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佳慧
泾舟艺术团,这里唯有爱与美不可辜负
记者 陈佳慧
横泾街道“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报演出”是每年最受居民期待的新年活动
春节还有段日子时,吴中横泾街道的居民就在心心念念等待一场新年活动了。与传统民俗无关,这是年年都会举办,俨然成为大家习惯的横泾街道“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报演出”。
别看是群众汇报演出,当天在横泾街道文体中心报告厅内,可谓是座无虚席。五百人的位子很快就被观众占满,不少人站在两边过道上目不转睛地观看。而前方舞台上,是动人的流光溢彩。舞蹈《春节序曲》、合唱《美丽中国梦》、小品《新版拉黄包车》、舞蹈《山海情深》……内容丰富,演出专业,仿佛在看一场央视春晚。
在节目名单中,有一个表演队伍的名字可谓占了不小的比例。而说到它,横泾居民都会瞬间变身狂热“粉丝”,纷纷翘起大拇指夸赞。那就是横泾街道的明星团队,泾舟艺术团。
泾舟艺术团有多受欢迎?看看吴中的“粉丝”们就知道了。每一年,艺术团都会把街道的村子和社区“走”一遍,所到之处,观众都有五六百人之多,甚至隔壁村子和社区的居民都争相过来观看。如果在街道表演,观众更是能达到两千人之多。遇到下雨天,大家宁愿撑着伞穿着雨衣也不愿错过艺术团的表演。
如今的泾舟艺术团下设歌舞队、健美操队、声乐队、打击乐队、老年合唱队、腰鼓队、民乐队七个分支,作为全街道性的艺术团体,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原创节目《横泾新民谣》摘得了江苏省设立的最高省级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项 “五星工程奖”银奖;歌曲《太湖,我心中的眷恋》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荣誉奖;新民乐《吴越琴韵》在江苏省文化馆(站)业务干部技能(音乐、舞蹈)展演音乐作品专场获得银奖以及苏州市群众文艺作品大汇演金奖……泾舟艺术团连续多年被评为苏州市群众文化优秀团队、吴中区优秀业余团队,原创节目受邀登上苏州市级、吴中区级的各个舞台。2016年,更是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百千万”工程优秀文艺团队。
在取得这样的成绩之前,泾舟艺术团也是从一个草根小团队一步步克服困难发展过来的。2006年,艺术团成立。十年前的它,还只是一个由20多名退休老人组成的乐队。也在那一年,横泾街道文体中心负责人陈静娟接手艺术团工作。曾经作为学校音乐老师的她,开始了负责团里日常排练和表演者召集。加入新人,是艺术团发展的第一步。陈静娟把目光放在了横泾中小学教师的身上,她们也成为了艺术团的首批招募对象。
人有了,恰巧街道文体中心新落成,环境条件也已经具备。艺术团开始了它的成长。
不过,“起家”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个业余的艺术团队,这一路走来着实不易。为了提升大家的表演水平,艺术团规定每周一、三、五晚上六点到九点集中排练,雷打不动。面对毫无基础的学员,曾是学校音乐教师的陈静娟担起了声乐、舞蹈、器乐等数个门类的教师,还定期从苏州、杭州等各地请来专业教师做辅导,将原来单调的地方戏发展成了融入歌唱、舞蹈、小品等形式的综合表演。
人员流动性大也是每个民间艺术团会面临的难题。有时好不容易发现一个苗子,刚从零经验培养成舞台上的“台柱子”,他可能就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离开了。而每次表演也是对组织者的一种考验,毕竟演员利用业余时间来,无法保障每场必到,有时缺了一两个人,要么临时变换队形,要么找人顶替。连陈静娟都被团员们笑称为“金牌替补”。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路走来,抱有热情的大家团结在一起,最终发展成了一个拥有120人的大家庭,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了横泾的骄傲。
正是对艺术的热爱让艺术团发展成了一个大家庭
艺术团成员到位的表演堪比专业演员
其实,随着艺术团的发展,这里早已形成了滚雪球效应。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根植在不少人的心中,再被艺术团唤醒。成员们尽心尽力,吃苦耐劳,在团队里形成了非常好的氛围。
其中甚至有着非横泾本地居民的成员,但她们也有着非常饱满的热情。俞雅萍家住市区彩香新村,因为丈夫在横泾上班,她作为企业家属很快就听说了泾舟艺术团。参加之后,她表现得非常认真投入,就算没有节目排练,也会过来帮忙做些杂事。要知道她家住得可不近,每次俞雅萍都要坐公交车过来,晚上再搭最后一班车回去。然而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因为在她看来,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和大家一起站在舞台上表演。
而艺术团的存在,不仅仅在于为大家带来艺术的美,还在于送来关爱。节日里,泾舟艺术团会来到横泾卫生院为老年朋友们表演,她们带来锡剧名段《跌雪》、《十好十不好》、《东方日出》,沪剧名段《红日渐渐向西沉》、《五更乱梦》等赢得了老年观众的阵阵掌声。
讲到这里,或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每次表演,大家的动作都如此到位,眼神都如此出彩,用“粉丝”们的话来说,这都是满满的投入,满满的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