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教育局 杜淑芳
小学语文朗读中的情感体验与表达
江西省于都县教育局 杜淑芳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要求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标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是不难达到的,而“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就有较大的弹性。究竟怎样的朗读才是有感情地朗读?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抓住朗读中的情感体验与表达,是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各不相同。只有明确文本的价值取向,抓住作者的情感脉络,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文章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在朗读中深化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如在《天鹅的故事》一文中,作者通过优美的文字、感人的情节使读者对这群勇敢拼搏、团结奉献的天鹅产生了喜爱之情。在朗读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天鹅以生命为代价英勇破冰的精神。带着这样的情感和理解去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心中自然会有激动、崇敬、积极向上的情感在涌动。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让读者在领略西沙群岛优美风光的同时,也由衷地向读者传达了这样的情感信息: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美丽可爱啊!找准了作者这样的情感基调,学生在朗读时获得的是景美物丰的情感体验,受到的是发自肺腑的爱国之情的熏陶。
作者常常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的字里行间,通过独特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桂林山水》一文中的三个排比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三个副词“真”与叹词“啊”的连用,不仅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对漓江的赞美与喜爱之情,而且把读者也带入了那美丽的画卷中,让读者在享受美文美景的同时,受到作者情之深、爱之切的感染。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正确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在文本中的价值取向与情感表述,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
1.自读
朗读者应对自己选择的朗读语言材料进行仔细体悟,明确朗读材料所表达的情感内涵,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朗读材料进行再加工,真正走人语境之中,融入角色之中。如读《海伦·凯勒》,眼前就立着一位与命运不屈抗争的英雄;读《大江保卫战》,仿佛置身于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保卫江堤的场面之中;读《我和祖父的园子》,仿佛自己就是文中那个自由、天真、活泼、顽皮的农家小姑娘;读《夹竹桃》,仿佛自己就在那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与花影迷离的夹竹桃对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样的朗读已经不仅仅是在朗读,而是入情入境后的形于言,是吸纳后的再次表达。
2.听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我就听读在阅读与表达中的作用述之一二。
听前:选好听读材料。好的、适合的材料才能引人入胜,才能让人听有所思,听有所感。做听读准备,包括听时的坐姿、心态、环境等。明确听读内容,听前要恰如其分地对所听内容有所渗透,既不能完全告诉,又要让学生有兴趣听下去,并对听的内容略知大意。教给听读方法,如专注地听、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象、边听边享受等。
听后:先说说听到了什么,可多可少,可点可面,可以是文字表面的内容,也可以是文章内涵的思考。通过前面的听与说,学生对所听的语言材料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作者的表达意图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文章情感基调有了一定的把握,再加上让学生听的内容要么是教师的范读,要么是录音等,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因此这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3.对比读
在朗读训练时,教师可让学生选取不同情感基调的文章进行对比朗读,在对比中琢磨其节奏的舒缓、声音的宏细、语势的强弱,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情感体验与表达。如教师可让学生把高亢的《军神》、《陶校长的演讲》、《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与低沉的《最后的姿势》、《船长》等放在一起对比朗读,体会它们语势的高昂与低沉、声音的坚实与低沉、节奏的激昂与缓慢等方面的不同。
对于同一感情基调的文章,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受其差异。即使是同一篇文章,随着情节的推移、场景的变化,朗读的语调也应有所不同。如在《天鹅的故事》一文中,斯杰潘老人在向客人们叙述天鹅的故事时,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叙述的语调也由低沉逐渐变得高昂,把自己对天鹅那种勇于牺牲、团结拼搏精神的敬佩之情完全融入叙述的语气之中。文章的结尾又回到故事开头关于猎枪的话题上时,老人的叙述变得充满柔情,语气中充满了对天鹅等动物的喜爱之情,也暗含着自己对以往打猎生涯的愧疚和从此放下猎枪的虔诚的态度。这正印证了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译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4.表演读
在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恰当合理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这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个性化理解以后,将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用语言和动作进行表达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朗读的升华。而教材中语句较短、动词较多、内容浅显等特点都便于表演、易于表演。低年级的课文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多是借助动物鲜明的形象来表情达意,学生在朗读时可以借助头饰等道具边读边演,揣摩角色的神态、动作、心理,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中高年级的课文内容相对丰富一些,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公仪休拒受礼物》等,可以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样的阅读体验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文本内容的再现,而是个性化情感体验的升华。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
当然,朗读中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的领略、朗读形式的变化、朗读技巧的指导与训练来完成的,而这些一定要建立在教师完成阅读教学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之后,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学生对文本内容耐心咀嚼敲打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正确、流利”的朗读目标的完成做保障,而生硬地把“有感情地朗读”作为阅读课堂训练的重点,那只能是一种舍本求末、“欲速则不达”的行为,既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悖于朗读教学应循序渐进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