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功/广西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鸡啄癖的综合防治措施
李海功/广西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啄癖也称异食癖、异嗜癖或恶食癖,主要表现为啄肛、啄羽、啄冠、啄趾等。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可发生,一旦发生本病,很快就会蔓延。轻者会啄伤,影响鸡生长发育及外观质量,重者还会啄死,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鸡啄癖的种类、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1.啄肛癖。这种恶癖最常见,多见于雏鸡和患有鸡白痢杆菌病的产蛋鸡。常发生于:患鸡肛门周围粘满稀粪,甚至堵塞肛门,病鸡不断出现努责,引起其他鸡只啄食其肛门,造成肛门损伤、出血;小母鸡初产或经产母鸡产大的鸡蛋,引起泄殖腔黏膜损伤;料槽和饮水器的数量不足,垫料过分潮湿,造成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使得鸡只烦躁不安,发生互相啄斗;产蛋箱的数量不足或放置不当,造成泄殖腔外翻或输卵管外翻时被啄;限饲过度,使鸡群处于饥饿状态;患有泄殖腔炎或输卵管炎的病鸡,因泄殖腔、输卵管脱出垂到肛门外,也可能引起啄肛;产蛋时鸡舍光线较强,反射肛门肌肉的亮光,吸引别的鸡去啄食造成啄肛。
2.啄羽癖。其危害较轻,多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高产蛋鸡,常由于饲料中缺乏钙、硫、维生素等。常发生于:雏鸡的换羽期;体表寄生虫,如虱、螨,鸡只为了止痒,常常会啄自己的皮肤及羽毛,最终会导致鸡只自食或互相啄食羽毛;商品肉鸡达到上市体重时,如果过分拥挤,也会暴发啄羽癖,引起胴体品质下降;日粮供应不足或喂料间隔时间太长,鸡感到饥饿,易发生啄羽。
3.啄蛋癖。常见于高峰产蛋期的母鸡,时常与产软壳蛋和无壳蛋并发。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中钙、食盐及蛋白质含量不足引起。病鸡常把自己产的蛋啄食掉。
4.啄趾癖。常常由于喂料时间不定或饲料缺乏,致使鸡为了寻找食物而误啄脚趾。育雏期间光线过强时,鸡只会把脚趾上的血管误认为是食物而啄食。轻者运动障碍,重者脚趾坏死脱落;鸡脚部被外寄生虫,尤其是螨虫侵袭,导致鸡体自身啄食脚上皮肤鳞片和痂皮,发生自啄出血而引起互啄;断趾时消毒不严而感染,造成断端肿胀,提腿行走,一只鸡啄趾,其他鸡蜂拥而上,被啄鸡趾部出血或跛行,严重的啄断趾。
5.啄头癖。鸡只相互啄冠、肉髯、耳叶、眼等,多见于公鸡的争斗,导致被啄部位出血、发紫变黑。主要与鸡群的密度、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鸡体的生理、心理因素等有关。
6.异食癖。鸡啄食陈旧的白灰渣、砖瓦、吞食被粪便污染的羽毛、木屑等。多见于中鸡或成鸡,病鸡常见消化不良、羽毛无光、消瘦等表现。
1.营养方面。饲料中营养元素搭配不平衡,或饲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均能导致鸡群产生啄癖。
(1) 饲料蛋白质含量不足,或蛋白质含量达标而氨基酸的组成及平衡性不良,尤其是日粮中只有植物蛋白而没有动物蛋白的情况下,更能导致机体蛋白质吸收不良。
(2)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或维生素吸收、利用不当,发生代谢紊乱,能导致特定的缺乏症或综合征。
(3)饲料中缺少一定的粗纤维,或粗纤维的含量过低或过高均影响鸡只的肠蠕动及消化吸收。一般认为,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蛋鸡不应低于2.5%,高于4.5%,后备鸡不应低于3%,高于5%,雏鸡不应低于3%,高于4%。
(4)饲料中钙、磷、锌、铁、铜等矿物元素缺乏或比例不当,能导致鸡只机体代谢失衡、生理防御机能下降、食欲差、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饲料利用率低、产生异嗜癖。以上由饲料营养元素失衡或缺乏导致的情况,都能引起鸡只产生啄癖。
