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茂香
用词要符合语境
文/朱茂香
我们平常说话、写文章时,用词要符合语言环境,不然就会闹笑话。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从前,有个傻女婿上岳父家拜寿。他见了蜡烛叫“寿烛”,见了桃子叫 “寿桃”,见了面条叫“寿面”。岳父见女婿说话处处带个“寿”字,十分高兴。吃面时,岳父不小心把碗里的面汤洒在新衣裳上,傻女婿忙用手巾替岳父擦干净,说:“好好的一件寿衣弄上了面汤,怪可惜的。”这下可把岳父气得浑身发抖了。吃完面条,傻女婿摆弄起桌上的红木匣,并当着岳父的面说:“这寿木真漂亮。”岳父听了,气得昏了过去。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生日的时候,都会进行一些庆祝活动。60岁以前的生日叫作“做生日”,花甲(60岁)之后就叫作“做寿”。寿,指寿命,或谓年岁长久之意。因此,在做寿的时候,人们常在用品前冠以“寿”字,如故事中的寿烛、寿桃、寿面,除此之外,还有寿联、寿酒等等。这既是对做寿者的敬重,也是对其长寿的祝福。而寿衣与寿木就不同了,寿衣指人死后穿的衣服,寿木指的是棺材。
傻女婿在称呼做寿用的烛、桃、面时都冠以“寿”字,叫寿烛、寿桃、寿面,这符合传统习俗,所以岳父很高兴。可后来他却忘了语言环境,把岳父穿的衣服和用的红木匣也冠以“寿”字,多不吉利呀,难怪岳父“气得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