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萍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江苏靖江 21451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
陈亚萍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江苏靖江 214511)
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政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法制意识、理性精神以及政治认同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以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为例,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
核心素养;理性思维;整合
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需求,适应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境,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作为深化实现课程改革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被提到教育改革的日程上来。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来说,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应落实在学业质量与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现宏观教育目标上。
结合国际先进的教育理论与长期的教学实践确定了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公共参与就是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让学生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法制意识即把学生培养成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理性精神即指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思想的社会主义公民;政治认同指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立场的社会主义公民。
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在课程结构、育人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上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必须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新变化,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从更新观念开始,认真学习新理念、新教法,从了解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其对于育人方面的意义着手,对自己的教学思想进行调整,使自己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以及准确地定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过去的课堂的主体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理解力,提升学生的公民思想道德素养,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1]。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打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继承现有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从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或互动开放的教学方式开展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内心情感的变化,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着手,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学习的魅力,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应注意从生活中搜集教学资源,并将自己观察、体会到的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及假丑恶现象记录下来,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再转化成可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资源,根据课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些来自生活的实例面前变得形象化、生活化,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
对于政治教学来说政治认同感与理性思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怎样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与理性思维,这是所有高中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可以采取课前进行5分钟时政演说的办法进行解决,课前演说的内容必须是关于时政方面的,可以是国际形势、社会现象,也可以是时政新闻,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提炼演讲内容。因为是学生自己动手搜集的,因而演说的内容也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特别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学生们听得也比较认真,也比较容易引发学生对演说内容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对演说的内容进行点评,通过对演说内容的评论,使学生们对社会现象、国际形势等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讨论中获得教育与启迪,对社会现象以及国际问题等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在提升理性思维的同时,培养了政治素养。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成立各种课外活动社团,如成立“思辨社”让学生通过了解名家辩论的事迹跨越时空限制,与历史上著名的雄辩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并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辩论,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享受辩论的精神大餐。成立“未企业”引导学生深入到企业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为学生搭建一个参与了解社会经济的平台。举办法制社团,使政治学习与学生素养共同发展。通过“模拟法庭”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法庭场景下,进行案件审理和判决,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法制素养。
学校教育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方面,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向社会、家庭、校外拓展迁移,否则这些知识与技能只会停留在书本阶段,而不会内化为学生知识系统的一部分,进而成为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本知识中走出来,积极地参与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将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身辨别、分析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2]。如在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让学生现场采访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让其介绍一下当地的教育政策、教育状况以及当地居民对党和国家颁布的民族政策的满意度,这些年来民族地区经济以及居民生活所发生的变化,用事实来验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与必要性,更好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这是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也更具说服力,培养了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让学生更具政治情怀。
核心素养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能力、知识、态度、品质等方面,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单纯使用本学科知识进行讲解,则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因此可以引入其他学科知识,演绎政治教学内容。如在学习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时,教师即可利用化学知识做一个化学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量变与质变的具体含义,思考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除此以外还可将语文知识引入到政治教学中,使文学之美与政治学习结合起来,让课堂变得美好而快乐。为政治教学增添了活力与乐趣,加深了对政治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品质与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个人的终身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文章首先对构成核心素养的中心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指明了核心素养对于社会发展建设、学校教学以及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指出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以教师为主导开展课堂教学,课前进行时政演说,整合学科知识、培养理想思维等。
[1]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教育展望,2015,42(12):96-99.
[2]钱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6,(07):40.
陈亚萍(1978),女,江苏靖江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科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