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镜实验方案的最佳可视化探究

2017-02-16 18:07车琳
化学教与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乙醛影响因素

车琳

摘要:乙醛的银镜实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或现象不明显或实验时变浑浊、不能形成银镜,成为教师上课的困扰和制约演示实验效果的难题。作者经多次实验,从反应速率、银镜的覆盖面上,均达到了最佳可视化的效果。

关键词:乙醛;银镜实验;最佳可視化;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95-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30

不少教师感觉乙醛的银镜实验难做,有时不易成功,本实验重复率低是因为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多。为此,我专门进行了探究,首先按教材中的用量要求去配制试剂并按部就班地去操作,结果最初的实验也没有成功。笔者以此为专题,来引发探究成功的最佳可视化方案。

一、实验不成功的原因

经过多次实验和研究有关资料,并经过实验观察,发现造成乙醛银镜实验不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乙醛试剂本身具有弱酸性,可能银氨溶液的碱性太弱,而具有中和作用。

(2)乙醛放置太久,会产生缩聚现象,生成三聚乙醛而不能反应。

(3)加热温度不够。

(4)试剂浓度配比不合适,实验也难成功。

(5)试管不干净,而难以形成银镜,只能形成浊液。

(6)乙醛过量,也难以形成银镜,产生浑浊现象。

二、最佳方案的探究

1. 溶液浓度的准确配制

试剂:准确配制2%的AgNO3溶液,2%的稀氨水溶液,10%的NaOH溶液。

2. 观察乙醛试剂

观察标签,我校新购进的试剂:中国天津市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2011年5月21日生产(出厂)的分析纯(AR)试剂,40%的乙醛。

再细心观察试剂,发现试剂中,上层存在2—3cm厚度的一层漂浮物,说明乙醛放置已久,已产生缩聚物。为此,把滴管插在漂浮物层以下,取用未缩聚的乙醛。

3. 按教材(人教社版本)中的试剂用量实验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三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5分钟之后还未见明显现象。按上述同样试剂用量,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2滴浓度为10%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再逐滴加入氨水至沉淀刚刚消失, 再加入3滴乙醛,立即用热水浴加热,结果很快有银镜出现,5分钟之后银镜的覆盖面和教材图片中的大体相当, 多次实验,实验现象重复率100%。

4. 探究最佳可视化方案

以上试剂的用量和银镜覆盖面,我们觉得设计成学生的自主实验,是理想的方案。但本实验要求严格把握试剂的用量,同时要保证试管严格清洁,实验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讲属难点实验。为此,为规范操作,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对不同的学校和班级的同学来说,有时显得很重要。那么,怎样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化效果, 同时要求反应速率足够地快,笔者进行了数十次实验,终于发现了最佳方案,取得了奇迹般的实验效果。

(1)具体操作与现象

在一洁净的大号试管中,事先加入10mL2%的AgNO3溶液,再加入1.3 mL10% NaOH溶液,立刻产生棕褐色沉淀; 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在配好的上述银氨溶液中滴入6滴乙醛溶液, 充分振荡,瞬间看到试管内壁有大量银镜出现,居然覆盖试管内壁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魔术般的奇迹产生,学生惊呼!),刚好是溶液振荡过程中所能覆盖的全部面积,说明没有加热之前已经剧烈反应; 然后又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静置3分钟, 试管内壁覆盖的银镜厚度明显增加,晶莹透亮。 如下图所示:

(2)和教材中的实验对比

改进后的实验,形成银镜的速率快,无须加热,都能瞬间形成银镜;经加热之后,银镜层厚度增加,美观,可视化程度明显提高;特别适合教师在几十人上课的大教室中演示,清晰程度会更高,在教室任何角落的同学都感触较深,收到意想不到的演示效果。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第2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57

猜你喜欢
乙醛影响因素
传说中的快速解酒方法有效吗?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乙醇催化氧化实验的改进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新制Cu(OH)2氧化乙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