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逊传》阅读训练

2017-02-16 20:55江西张可敬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射洪百姓

江西 张可敬

《张士逊传》阅读训练

江西 张可敬

【文言文本】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为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 。”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去城过一舍,士逊彻盖,雨沾足始归。

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贷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①。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 :“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 :“朕昨放宫人,不独闵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 。”士逊曰 :“此盛德事也 。”帝曰 :“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 :“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

[注]①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模拟演练】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庙去城过一舍

一舍:三十里

B.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

艰食:粮食匮乏

C.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

用事:收集罪证

D.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

故事:先例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士”指古代科举社会通过进士科考试被录取的人。其最早的意思是指进受爵禄之士。

B.“檄移”是檄文和移文两种文体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谕或责备。

C.“迁”指古代官员的升职,如“左迁”。与职位调动有关的词还有“擢”“拔”“徙”等。

D.“致仕”之意是“还禄位于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士逊宽厚爱民,深得百姓爱戴。他担任射洪令时,为民求雨,并深得知州张雍的好评。后转任郪县,射洪县百姓遮道相送。

B.当黄河侵蚀棣州时,张士逊接受到朝廷诏令迁往阳信州,果断地将多余的粮食放贷给贫苦百姓,政府和百姓都从中得到方便。

C. 曹利用受到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被宦官诬陷。面对皇帝的问询,在其他执政大臣都不敢说话的情况下,张士逊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D.皇帝与辅臣们谈起释放宫女一事,一方面是怜悯宫女的被幽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省一些费用,张士逊盛赞此事。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

(2)士逊徐曰 :“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

【材料运用】

张士逊是北宋名臣,深得仁宗皇帝器重,以为政宽厚、正直敢言而出名,所节选材料展示的就是他的这两方面的特点,他的事迹流传千古。那么,在我们的作文中,亦可恰当地运用这些事迹,增加作文的厚度与深度。

1.为政有方:张士逊为政宽厚,深得民心,颇有官声。

张士逊初任射洪县令,为民求雨,亲力亲为,甚得民心,当其赴任郪县时,射洪百姓遮道挽留,使他无法离开。张士逊不仅得民心,还深受知州张雍好评,堪称能吏。后来转任多地,屡获升迁,均能宽厚地对待百姓。

2.处事知变:张士逊忧民艰食,公私兼顾,巧迁官粮。

张士逊任职河北,遇黄河侵袭,接到朝廷诏令,迁州于阳信,因积粮甚多,搬迁困难。但张士逊并没有征用民力,而是考虑到沿河百姓粮食不足、生活困难的情况,采取变通的方法,大胆地将粮食贷给贫穷的百姓,并与他们约定,来年到阳信交赋税。这样的做法,既解决了贫苦百姓的生活之忧,又巧妙地实现了搬运积粮的目的。

3.心不藏私:张士逊正直无私,不惧权势,敢言敢为。

当曹利用受到宦官的诬陷时,面对皇帝的询问,别的执政大臣都有所顾忌,犹豫不敢说话,张士逊却不畏惧掌权的太监罗崇勋和江德明,敢于说真话,为曹利用直言,并因此得罪太后。足见其正直无私。

4.率真善言:张士逊为人坦率,言出真心,应对有方。

仁宗皇帝曾私下里和张士逊谈及发还宫女之事,张士逊盛赞仁宗的这一行为,称之为“盛德之事”,也是出于真心,说的是真话。当仁宗问他“君子有没有结党的现象”时,张士逊也坦然地说有这种事,但亦巧妙地指出君子结党是为公、小人结党是为私的区别,可谓善对,亦是真话。

5.轻名重德:张士逊敢于担责,不计名利,深得帝心。

张士逊为相,碰上了旱灾和蝗灾,这本是天灾,并非人祸,但张士逊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名与利,而是主动承担责任,提出降低自己的官位一个等级,来告慰百姓。他的这种品德,深得仁宗皇帝的欣赏。

【参考答案】

1.C(用事:掌权)

2.A

3.C(“迁”也可以指降职、贬官,“左迁”表降职)

4.A(“后转任郪县,射洪县百姓遮道相送”错,原文为“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张士逊并未去郪县上任)

5.(1)不久下起了大雨,张士逊站立在院子里,等到雨水(下得)充足了才离开。(“寻”“廷”“须”“去”各1分,句意1分)

(2)张士逊慢慢地说:“这只是不成才的侄子做的事,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徐”“知”“状”各1分,判断句式2分)

【参考译文】

张士逊,字顺之,在淳化年中考中进士,担任射洪县令。转运使发出公文晓谕张士逊前去治理县,百姓遮拦住马头,张士逊不能离开,于是转运使听从(民意),让张士逊还任射洪令。安抚使到梓州(巡视),询问下属官员贤能与否,梓州知州张雍说:“射洪县令,是第一贤能的人。”(于是)改任(张士逊)为襄阳令,(先后)担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邵武知县等职,因为对待百姓宽和仁厚而深得民心。以前管理射洪县时,因为旱情,到白崖山陆使君祠祈祷下雨,不久下起了大雨,张士逊站立在院子里,等到雨水(下得)充足了才离开。到了这里,邵武县大旱,到欧阳太守庙去祈祷下雨,欧阳太守庙距离邵武县城超过三十里,张士逊撤去伞盖,雨水浸湿了双足才回去。

(张士逊)升任侍御史,调到河北任职。黄河侵蚀棣州,(张士逊)接受诏命迁往阳信州,议事的人担心粮食过多,不方便转运。张士逊看到靠近黄河的几个州的百姓正面临粮食匮乏的问题,立即统计多余的粮食贷给贫穷的百姓,约定第二年(还贷时)运送到阳信州,(这样)政府和百姓都得了方便。曹汭的案件发生了,宦官罗崇勋、江德明正掌权,于是进谗言中伤曹利用。(仁宗)皇帝对这件事感到疑惑,询问执政大臣,大家都回头相望没有回答。张士逊慢慢地说:“这只是不成才的侄子做的事,曹利用是朝廷大臣,应该不了解具体情况。”太后大怒,将要罢免张士逊。

明道初年,张士逊又入朝为相。第二年,晋升为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这年发生旱灾蝗灾,张士逊请求仿照汉朝的先例下文件免除赋税,(朝廷)没有答应。等到皇帝减去自己的尊号,张士逊又请降自己一级官位,来回应上天的灾变,皇帝安慰勉励他。宝元初年,张士逊与辅臣们向皇帝禀奏朝事,皇帝随口说:“我前段时间放还了(部分)宫女,不只是怜悯他们被幽禁,也是为了省下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近来又有人献宫女,我推却了,不再接受。”张士逊说:“这是有高尚品德的事啊。”皇帝说:“君子和小人都各有自己的团体吗?”张士逊说:“有这种情况,只是存在君子为公,小人为私的不同罢了。”

张士逊多次写奏章请求退休,于是(朝廷)授予他太傅的尊称,封他为邓国公,张士逊(从这个位置上)退职归家。他曾经请求买城南的官园,皇帝把它赐给了张士逊。他住进这座宅第共十年,后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余干中学)

猜你喜欢
射洪百姓
当射洪的风吹向海
射洪农商银行“爱心驿站”温暖环卫工
射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五力”齐发 拓宽就业扶贫路
射洪市:保居民就业 稳发展大局
射洪市:将处分决定“一张纸”变成警示教育“一堂课”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百姓在心中
射洪农商银行 成都宣讲“创富升级”
走进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