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学习时语文兴趣浓厚,成绩优秀,但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却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时间一长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我一直都以为自己没有找到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虽经过多次尝试改进,效果仍然不明显。
其原因何在?
我所在的三店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的这一特点给了我们更多的参加教学交流活动的机会,通过参加我校中小学交流教学实践活动,我对之前的困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觉得目前中小学在语文教学方面不能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两个学段之间语文教材跨度大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学上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然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每单元有训练要点,每课又各有难点和重点,从初一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有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教材的特点及要求有了如此之大的转变,对这一时期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的,学习状况下滑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教学方法不同
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部分老师甚至牵得过多,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而中学的教学就不同了,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反复讲练。由于所教学生过多,老师不可能一一对应作细致的辅导,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
三、考试形式和难度的不同
小学阶段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多已在平时练习中反复操练过。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而中学测验题量大,难度大,时间少,且考点多作了变形,还有知识点的延伸,要求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灵活应变能力不够,成绩就上不去。
从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考试难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面对如此大的变化,自然感到学习吃力,难以适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愿望将会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大批学生的“分化”与“滑坡”。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状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去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通过一体化的对策去改变这一现状。
一、对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由于教材体系是按主题进行的单元编排,导致语文知识不明显,没有系统,而教师对课文的理解不同,挖掘到的知识点也会有偏差,这样传达给学生时,就会不一样,课文只成了一篇篇独立的材料,教师的解读更多地只停留在内容层面上,甚至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之间也难有知识上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就更没有体系了。所以梳理出九年的语文知识点就尤为重要,每一学段要落实哪些知识点,教师应该心中有数。
二、分段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
目前,我们主要以这样一条主线来带动语文教学:第一学段强化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汉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独立查字典。第二学段强化词语教学,养成随时查字典的习惯,积累雅词,会运用词语写话。第三学段教会学生做到叙事内容具体。第四学段则在内容具体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我们还把这条主线纳入到命题中,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中学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语文教学应在“过渡期”放慢脚步,采取半扶半放方式;教师从实现素质教育总目标出发,积极更新课堂教学观,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在初一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增强学生自信心。初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又例如在初一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到初一下学期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上述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对于学生的发言,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養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务必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全体学生共同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行语文知识竞赛。例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读书知识问答等。
2.排演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是一种极为有趣的活泼的教学方法,它既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立体地透视课文,深入地把握课文主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语文学习的联系紧密,明确学好语文的意义重大。体验获得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语文教学一体化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也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做。我们的研究必须围绕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而不是单纯为了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小学教学中学化。它要求我们中小学语文教研组形成一个和谐合作的团队。这样才能将研究落到实处,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
吴进敏,湖北武汉市东西湖三店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