2.饲养管理方面。
(1)养殖户为节省费用,盲目追求饲养量,造成鸡群密度过大,而鸡只识别同伴的能力有限,鸡只之间过于拥挤,在饮水、采食时,容易引起争斗,啄伤出血,引起啄癖。
(2) 强弱混养、大小混养或组群时把不同品种、日龄、羽色的鸡只混养在一起,或者分群不及时,强、弱鸡只混群饲养,引起鸡只争斗,弱者被啄伤出血,诱发其他鸡只发生啄癖。
(3)光照管理是获取生长鸡理想增重,控制最佳性成熟和后期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在鸡舍中若光照管理不当,造成鸡只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影响鸡只的产蛋,进而易造成鸡只的啄癖,尤其易发生啄肛的现象。
(4)注意夏季鸡群管理,夏季天气炎热,鸡只饮水量增多,饮水次数增加,活动范围增大,容易引起争斗和啄癖,啄伤出血若没有及时处置,极易引起啄癖蔓延。
(5)鸡群受到外界刺激,如惊吓、缺水,鸡群较神经质、好斗,也成为啄癖的一个诱因。
3.鸡舍内环境不良。环境不良也是导致鸡群发生啄癖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鸡耐热能力较差,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使鸡群产生不舒适感。再加上NH3、CO2、H2S等有害气体易在舍内积聚,加重鸡的不舒适感,使鸡烦躁不安,互相打斗、啄伤,进而引起其他鸡好奇、追赶、啄伤,若控制不及时,会迅速蔓延。
4.疾病原因。鸡群发生球虫病、白痢、外伤、寄生虫病(羽虱、刺皮螨)、疾病性或生理性脱肛、法氏囊病早期等都容易引起群体自啄解痒或其他鸡只好奇啄伤出血的现象,若控制不及时,便会发生啄癖蔓延。
5.生理因素。鸡特别喜欢红色,有一只鸡发生外伤出血后,其他鸡就会追啄,从而造成鸡只的死亡。换羽时,由于皮肤发痒,可发生自啄现象,此外初生雏鸡具有好奇性,也易引发啄癖。
6.应激因素。环境突变或外界惊扰,如防疫、转群等,可引起啄癖。
1.饲喂配合日粮。日粮除要满足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需要外,可适当降低能量饲料(玉米不要超过65%),提高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同时在饲粮中添加0.2%的蛋氨酸或1%~2%的羽毛粉,能有效预防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啄癖。
2.加强饲养管理。日常饲养管理时,尤其是夏季,要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饮水、采食点,让鸡只随时能够得到凉爽、洁净的饮水和新鲜的饲料。要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光照管理程序,并且最好使用暖光灯泡,并严格执行,防止性成熟过早,造成啄肛现象。对于土鸡的饲养管理,首先保持鸡群的稳定,土鸡有集群生活特性,如突然加进新鸡,常易引起打斗,特别繁殖季节,防止发生惊群。土鸡活动量大,必须有足够的活动场地,种鸡密度每平方米2~4只,青年鸡及商品鸡每平方米不超过6只,舍内可用木棍、竹竿增设栖架,以增加活动空间。
3.改善鸡舍环境。夏季应采取湿帘降温、地面洒水、增加带鸡消毒次数等方法降低鸡舍内温度。保持舍内通风顺畅,创造良好的舍内环境,提高鸡群的舒适度,防止鸡群因环境导致烦躁不安,进而引发啄癖。
4.做好疾病防治。在购买雏鸡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管理到位、垂直传染病少的饲养场所提供的优质雏鸡,从源头减少疾病的发生。在实际饲养中,要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和免疫,还要定期做好驱虫工作,防止啄癖的发生和蔓延。防止鸡只不必要应激的发生,尤其是应激叠加情况,尽可能保持鸡只舒适、健康,减少啄癖的发生。
5.产蛋鸡。对于产蛋鸡要适当增加产蛋箱、饲槽和饮水器,要勤捡蛋。
6.断喙。首次断喙在7~10日龄,二次断喙在12~14周龄进行。尽量把喙修成斜面,既防止啄癖,又可以节省饲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VC和VK防止应激。