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会才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2015年第7期《语文学习》)。
张开认为,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题都增加了任务型指令,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我们通过将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题与2015年高考其他作文题目比较的方式,来具体认识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种作文与新材料作文有何异同。
我们先看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作文题。
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 “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了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 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了美景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再看一下2015年高考重庆卷、山东卷作文题。
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1、結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比较一下,我们能够知道,全国新课标甲卷提出的问题是“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全国新课标乙卷提出的问题是:“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在所写的作文中给以回答。重庆卷、山东卷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不同。
进一步分析比较,我们能够知道,无论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都给了一段材料,也就是创设出了一个情景,但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了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看来,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材料作文。特殊就特殊在提出了问题,且是对立性问题,并要求思考后回答。至于回答,也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答案,只要回答旗帜鲜明,不模糊,且符合主流价值观,能够自圆其说,也就符合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回答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回答之后,需要我们对这个中心论点进行恰到好处的论证。说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最好是写成议论文了。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写成议论文,才便于对命题人所提问题进行旗帜鲜明的回答。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示范
我们欣赏两篇任务驱动型高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