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晓 , 李庆有,刘玉腾
多球训练法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学习的影响
岳明晓1, 李庆有1,刘玉腾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方法,对多球训练法在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学习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多球训练法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稳定性、精准度、深度和力量的技术得出以下结论,多球训练法对正手击球技术的动作定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球训练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网球的认知程度,从而也有利于网球的推广及普及。 关键词: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多球训练法;作用;动作定型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multi - ball training on forehand strokes in tennis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xperiment. The research on the stability, accuracy, depth and strength of tennis forehand strokes by studying the multi-ball training method lead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multi-ball training method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forehand stroke shaping.Multi-ball training method can als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creas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ennis, which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ennis. Key words: tennis forehand techniques; the multi ball training method; effect; action setting
多球训练法是球类运动项目利用多球进行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的一种方法。最早在1960年日本著名女排教练大松博文在排球的训练中创造的,至今已成为球类运动项目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排球、乒乓球、网球等各项球类运动项目中,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在我国近几年网球运动的高速发展中,网球运动由于高雅、激情和热情奔放等特点,很快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运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网球运动,网球教学训练方法也成了众多爱好者和教练员密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张鑫在《多球练习法在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杨旭东,毕桂凤,程鹏等在《浅析大学网球教学中的多球练习》对多球训练法在普通高校进行了实验性的研究,研究得知多球训练在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学生的动力定型等专项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然而多球训练法正是适合这种要求的理想方法。[2]姜晓宏在《多球练习与网球技术教学》的多球训练法描述中,有益于提高网球正手击球技术,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网球运动的技术。[1]就现在各大普通院校应该都有了相对较完善的教学设施,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演练等方法的配合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可能达到的效果会更加显著。李静在《多球练习与提高大学生网球基本技术的实践与研究》在网球训练教学中,多球训练法对场地少、球少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下就显出了自身的优势,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和网球基本技术。[6]
网球属于技能类项目,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规范的网球技术动作和扎实的基本功。然而在网球训练中,大多数会因为场地小、球少和人多等多种因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球训练法是非常必要,而且是有显著效果的。如何使学生在有限条件内更快、更好地掌握并学习网球技术,是网球运动能够在普通高校的教学中更好的普及推广,是教育工作者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然而多球训练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其掌握基本的击球技术、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等各项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所以我们探究网球的多球训练法是有现实根据的。
网球多球训练法是从实践的过程中总结而来的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老师通过对球的控制给学生提供不同速度、不同旋转等不同质量的球,从而训练的强度也随之增加,学习的效果也会伴随着学生学习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该论文将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校选课训练采取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以训练正手击球技术为例,对多球训练法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也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网球训练和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2.1 研究对象
本论文采用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汽车学院和机械学院的学生进行研究,其方法分别为多球训练法和传统训练法。每个学院随机挑选出30人为实验对象,分别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各班均为15男和15女。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百度搜索等工具查阅相关得期刊、论文和其他资料,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对多球训练法在网球训练中的分析与研究提供较为详细而又有力的参考性的依据。
2.2.2 数理统计法
在训练的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及正手击球技术等指标的考核,并通过应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2.2.3 实验法
2.2.3.1 实验目的
通过对实验班进行的多球训练,探析多球训练法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学习的影响。
2.2.3.2 实验对象
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汽车学院的30名学生和2012级机械学院的30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班、实验班,各班均为15男,15女。对实验班实施多球训练法,对对照班进行传统的授课,实验开始前分别对两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正手击球技术进行测试,通过数据的分析两个班级的学生没有较显著性的差异。学生通过完成16个学时的课程后在进行同样的测试,记录下30名学生的数据,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2.3 实验设计
2.3.1 实验时间与安排
表1 实验时间与安排
2.3.2 实验前工作
(1)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正手击球技术测试;
(2)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防止有潜在的疾病:心脏病等);
(3)选择好器械和训练场地;
(4)制定实验计划。
2.3.3 技术水平测试
正手击球技术测试方法
由于普通学院的学生相对力量较小,所以学生站在底线以内中线以后,供球的老师站在网前向同学正手接球的方向供球,每个人提供10个球,要求学生连续击打,并且将球击打到网球场的有效区域。
2.3.4 身体素质测试
(1)网球场底线后两米到网带之间的折返跑测试方法:学生先在底线后大约两米处准备,听到老师的哨声之后开始起跑,跑到网带在折返回到起点;
(2)1000米跑测试:学生在400的田径场跑2.5圈。
(3)2*10米跑测试方法:跑道的长度为10米的直线跑道,学生从规定的起点处开始跑到10米的终点处再快速折回跑到起点。
2.3.5 实验中的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公正公平性,两个班级由同一教师教授。
2.3.6 实验后的工作
(1)实验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评测: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正手击球技术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
