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泉
摘要:语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构建起有趣的语文阅读课堂,将会是很好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兴趣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99-01
兴趣是很好的老师,新课改也有明确提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对阅读的喜爱之情,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改变以前较落后的传统观念,应该意识到小学生有着和其他年龄的学生不同的特征。刚步入小学的低年级小学生容易对陌生的阅读内容产生兴趣,但是随着升入上一年级,教师若还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发生转移。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教学备课之前了解班级情况,然后再设计教学内容。
二、教师要做到深入地挖掘课本内容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每节课,尤其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在心中种下对阅读产生兴趣的种子。老师要用饱满的情绪讲课,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们。在进行讲课前,教师可以先做下自我介绍,介绍自己性格特点和讲课风格以及会用的一些教学方法,然后让学生们再进行自我介绍。在第一堂课上老师可以做点关于语文学习的小游戏,例如简单的猜字游戏,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地挖掘出课文中所蕴含的内容,并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时,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邓爷爷在很大年纪了还植树的精神,还应该从对课文的细细品读中体会到邓爷爷做事的认真,以及文中拓展出来的关于植树的重要性。同时老师还可以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向学生们提问是否植过树,植树的经验是什么,以及是否见过别人植树,还有植树的重要性等,当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的时候,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
三、从引领学生阅读过渡到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们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还应该重视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进行自主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需从文章的整体看,要引导学生先通读全文,在读之前,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全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重点,在通读和把握了文章重点后,老师留出对刚才提出的问题的思考时间,然后安排小组进行讨论,同学们彼此间交流看法。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们来进行文章的品读,品味文中的优美的词句,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境,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或者某种情感。在品读完全文之后,对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等知识点进行认真的分析。之后,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如特别喜欢的部分和自己不太满意或者不太理解的内容等,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通过上面四个步骤的学习,对提高学生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阅读教学进行得顺利,学生们会变得想要去征服阅读,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并且变得乐于去阅读学习。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进行大量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班级营造出读书的氛围,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落。在书籍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号召学生积极捐助课外读物,达到丰富图书角的作用。建好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并积累一些好的词句,运用上文中的阅读步骤,让学生们按部就班地阅读,并记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与老师进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教授一些好的阅读方法等,毕竟阅读是获取所有知识的主要来源。
总之,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再结合教师运用新的高效的教学方式,最终能够快速地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宫丽丽.引领学生有效阅读——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4,S2.
[2]潘景茚.星星点灯 慢慢引领——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中有效阅读的方法探究[J]. 知识文库, 2015,24.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