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会娟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九中)
正确对待“语文差生”的语文学习
穆会娟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九中)
许多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因为他们一点就通,不用费很多时间。可是也许“差”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关系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的实现。语文呈现给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语文教师承担着培育他们精神世界的重任,因此,在语文面前,我们应当关注“差生”的学习。
因为语文是母语,许多人就想当然的认为不用学了,肯定没问题,但是事实证明,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是有差距的,那么这个差距是怎样造成的?学生学习语文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也许你会说他们基础太差,怎么教也没用,但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把他们原本不牢固的基础打实。刚刚送完一届毕业班的我曾找过很多语文差的学生谈话,他们都有一个感触:自己的语文从小学时就很不好,上了初中为了应付考高中才不得不学学,而到了高中后又认为语文和别的学科比落不下多少分,还不如把精力用在学其他学科上呢。试想这样的基础和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学好语文呢?卡尔威特在介绍自己如何成功培养儿子的一书中讲了这样的道理:每个孩子的天赋可能有差异,但是后天的教育可以缩小或扩大它,如果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起就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孩子们都会成为很杰出的人。很可惜,有些家长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的精力太少,自己又不能以身作则,因此,孩子原本的创造力被抹杀了,有的孩子还因为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而失去得到知识的快乐。《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一书中讲述了这样的事例:晓晓的妈妈发现四岁的女儿对自己讲过的故事能一字不落地复述下来,有时妈妈讲的故事和上次讲的不一样,她就会马上指出来;芳芳的妈妈则说她的女儿五岁了却没有晓晓的记忆力。原来晓晓的妈妈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给女儿读儿歌、讲故事,女儿的语言水平也就这样一步一步提高了,相比之下,芳芳的妈妈则没有对女儿的教育付出太多精力,工作一忙就疏忽了,结果两个孩子在语言能力上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以上两个事例说明了后天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暂时还是语文差生的他们并不是他们本身不想学好,而是早期的教育没有跟上,那么语文教师在面对语文差生时就应该采取更好的、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找回学语文的快乐。
卡尔的父亲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个成功的经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很关键,只要自信了成功就不会太远,孩子就会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教师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语文差生,教学上多采用激励性的话语并且给他们展示才华的平台,那么你会发现“差”会变好。张洋洋是2005级14班的学生,高一时他的语文成绩是班级里的后几名,可以说是典型的“语文差生”。期中考试后,我找到他,通过交谈知道,他语文差的原因并不是不爱学,而是感觉总是学不好,只是在考试后用几天功,但是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下来了。后来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培养他的自信心,课堂上我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比如“再想想看,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暂时回答不上来也没关系,老师把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留给你下节课再回答,好吗?”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逐渐找回了自信,并开始对语文产生了兴趣。记得必修第三册有一篇课文是贾平凹写的《我不是一个好儿子》,这是一篇语言质朴,蕴含真情实感的文章,我在授课时安排了朗诵这一环节。同学们都很踊跃,我看到张洋洋拿着课本在默默地读着,就想这是一个培养他自信心的好机会,但我并没有马上请他朗诵,而是先请了一位朗诵水平中等的同学读。这位同学朗读完,我请同学们评价一下,大家一致认为她的语调语速适中,可是没有读出母亲的形象来,感觉有些平淡,这时我叫起了张洋洋,他选择了课文的最后两节。“我成不成为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他开始朗读了,同学们和我都被他的声音吸引了,没想到这位平日语文课上喜欢沉默的张洋洋朗读得这样好,我们大家都进入了他营造的氛围中,在读到最后一句“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时,整个班级安静极了,过了一会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远比我的肯定还重要,张洋洋的自信心此刻更加坚定了。第二课时有一个环节要同学们分组讨论这篇课文的艺术特色时,我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为什么作者把题目定为“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呢?我看到张洋洋思考得非常认真,就请他起来回答,他说:“贾平凹经常给母亲送钱应该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儿子,但他是位大作家,工作非常忙,所以少了‘常回家看看’的次数,他说的‘不是好儿子’实际上是对母爱的深深的歉疚之情。”大家被他的分析折服了,真没想到,鼓励和赞扬的作用这样大,能够把这样一位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的学生引导上主动去思考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且产生了学习兴趣,看来没有真正的“语文差生”,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多给他们一个期待的目光,多给他们一句真挚的赞扬,多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
我深深感到作为语文教师,我肩负着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大使命,每个学生都有把语文学好的愿望,所以只要我们正在指导“语文差生”的学习上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相信他们会改变语文学习的态度,更加热爱语文。
[1]苏文士,贾平凹. 为了母亲的微笑[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马仙芝. 中考现代文阅读与探究[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
[3]王景华,厉复东. 活动化高中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周俊根. 品读贾平凹[J]. 读与写(高中版),2008(C1).
责任编辑:肖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