(2)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1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分析3.1.1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表2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表
注:*代表2乘10m的往返跑
由表2可以得知,实验前两个班的在身体素质无论是2*10米的折返跑,还是1000 米的长跑测试的P﹥0.05,通过P值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分析其原因:在活动进行前的数据分析得知,上网球训练课前,两个班级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因此学生在身体素质的测试及网球击球技术的测试中表现相对较差也是尤为正常。锻炼与身体素质成正比,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及耐力等各种因素。
3.1.2 实验前实验班、对照班击球成功的测试结果分析
表3 实验前两个班击球成功的测试指标
击球成功:即过网落入界内
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前的两个班在该表中的P﹥0.05,说明两个班级在正手击球技术方面不存在明显性的差异。
分析其原因:通过表3的数据分析得知在课余时间接触过网球的人少之甚少,同理也可以得知每个学生正手击球技术不理想是可以理解,因为很少有接触过网球的,甚至也没有接触过较为系统的训练,所以两个班级在网球学习的起点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3.2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正手击球技术稳定性指标变化
稳定性是指击球过网落入单打线内即为成功,评测每人十个球,由老师喂球。
表4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稳定性指标变化
注:▲表示p<0.05,实验班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通过表4可以得出,实验班自身实验前后相比较,实验后的数据有极显著的变化,P值小于0.01。从对照班的情况来看,实验前后也有了显著的变化。
分析其原因:网球正手击球技术要想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就必须需要足够多的重复次数及足够多的强度。多球训练法就是源于动力定型的理论。多球训练法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最大强度的训练,增加学生击球的稳定性。但从实验后所测得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数据差异是比较大的,可以看出训练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效果,但是相对于多球训练法而言常规的训练在稳定性方面明显不如多球训练法的优势。
3.3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正手击球技术精准度指标变化
精准度是指学生站在网球场一端的一区,由老师喂球,学生打到对面的一区得分10分,打入对面的二区得分6分。
表5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精准度指标变化
注:▲表示p<0.05,实验班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由表5得知两个班及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差,而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从实验班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了极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班也有明显性的差异。实验后的对照班相对于实验班优势就不是那么的明显了。
分析其原因:学习网球正手击球技术时,要尽可能地击打出大角度的球,一方面是将调动对手;另一方面消耗对手的体力。多球训练法的优势就是好在了训练的强度和密度,大强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网球的熟练程度,以至于更好的控制其方向;密度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网球动作的掌握。
3.4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正手击球技术深度指标变化
深度:即学生把球打入对面过网落入界内,距离底线的距离
表6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深度指标变化
注:▲表示p<0.05,实验班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由上表得知,实验班的实验前和实验后相对比,实验的前后数据有很明显的变化,距离底线的距离有了极大的提升。对照班实验过后也有了显著地提升,但相对于实验班,实验后的数据就显得小了许多。
分析其原因:从一开始勉强的过网,到现在的精准打到距离底线较近的位置,为自己在网球战术中争取反应的时间,从而有效阻止对手上网截击。在这一方面也同样要求学生对网球的熟练和对球的控制上有了很大的要求,又要打的远又要打在界内,无疑使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格。相对与对照班采用的常规训练法,学生利用单球远远不如实验班的多球,因为时间上节省了很多,在别人捡球的时候他又在训练下一个甚至更多,有充分的时间琢磨怎么打好下一个球,从而提升的网球技术较对照班要快的多。从而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3.6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正手击球技术力量指标变化
力量即学生打到对面距离网带的距离
表7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力量指标变化
注:▲表示p<0.05,实验班与对照班有显著性差异,▲▲表示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由表7的数据可以得知,实验班的实验前、后有了极显著性的差异,对照班也有了显著地的差异。对照班相对于实验班实验后的数据就显得率逊一筹。
分析其原因:多球训练法可以行之有效的利用学习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网球的控制力,不仅仅是靠学生自身拥有的蛮力,而是通过多次重复后摸索出的巧妙的发力,即通过技术动作的完整性、流畅性、身体的协调性等多个因素,一气呵成达到的击球合力,才能打的更远、更稳。多球训练法帮助学生固定动作,学生可以通过多球训练摸索出对自己有利的方法,留出充足的时间可以在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以至于为了更好的击球效果。相对对照班,只能在捡球的过程中浪费掉更多的学习时间,与此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会逐渐的降低,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幅度的下降。在网球力量的测试中只会为了应付或用自己仅有的蛮力尽力将球击打的更远。可能在其不知道的情况下对身体造成损伤,导致对网球产生抵触的心理,也不会利于网球的发展及推广。
4.1 结论
1.多球训练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场地不足等各种因素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击球次数,为初学者更快的掌握正手击球技术,提高学习的效率。
2.多球训练法训练有助于学生正确动作的定型,增加学生击球的稳定性,增加击球的深度,同样也增加击球的精确度。
3.通过多球训练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建议
1.在多球训练法训练前,准备活动要做的非常充分,以免学生受伤的发生。
2.现在的学校场地有限制,严重阻碍了网球运动的发展,加上课上的时间极其有限,我建议学校通过多采用多球训练法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多球训练时教师的语言提示要及时到位,不能练习完之后在集体总结,防止学生遗忘不能及时修改错误动作。
[1] 姜晓宏.多球练习与网球技术教学[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3):107,109.
[2] 张鑫.多球练习法在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4):183-185.
[3] 杨旭东,毕桂凤,程鹏,等.浅析大学网球教学中的多球练习[J].大众文艺,2011,(2):242.
[4] 柴 娇,杨 卓,任海雷.网球正手击球运动技能评价指标标准及其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2):222-227.
[5] 李杰.网球多球教学方式对普通男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73-75,82.
[6] 李静.多球练习与提高大学生网球基本技术的实践与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2):48-49.
[7] 谢正.多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The Influence of Multi - ball Training on the Learning of Tennis Forehand Strokes Techniques
Yue Mingxiao1, Li Qingyou1, Liu Yuteng2
岳明晓(1993-),男,山东聊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
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Hubei, China. 2.洪山区教育局,湖北 武汉 430070
G845
A
1005-0256(2017)02-0053-3
10.3969/ j.issn.1005-0256.2017.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