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学霸航天员

2017-02-15 17:31冀鲁
新青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陈冬志强树林

冀鲁

不只是学霸,更是体育达人

1978年,陈冬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工人家庭,父亲陈树林是中铝铜业洛阳公司(原洛阳铜加工厂)的职工,他是这个家庭的第二个男孩子,哥哥比他大4岁。

在父母的眼里,陈冬打小就很省心。爱运动,也爱学习的陈冬从小就是孩子群里的孩子头,厂子里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都喜欢找陈冬玩。

“我二儿子从小就让我放心,他上的是我们厂里的子弟学校,一直住在家里,但他的事情我很少操心。”父亲这样说。

如今回忆起儿时的陈冬,陈树林说:小时候的陈冬最爱打篮球、游泳,做完功课就喜欢搞体育运动。

陈冬虽然爱玩,但也爱学习,从来没在学习上让父母操心。而陈树林也从不干预儿子的体育运动。他甚至鼓励儿子好好锻炼,要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未来。

1991年,13岁的陈冬上初一, 就读洛阳铜加工厂中学(现在是洛阳市第22中学),初高中连读。

姚志强当时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是陈冬初一至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当时的他也才26岁,很快和学生们打成一片。“陈冬从小在工厂里长大,在小伙伴中间是有名的孩子王。刚入学不久,机敏沉稳的陈冬就凭借在同学中的威信被评选为班长,这一干就是6年。”姚老师还说,陈冬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稳重,学习好,执行力强,心理素质也特别好,还特别喜欢踢足球,身体素质也特别棒。

六年,一个班主任,一个班长,师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姚志强记得,为让同学们在学习和体能上能全面發展,班里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作为班长,陈冬平时不仅要督促同学们完成学业,还会主动承担起班里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

“他就是我的左膀右臂,我不在班上时,他就代表我,他说的话、做的事,同学们都非常信服。”姚志强说。

少年时代的陈冬十分稳重低调,话不多,但是说一不二;他是班上的体育达人,学校开运动会时,长跑、短跑、铅球等项目,只要他上场,绝对能拿下名次;他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后卫,高三时代表学校出战洛阳市高中足球联赛,拿下了第三名。不仅如此,陈冬学习成绩也很好,“在全市的数学竞赛上拿过二等奖,分数考上重点大学完全没有问题。”姚志强说。

很多的任教老师对陈冬的印象都十分深刻。高中英语老师李克民说,当时他刚从东北到洛阳任教,行李是火车托运过来的。陈冬和几名同学非常热心地到火车站帮忙抬行李,后来他还带着同学专门借三轮车帮忙搬家。有一次李克民患急性胃肠炎,差点晕倒在讲堂上,也是陈冬和几名同学把他送到了医院。

体育老师马俭说,陈冬身体素质好,1997年学校一共报考飞行员7个人,最后只有他和另一名女生成功录取。

“看到陈冬的消息,我很激动也很骄傲!”今年70岁的物理老师张钦说,陈冬物理成绩特别好,当时就表现出了对太空探索的欲望。有一次,他讲到失重章节时,对失重概念进行了讲解,可课后陈冬仍追着他问“失重到底是啥感觉?”

当时,张老师对陈冬说,只有到太空中,才能感受到真正失重的感觉。没想到当初的这句话,现在竟然成了现实。张老师感叹,希望陈冬能有机会回到母校,给学生们讲讲失重究竟是啥感觉。

心愿得偿,学霸成了飞行员

父亲陈树林年轻时也曾有过入伍参军的梦想。在他上中学和参加工作后,曾两次报名参军。但都因为体检不过关,愿望没有达成。这个军人情结系在他的心中,也在生活中影响着家人。他经常跟孩子们一起看三大战役的电影,看《上甘岭》、《地道战》,跟陈冬讲“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些经历潜移默化影响着陈冬。在高中时,一次父子聊天,陈冬告诉父亲:自己的志愿就是从军,高考就要考军校,考不上军校就去当兵。陈树林听了,心中十分欣喜。

没有想到的是,陈冬的高考竟然也和父亲一样,体检时出了个小插曲,使得陈冬差点与军校失之交臂。

那是1996年11月,军队院校招收飞行员的工作开始进行前期体检。众所周知,招飞的体检非常严格,陈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次体检。1997年三月,陈冬又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第二次体检。两次体检都过关后,陈树林对儿子当飞行员的事有了很大的期待。同年6月,他陪儿子到济南参加了第三次体检。

