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王 娟
大局意识:深入洞察文本的认知基点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 王 娟
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需要紧扣细节深入研读,更需要构建阅读的大局观,帮助学生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这既是文本理解的基础,同时也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因此,引领学生构建文本阅读的大局观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才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不断发展。本文提出要教师先行,借助整体设计彰显思维;紧扣线索,借助思路引领串联整合;全面洞察,借助核心问题覆盖全篇,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教师先行;全面洞察;紧扣线索;大局意识
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需要紧扣细节深入研读,更需要构建阅读的大局观,帮助学生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这既是文本理解的基础,同时也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因此,引领学生构建文本阅读的大局观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既见树木也见森林,才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阅读过程中践行整体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过程中分清主次,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把握主旨,从迷幻虚无的现象中看清本质。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大局阅读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大局观念,将整体性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之中。崔峦老师说:“要引领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但这并不是局限在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种机械的层面,而要从文章整体性语言风格、作者整体性表达策略入手,让学生对文本的表达风格有着更加鲜明的认知。
以《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先行就意味着要必须先从理解性层面感知文本内容主要描述了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究竟是怎样励志学画、最终学画的结果如何,并学会从表层的内容出发提炼出文本表达的核心主题——励志。然后,教师要树立从言语表达的角度洞察作者是如何将这一事件表述清楚的,尤其是作者抓住徐悲鸿励志学画过程中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等细节以及运用外国学生前后的态度对比等手法,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在整体表达过程中运用这些表达手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
新课程改革一直都强调、关注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就应该树立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感知文本的思维意识,为学生作整体先行,让学生在整体框架的支撑下逐步形成大局意识。
文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但这些资源都不是零碎而散乱的,而是在彼此照应与关联之下,通过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相互联系串联整合在一起的。阅读教学就应该引领学生以文本内在的彼此关联为准绳,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彭德怀“爱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情怀,教师如果仅仅局限在人物描写的细节上,就会使得整篇文章的教学陷入机械而凌乱的尴尬之中。笔者就以课文中“彭德怀所下的三次命令”为线索,引领学生关注三次命令下达后,彭德怀和战士们的对话语言、神态表情等细节,更好地走进文本的故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知人物的高贵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巧妙地利用纲要性知识,能够使读者对文本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使学生经历产生疑问、彼此印证、探究活动等内在心理。在这一案例中,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纲要就是彭德怀所下的三次命令,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纲要性知识,不仅有效感知了文本,更是学生迈向文本内核的一把金钥匙。
文本的感知需要经历整体理解、细致研读,而又再回归整体的过程,从而经历对文本解读的扬弃过程。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的特点,充分运用具有思维含量的核心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丰富学生的思维广度,将课堂教学逐步引向以学生思维为主的阅读教学框架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如《三打白骨精》一文,故事情节生动,一波三折,但内容并不难懂,阅读教学就容易犯下低级错误,问题的设置也容易缺乏思考性价值,最终将小说教学停留在感知情节、体验人物的浅层认知中。鉴于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白骨精的本领并不算高强,更没有什么法宝助阵,为什么敢打唐僧的主意,甚至最终让唐僧决定将孙悟空逐出师门?这样的问题不仅关涉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学生全面体悟孙悟空、唐僧、白骨精人物形象的重要契机,更是引领学生洞察人物彼此关系和个性缺陷的重要渠道。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有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纷纷从文本整体大局出发,加之教师相机地点拨,就能够借助文本的语言逐步品析出白骨精处心积虑、环环相扣的三变,更对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弱点以及内在关系有了更鲜活的认知,小说的本质要义也就落在了实处。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一个细节之中,也没有将教学的关注点停留在肤浅的认知层面,而是引领学生在富有思维含量的核心问题下,将关注的范畴进行了深入地推广与认知,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文本感知与洞察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大局意识的建构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基点,更应该成为阅读教学最终的归宿。因此,教师要从高屋建瓴的视角把握文本材料的本质,从整体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