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
如果说还有电影能在月底的奥斯卡上对《爱乐之城》产生威胁,当首选黑人同性恋题材的独立影片《月光男孩》——金球奖上从拿到7个奖的《爱乐之城》手中,抢到了“最佳剧情类影片”这一最具分量的奖项。
《月光男孩》讲述了黑人男孩奇伦的成长经历。黑皮肤的奇伦是名同性恋,他在单亲家庭长大,家境贫困、体格瘦弱……这样的环境注定了他不会是个“阳光男孩”。在剧情结构上,该片采用工整的三段式:童年、少年和成年(如图),类似颇受好评的《少年时代》。影片每个段落不长,仅够从一个角度激发一种矛盾冲突——从儿时的缺父爱,到少年时被欺凌,再到成年追寻旧爱,之间埋有相互关联的痕迹。这个看似朴实却又饱含情感的剧本,为《月光男孩》赢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当然,因为人物成长太快,不得不使用三个演员来饰演主角,在性格交代上稍有些割裂感,无法做到《少年时代》那种从一而终。
《月光男孩》最为人眼前一亮之处,在于导演风格化的视觉体现。乍一看这部影片,中国观众很容易联想到香港名导王家卫,独特的构图、色调、镜头运动,以及音乐的搭配,很像从“墨镜王”那儿借鉴过来的。导演本人也不讳言对王家卫和侯孝贤的喜爱,《月光男孩》里的第三段,几乎就是在照搬《春光乍泄》的场面调度。
其实,把梁朝伟和张国荣那种“情义”改在黑人身上,用一种非好莱坞的视听习惯来表现最美国式的社会话题,这本身就需要勇气。在满是贩毒和校园暴力的负面环境下长大的男孩,除了因肤色和地位备受摧残,还要面对内心萌动的同性之情。面对吸毒母亲的打骂,野蛮同学的侮辱,朦胧的爱情成了奇伦唯一的出口。然而,这段爱情却被随时降临的校园暴力扼杀,最后也只能诉诸暴力。导演把唯一的温暖留给一个成年毒贩:胡安给奇伦带去父爱,虽然那个“月光男孩”的童话并不足以改变他成长的歧途,但那些美妙的凝视神情,还是让失去亲情和爱情的人,最终找到一点重逢的庆幸。
不比另一部热门电影《隐藏人物》里黑人的励志斗争,《月光男孩》给观众带来的更多对黑人和同性恋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去年奥斯卡深陷“太白”风波后,今年大幅增加了非裔电影人的提名数,《月光男孩》中饰演胡安的马赫沙拉·阿里和饰演母亲的娜奥米·哈里斯,同时入围最佳男女配角——这并非是种施舍,他们的表演当得起这份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