(2017年12期)2018-01-19 02:07:00
你眼中的我
言简意赅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