走出体检室的陈冬,神情有些紧张。他告诉父亲:自己视力有点下降。父亲说:“没事,7月就要高考了,高考考好了就行。”陈树林一边安慰儿子,一边自己心里紧张起来。

由于陈冬学习好,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又担任学生干部,校领导对陈冬的高考录取也十分关心。到了8月高考成绩发榜,陈冬以620多分的优异成绩远远超过了一本分数线。招生组来了后,校长和陈冬的父亲见到了长春飞行学院招生的同志。

“看了我儿子的高考成绩,招生的同志说,我们从没看到报考我们学校高考这么高分的学生。”陈树林说。

招生的同志找到了最后一次体检的报告。体检由两位医生签字,视力检查表上一位医生的结论是1.0,另一位医生的结论是0.9,最终为了保险起见,给陈冬的体检报告的结论为:视力0.9,这与合格的招飞体检视力标准差了0.1。

“招生的同志看了我儿子的高考成绩,说肯定是高考复习强度大影响了视力,这也是暂时的。最后没有让这0.1的差距,将陈冬拒之门外。”陈树林说。

1997年,陈冬终于如愿以偿考上长春飞行学院,也完成了父亲陈树林的心愿。这以后,几乎每年春节陈冬都会给姚志强老师发短信。但是突然有一年,这短信消失了。再后来陈冬就再也没有消息了。2012年,姚志强思念久无踪影的陈冬,就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寻找陈冬的启事。他哪里知道,此时的陈冬正参加航天员选拔,为了实现飞天梦想,陈冬在航天城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整整6年,几乎把自己与外界隔绝了。

失踪的学霸,航天的骄子

坐落于长春东南湖大路的空军航空大学,就是曾经的长春飞行学院。1997年,陈冬在这里开始了他的飞天之梦。

成为飞行员已是万里挑一,而成为航天员,又何止是万里挑一呢?

航空学院的学生们在校期间需要完成近百门课程,不仅要学习高数、物理、大学英语、军事理论等基础课程,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体能训练。为了训练平衡能力,每个人都要学轮滑,完成3000米才算及格;为保证跳伞安全降落,还要练习蛙泳,要连续游400米才达到优秀。

不仅仅是陈冬,所有的飞行学员们,在成为飞行员之前,都要经历超乎寻常的磨练,力量和体能训练是日常必备。引体向上、臂屈伸,都要连做20个以上;跑步也是每天必须,1万米的奔跑都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为了训练抗眩晕能力,飞行学员们还要经常练习旋梯和固定滚轮,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两次800米高空跳伞,以及心理对战、野外生存等多种训练。

“体能、航理、飞行,要成为飞行员,这三项缺一不可,飞行学员的淘汰率能达到七成以上。”“他不仅体能训练拔尖,而且理论知识也相当扎实,当年是学院里的一名‘学霸。”

陈冬的一位师弟这样说。据他了解,师兄陈冬当年的各项成绩都非常优秀,令人佩服。更為难能可贵的是陈冬为人谦逊真诚,任何事都能主动为同学们着想,这也赢得了大家的一直喜爱。

大家都知道,所谓“学霸”一定会有超出常人的付出。父亲陈树林回忆:上军校期间,陈冬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大一的暑假,一次是二年级的春节,后来就再也没有回家。

父母总是牵挂着孩子。父亲经常与陈冬通信,问儿子学习与生活怎么样,钱够不够花。每次陈冬的回信都是说自己很好,没有什么别的需要,让父母放心。

而当陈冬走入航天员队伍后,更是极少和家里联系了。特别是近7年来,陈冬正式加入了航天员队伍。出于保密工作需要,在陈家,除了陈树林夫妇以及大儿子陈波,家里的亲戚,连陈冬的奶奶都不知道陈冬当上了航天员。陈冬也极少向家人透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近一次的探亲,还是在四年前。

2011年陈冬和妻子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陈树林这几年就主要在北京帮忙带两个孙子,母亲则随着大儿子在深圳生活。10月10日,陈树林带着两个还没满5岁的孙子和儿媳一起送走了陈冬,就返回了洛阳老家。由于回来得匆忙,家里连电视都没有,火速买的新电视也还没送来。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机飞天的那个上午,陈树林只好到邻居家看直播,邻居这才知道对门出了个航天员。

“陈冬好样的!”再次提起陈冬,老师姚志强眼里是满满的自豪与喜悦。他期待着自己这位得意门生的载誉归来。

祝福你,“学霸”宇航员。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猜你喜欢
陈冬志强树林
学习“集合”,学什么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雨后的树林
“整式的加减”综合检测题
Analysis of Tibetan Plateau Vortex Activities Using ERA-Interim Data for the Period 1979-2013
Thrombelast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fter closed lower limb fra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